摘要: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诸葛亮躬耕地的归属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议题。这本该是一个基于历史文献、考古发现以及权威认定的严肃学术问题,但今日头条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实在让人难以恭维,暴露出其在内容审核与对待历史文化态度上的严重问题。
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诸葛亮躬耕地的归属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议题。这本该是一个基于历史文献、考古发现以及权威认定的严肃学术问题,但今日头条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实在让人难以恭维,暴露出其在内容审核与对待历史文化态度上的严重问题。
一、国家认定与历史记载的不容置疑
国家文物局等权威部门早有相关认定与指引,诸多历史文献也白纸黑字地记录着诸葛亮躬耕地的信息。例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这是最为直接且关键的历史依据。从历史地理角度来看,东汉时期的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也进一步佐证了这一点。众多史学家通过对史料的研究、考证,也都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学术观点。在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单等文件中,对相关地点的内涵也有着科学表述,这些都是经过严谨论证与确认的,是我们了解历史、尊重历史的重要指引。
二、今日头条乱象丛生
然而,在今日头条平台上,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内容却混乱不堪。一些毫无根据、违背历史事实的文章和观点肆意传播。有的内容为了博眼球、引流量,罔顾历史真相,仅凭一些牵强附会的说法就妄下论断,坚称躬耕地在襄阳。例如某些文章引用一些后世牵强附会的解读,却对诸葛亮本人的自述以及众多历史文献的记载视而不见。还有一些视频内容,以夸张的表演和偏激的言论来宣扬错误观点,误导了大量不明真相的读者和观众。这些内容充斥在平台上,使得真正尊重历史、基于史实的文章被淹没其中 ,严重影响了大众对这一历史问题的正确认知。
三、人工审核漏洞百出
今日头条号称拥有人工审核团队,可在诸葛亮躬耕地问题内容的审核上,却漏洞百出。这些明显违背历史事实、毫无学术价值的内容竟然能够堂而皇之地通过审核发布,足以说明审核团队要么缺乏对历史知识的基本了解,要么就是在审核过程中玩忽职守、敷衍了事。这不禁让人质疑,今日头条的人工审核标准到底是什么?对于历史文化类内容,是否有专业的历史学者或文化专家参与审核?如果只是凭借一些不专业的人员随意判断,那又如何能保证平台内容的质量和真实性?
四、袒护襄阳的质疑
更让人不解的是,当南阳的创作者或读者对这些错误内容进行投诉时,往往石沉大海,得不到应有的回应和处理。相反,一些坚持正确历史观点、维护南阳作为诸葛亮躬耕地史实的内容,却可能面临被限流、打压的情况。这就难免让人产生今日头条袒护襄阳的质疑。这种疑似带有偏向性的处理方式,严重破坏了平台的公正性和公信力,也伤害了广大尊重历史、热爱文化的用户感情。
五、投诉无门的无奈
当用户发现平台上存在错误内容并积极投诉时,却遭遇投诉无门的困境。无论是通过平台的在线投诉渠道,还是尝试联系客服人员,都难以得到有效的反馈和解决。这种对用户合理诉求的漠视,不仅让用户感到失望和无奈,也进一步加剧了平台上错误内容的泛滥。长此以往,今日头条将失去用户的信任,在信息洪流中逐渐被淘汰。
今日头条作为一个拥有庞大用户群体的内容平台,肩负着传播正确知识、弘扬优秀文化的重要责任。在诸葛亮躬耕地这样的历史文化问题上,应当端正态度,加强审核,尊重国家认定和历史记载。只有这样,才能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真实可靠的内容,在文化传播领域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是成为传播错误信息、制造文化混乱的源头。希望今日头条能够尽快认识并改正问题,还历史以真相,给用户一个交代。
来源:河南林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