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娃还在游离状态?中医4个居家小妙招帮孩子轻松收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2 15:21 2

摘要:别焦虑,孩子假期后出现的“游离状态”,其实是大脑还没完成“模式切换”。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陈佳敏医生介绍,从中医角度看,这多是假期作息打乱后,心神不宁、阳气浮越所致,不妨试试这几个简单的居家调理方法,帮孩子轻松收心。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隋雪 通讯员 农凤连

开学钟声已响,但不少家长却犯了愁:孩子还没从暑假的松弛劲儿里缓过来,上课容易走神、写作业坐不住,连晚上睡觉都翻来覆去不踏实。

别焦虑,孩子假期后出现的“游离状态”,其实是大脑还没完成“模式切换”。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陈佳敏医生介绍,从中医角度看,这多是假期作息打乱后,心神不宁、阳气浮越所致,不妨试试这几个简单的居家调理方法,帮孩子轻松收心。

图片由传播大脑AI生成

睡前泡“安神脚”,助眠又宁心

睡前半小时,用40℃左右的温水给孩子泡脚10-15分钟,水位没过脚踝即可。泡完擦干后,重点按揉脚底的涌泉穴——孩子蜷起脚掌时,脚掌前1/3处的凹陷就是这个穴位。用拇指轻轻按揉,每只脚1-2分钟,按到皮肤微微发热就停。这个方法能帮孩子“引火下行”,缓解睡前烦躁,让入睡更轻松。

喝杯“定心茶”,清心又助消化

准备百合干10克、去芯莲子10克、炒麦芽10克,加500毫升清水,小火煮20-30分钟,煮好后可加少量冰糖调味。下午或睡前2小时,给孩子喝小半杯(约100毫升)就行。百合和莲子能帮孩子“清心除烦”,缓解心浮气躁;炒麦芽则能消食助运化,避免孩子因积食影响状态。注意:如果孩子正感冒、腹泻,就暂时别喝了。

调整作息“调频”,打好专注力基础

别让孩子还抱着假期的“晚睡晚起”习惯,慢慢把入睡时间调整到晚上9:30-10:00前,保证充足睡眠——这是孩子白天能集中注意力的关键。同时减少电子屏幕时间,多陪孩子做些安静的事,比如亲子阅读、拼拼图等,帮大脑从“热闹模式”平稳过渡到“专注模式”。

按揉“定神针”,日常保健稳心神

还有个简单的穴位按摩能日常做:找“定神针”穴位,它在孩子印堂穴上半横指(约5分)处,以及双侧阳白穴上半横指处,一共3个穴位。让孩子坐好或平躺放松,家长用拇指指腹,以孩子感觉舒服、微酸微热的力度,在每个穴位轻轻打小圈按揉或点压,每个穴位1-2分钟。早上学习前、孩子烦躁时,或晚上睡前都能做,每天1-2次,帮孩子稳心神、提专注力。

陈佳敏提醒,其实孩子开学后“慢半拍”很正常,家长别着急催,用这些温和的中医小方法帮孩子慢慢调整,相信很快就能找回好状态。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