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卫监3个“融合+”!疾控工作者考取行政执法证,建立“疾控研判+监督执法”联动机制→丨争上游有话要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15:09 3

摘要:按照国家、省、市关于持续深化疾控体系改革的一系列要求,田家庵区已完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卫生监督所的整合,打破疾控业务与卫生监督业务条块分割,统筹整合有效资源,推进相关业务联动与融合发展。


导读:浏览行业最新资讯,看看你错过了哪些近期要闻?

一、疾控卫监3个“融合+” 筑牢百姓健康防线

按照国家、省、市关于持续深化疾控体系改革的一系列要求,田家庵区已完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卫生监督所的整合,打破疾控业务与卫生监督业务条块分割,统筹整合有效资源,推进相关业务联动与融合发展。

开展“融合+”监测预警模式。升级完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VPN虚拟专网,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部署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完成我区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传染病多点预警实时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以最快方式、最大限度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开展“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互相培训、互相指导、互相借鉴,有效将卫生监督执法服务与疾控技术服务有机结合,全面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10名疾控工作者考取行政执法证,进一步充实卫生监督执法力量。

开展“融合+”监督管理模式。建立“疾控研判+监督执法”联动机制,实行“每周会商、每月联查”,协同开展传染病应急处置。秉持“监督与服务并重、执法与宣教同行”的工作理念,在执法检查中同步开展健康宣教,将“执法现场”变为“宣传课堂”,组织专业宣教队伍走进中石化等企业一线,重点宣传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等内容,通过普法宣教,进一步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与为人民服务宗旨有机结合,帮助企业强化行为合规意识,减少或者及时纠正违法行为,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新闻来源:田家庵区人民政府官网

争上游有话要说:

近年来,随着疾控体系改革的深化,为满足疾控监督职能整合的需求,快速补充执法“生力军”,多地要求疾控工作者考取行政执法证并充实卫生监督执法力量。执法需掌握调查取证、文书制作等技能,而疾控人员缺乏现场执法经验,短期内仍存在“理论强、实践弱”问题‌,争上游科技创新研发了集成移动端智能设备的数据采集、实时传输、数据存储,监管平台的数据管理和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移动现场执法包。执法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可随时随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并且支持现场拍照、录像、录音等功能,确保执法证据的完整性和合法性。同时实现现场监督检查、当场行政处罚、执法监督信息上报,每个环节“处处留痕”、“实时录入”,做到执法全过程有据可查、责任可追。执法包预装多种标准文书模板及《传染病防治法》等法规数据库,输入违规行为关键词自动匹配处罚条款,同时高效配合不同快检设备(如空气、水质快检设备等)进行检验检测工作,能显著帮助不熟悉执法的疾控人员快速适应监督执法工作。执法包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执法效率和准确性,改善监督执法工作条件,也能帮助原疾控人员和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快速适应职能转型,为机构整合提供智慧工具。

二、哈尔滨医美“挂牌亮证”试点落地 扫码验资质 筑牢消费安全线

8月27日,哈尔滨市卫健委联合香坊区卫健局工作人员走进医疗美容机构,举行医疗美容机构挂牌亮证授牌仪式。医疗美容机构挂牌亮证通过“机构亮证+人员亮资”的双重举措,为医美行业规范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求美者撑起“安全伞”。

授牌现场,市、区卫健部门工作人员与医疗机构负责人共同完成医疗美容机构公示栏悬挂工作。公示栏清晰展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营业执照等机构资质,同时全面公开主诊医师、执业医师执业信息,让机构合规性与人员专业性直观可见。随后,市、区卫健部门工作人员为在场医美主诊医师、麻醉师、药剂师、护士等从业人员逐一佩戴专属胸牌。胸牌正面明确标注科室、专业、职称及注册信息,背面印有二维码。求美者扫描胸牌二维码即可直接链接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人员查验系统,一键查询从业人员备案信息、完成身份验证,真正实现“一人一码,资质可溯”。

根据哈尔滨市卫健委2025年医疗美容机构“挂牌亮证”工作部署,此次挂牌亮证工作以香坊区、松北区为全市试点,旨在破解求美者“辨真假、查资质”的核心难题。“挂牌亮证 码上验证”的“一码通”模式,既让求美者无需繁琐操作,便可快速辨别医美服务真伪与合规性,让合规与专业成为医美从业人员的信用“通行证”;另一方面,公示机制将倒逼医疗美容机构严格遵守执业规范,推动行业从“被动监管”向“主动合规”转变,为全市医美行业规范化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新闻来源:哈尔滨市卫生健康委

争上游有话要说:

医疗美容机构“挂牌亮证”工作是近年来监管部门强化行业治理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医美机构资质透明化,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争上游科技在医美行业的数字化监管实践中,已形成多维度技术应用体系。针对医美医师资质问题,争上游医疗美容机构手术在线监测系统直击“医美医师资质纠纷证据固定难”等执法难点,通过远程监控、数据比对、风险推送等方式,识别非(主诊)医师资格的人进行医美手术“操刀”的事件,主动识别并推送一线风险线索至监管方,成为医美行业的监管“电子眼”。针对医疗美容机构依法执业问题,争上游医疗美容机构执业自查系统通过信息集成,实现医疗美容机构自查自报的信息化管理,智能生成监管部门所需要的各种基础数据,打造压实医美机构主体责任高效率监管模式。针对非法行医执法现场取证困难,监督人员不足的问题,执法人员可以通过视频在线监控系统开展非现场执法,对违法行为进行实时监管、证据留存。随着医美行业的不断发展,争上游科技将引入更多前沿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监管效能。同时,公司将加强与监管部门、医美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的合作,共同构建医美行业的良好生态,为公众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美服务。

三、长治市首批72名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上岗

日前,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长治市启动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首批72名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正式上岗,其中专职疾控监督员15名,兼职疾控监督员57名,旨在进一步推动医防融合深入发展,显著提升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能力,助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切实保障公众健康安全。

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是指在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办医院内,负责指导并督促医疗机构落实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主体责任的专职或兼职人员。据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治市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将通过“一对一”的方式,按照属地管理或隶属关系向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办医院派驻专职疾控监督员,履行监督职责,主要包括督促落实传染病防控责任,检查疫情报告、预防接种、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理、实验室生物安全等关键环节,及时向疾控部门反馈信息,并协助调查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为保障试点成效,长治市将建立多层次工作机制,包括由疾控部门牵头成立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医防融合管理办公室,以及医疗机构内部的医防融合领导小组,形成“管理-协调-落实”闭环工作机制。此次试点范围包括15家委直、驻市医疗机构,试点工作分为组织筹备、选派培训、派驻实施和考核总结四个阶段稳步推进,至2026年3月结束,旨在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和路径模式,为全市建立健全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积累经验。

新闻来源:长治日报

争上游有话要说:

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的任务覆盖监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院感防控等传染病防控全链条,高强度、多角色、动态考核等特点对监督员的专业素养和抗压能力提出极高要求。争上游科技创新研发的疾控监督员综合管理云平台是疾控监督员开展线上监督、动态评估、风险研判的信息化工具,以信息化手段提高疾控监督员对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化自查、报告、处置能力。云平台围绕疾控监督员工作职责及重点进行功能设置,整合疫情报告、医疗废物处理、智慧监测等多种板块接口,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并帮助有关部门对疾控监督员、医疗机构、专家等业务开展情况进行有效管控。入驻医疗卫生机构的疾控监督员可以利用平台对医疗机构开展疾控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进行上传下达,保证报告的时效性。监管部门也可以通过平台定期查看和审核疾控监督员的工作记录、报告和统计数据等,并利用平台提供的数据统计功能,对疾控监督员工作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估,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调整和优化疾控策略,提高试点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可实现医疗机构自查评价,监管机构(疾控管理人员)督导评价、专家线上评估/指导的协作机制,并形成“发现问题到问题整改”的闭环管理,不断完善疾控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目前,疾控监督员综合管理云平台已经在在重庆市、山西临汾市等地区开展信息化试点。

来源:卫生健康争上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