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雪公主》最初是在欧洲广为流传的民间童话,据说原型人物是18世纪住在美茵河洛尔城堡的玛利亚·冯·埃尔塔,她的父亲再婚后送了新妻子一面巨大的箴言之镜。格林兄弟整理改编了这个故事,收录于1812年出版的《格林童话》中,从而成为如今家喻户晓的经典童话版本。
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5亿)成本,IMDb2.4分,豆瓣4.4分。
好莱坞大片《白雪公主》扑得轰轰烈烈。
从选定瑞秋·齐格勒饰演白雪的那一刻起,围绕电影的纷争就没有停息过。
题好文一半;演员不适配,电影毁大半。
对于看《白雪公主》长大的一代人,这无异于童年白月光的史诗级塌房。
《白雪公主》最初是在欧洲广为流传的民间童话,据说原型人物是18世纪住在美茵河洛尔城堡的玛利亚·冯·埃尔塔,她的父亲再婚后送了新妻子一面巨大的箴言之镜。格林兄弟整理改编了这个故事,收录于1812年出版的《格林童话》中,从而成为如今家喻户晓的经典童话版本。
冰肌雪肤的善良公主、人美心毒的邪恶王后、乐于助人的七个小矮人和姗姗来迟的王子……并不复杂的故事元素讴歌了人性的真善美和内在力量,为我们揭示邪不压正的朴素真理。
作为全球知名的经典IP,《白雪公主》数次被搬上了大银幕,有二维动画也有真人电影,影视化改编版可大致分为三类:传统型、颠覆型、延伸型。
先来看看与原版童话相差无几的传统型改编。
1916年美国版《白雪公主》是现存最早的版本,它是当年派拉蒙公司推出的圣诞大片,主打合家欢喜剧风。在这部制片厂时代的流水线电影中,导演J·塞尔·道利选择了与之合作几十次的女演员玛格丽特·克拉克,中规中矩地讲完了我们熟知的故事。
1937年迪士尼制作的动画《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是最广为人知的经典作品。红色蝴蝶结、蓝黄公主裙,形塑了我们心中的公主形象,她与七个憨态可掬的小矮人之间的温馨互动亦是动画史名场面。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以传统手绘为主,多平面摄影技术为辅,为30年代的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1940年和1955年,大陆和香港分别推出了《中国白雪公主》和《雪姑七友》,两部作品的共同点是保留了童话的大部分设定,只是把故事背景挪到了中国。
《中国白雪公主》的由来,是因为1937年动画版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故而新华影业决定翻拍一部卖座的真人作品。
1939年,《新华日报》就报道过:“《白雪公主》一片,在电影历史中较任何影片赚钱为多。”次年,该报宣布了拟拍计划:“形式上仿佛西片,而内容是更多有力的讽刺,与善良的指导。”
《中国白雪公主》由知名导演吴永刚(代表作:阮玲玉主演的《神女》)执导,有着“中国秀兰·邓波儿”之称的童星陈娟娟饰演出身于富贵之家却不幸失去父母的白雪,陆露明扮演渴望青春永驻、不惜服用神奇药水的继母,七个小矮人被本土化为“移山”的七兄弟和白雪家的七个仆人,暗示他们是热爱劳动的工人阶级,影片带有左翼思想烙印。
粤语长片《雪姑七友》由新风影业公司出品,吴丹凤饰演雪姑,容玉意扮演后母。宣传海报将其定义为“家庭伦理恋爱奇情歌唱大喜剧”。片中把毒苹果改为叉烧包,可以说是相当具有当地特色。
1961年美国的《白雪公主与三傻》也是在原有框架上做加减法,七个小矮人被改为活宝三人组。当时的流行肥皂喜剧《三个臭皮匠》让三位演员哈利、科里、拉里走红,他们把诙谐幽默的肢体喜剧融入了《白雪公主与三傻》的演绎中,其光环和故事线盖过了白雪公主和继母。
1994年,日本龙之子动画工作室推出了52集的《白雪公主传奇》(曾译名为《白雪姬的传说》)。明朗清新、天真烂漫的画风,俘获了无数80后观众的心。
跨入新世纪后,2001年英国版《白雪公主》和2009年德国版《白雪公主》相继问世。这两部作品都严格遵循原著,拍摄得工工整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女演员的月貌花容。
2012年的美国电影《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是传统改编作品的集大成者,华丽服饰和全明星阵容为这部奇幻喜剧增色良多。莉莉·柯林斯饰演的白雪公主、朱莉娅·罗伯茨饰演的邪恶皇后以及艾米·汉莫出演的白马王子,都完美契合了大众对于真人童话的浪漫想象。影片对公主的形象做出了符合时代的改编,在保留勤劳勇敢等特质的同时也赋予了她独当一面的领袖气质。
颠覆性改编作品涌现于近30年,其背后是后现代主义的潮起潮涌。
1996年,上海美术制片厂推出了用平面定格拍摄的剪纸动漫《白雪公主与青蛙王子》,由动画大师钱运达(《邋遢大王历险记》)操刀,借鉴了中国水墨画和年画元素,把吻醒公主的王子改为寻觅真爱解除自身魔咒的青蛙王子,将单向拯救变为双向救赎,堪称中西融合、嫁接文本的经典。
1997年,英美合拍版《白雪公主》则是一部典型的哥特电影,以王后的视角展开中世纪黑暗童话,因《异形》而走红的女星西格妮·韦弗把阴暗后母塑造得惟妙惟肖。
到了2007年的动漫《白雪公主续集》,故事主角变成了巫婆。影片讲述了“公主和王子幸福快乐生活在一起”以后的故事,巫婆爱上了王子,用尽心机想得到他的青睐。
同年的美国电影《大学新生》则是一部拥有白雪公主内核的新时代小妞电影,与大部分千禧年代的青春片一样甜蜜且养眼、浪漫又吵闹。阿曼达·贝尼斯饰演的雪梨为追随亡母的足迹,进入了她的母校。为和姐妹会颐指气使的mean girl相抗衡,她结交了7名被排斥的校园边缘人物,决定通过竞选学生会主席来获得话语权。
2012年诞生了两部白雪公主衍生作,分别是美国的《白雪公主与猎人》,以及西班牙的《白雪公主斗牛记》。
《白雪公主与猎人》大幅增加了原文本中猎人配角的戏份,以他的视角展开故事。“暮光女”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和“塞皇”查理兹·塞隆分饰公主与王后,“锤哥”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出演的猎人包揽了片中的大半动作戏。四年后,本片还拍摄了续集《猎神:冬日之战》。
《白雪公主斗牛记》在原故事中加入“斗牛”的主线,女主不叫“白雪”而叫“卡门”,是一位智勇双全、打扮中性化的女斗牛士,该设定带有浓厚的西班牙文化特色。
2014年的德国动画《第七个小矮人》则是史上杂糅文本最多的一版:小矮人被巫婆利用,意外让公主和童话王国陷入长达百年的沉睡,本应用真爱唤醒公主的男主也被恶龙抓走了,于是天降大任于矮人也,他们踏上了拯救公主和其他人的冒险之旅,一路上遇到了小红帽与大灰狼、穿靴子的猫、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对于熟读经典童话的孩子们而言,《第七个小矮人》算是串联版普及影像。
2019年,法国女导演安妮·芳婷也改编了一版《白雪公主》,此前她对《包法利夫人》的现代化改编较为成功,因此本片关注度较高。影片毫不避讳地表现女性欲望,把小矮人们改为7个与白雪发生露水情缘的普通男人,但呈现效果并不算好,最大看点反而是伊莎贝尔·于佩尔扮演的继母。
也有少数作品沿用了“白雪公主”的意象元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拓展与创新。
2014年的日本电影《白雪公主杀人事件》改编自推理作家凑佳苗的同名小说。影片伊始,OL丽人三木典子离奇身亡,因其美丽优雅的外表和其就职的公司生产白雪香皂,网友们称之为“白雪公主杀人事件”。
毫不起眼的公司同事城野美姬被怀疑为凶手,电视台编导为了节目热度和真相还原,走访了美姬的同学、家人和乡亲,在宛若罗生门的证词下,整件案子的脉络也逐渐清晰起来。
2024年的韩剧《白雪公主必须死》改编自德国作家内尔•诺伊豪斯的同名小说:高正宇19岁那年,他的同学在仓库神秘失踪,现场出现了他常用的车和沾满血迹的鞋子,他被指控为杀人凶手,最终被屈打成招。
十年后,他出狱了,开始着手调查案件真相,村民对他敌意很大,就连母亲也不信任他。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发现所有人似乎都与凶案有关,他要对抗的是团结一心的犯罪联盟者。
乍一看,这两部作品与白雪公主叙事没有太大关系,但影片对于美丽、丑陋、善良、邪恶的人性剖析,与《白雪公主》的核心内涵遥相呼应。
说回2025年版的《白雪公主》。
除了白雪公主这个人物选角失败外,其他方面也相当拉胯。
王后向来是个重要角色,“神奇女侠”盖尔·加朵曾被寄予厚望。但与查理兹·塞隆、朱莉娅·罗伯茨、伊莎贝尔·于佩尔横向比较,她的扮相和演技均相形见绌。
为了避免真人出演矮人导致的容貌歧视之舆论,这一版采用CG电脑特效制作小矮人,视觉效果相当惊悚。
剧情方面则跟演员的族裔一样,过于正确了:白雪公主的配平CP不再是白马王子,而是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如何表现他的“罗宾汉特质”呢?片中给他安排了一段进城堡偷土豆的戏,咱也不知道这怎么就能体现他的反叛精神了。
影片显然是想蹭一蹭女性主义浪潮,努力把公主和王后设置为独立大女主,也给她们安排了一些深明大义/野心勃勃的台词。但镜头一转,魔镜比美的设定仍然保留,原来女性主义只是她们的时尚挂件。
虽然2025年版《白雪公主》槽多无口,但可以肯定的是之后仍会有源源不断的改编作品,毕竟这个故事有着广泛的国民认知度和广阔的改编空间。
然而,改编不是瞎编。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其实已经不大适应当下语境,若想对它们做出改编,则需要大刀阔斧注入时代新内涵的创新。同时,也要兼顾大多数观众的接受程度和心理阈值。
如果只想利用百年IP自带的热度,敷衍潦草地炮制一部粗俗滥造的作品,那还不如不进行改编,还原著一片安宁。
艾米
责编 陈玲玲
来源: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