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14年以来,俄黑海舰队以塞瓦斯托波尔为基地,其主要舰艇设计用于应对大规模威胁和拦截导弹,却暴露出对乌克兰小型、快速、隐蔽的海军无人机缺乏有效防御的弱点。
在乌克兰发动一系列毁灭性袭击导致俄罗斯黑海舰队大部分瘫痪后,俄罗斯正转向发展海军无人机,以重建其海上存在并适应战争新阶段。
自2022年9月乌克兰推出世界上首支专用海军无人机舰队以来,乌方成功运用无人海上系统击沉了近十艘俄罗斯舰船。
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开始借鉴乌克兰的经验,加速研发本国海上无人作战能力,试图重新夺回黑海控制权。
据俄罗斯《消息报》今年5月报道,俄海军已开始组建专门部队,将无人艇和水下航行器整合进现有舰队,标志着其海上作战力量现代化进入新阶段。
两个月后,俄罗斯海事学院主席帕特鲁舍夫·尼古拉·波拉丹诺维奇宣布,计划在未来几年通过增配海上无人机、军舰和飞机进一步强化黑海舰队。
尽管俄罗斯尚未在黑海展现出成熟的海军无人机作战能力,但接受外媒《基辅独立报》采访的专家警告,不应低估俄方在这一领域的进展。
独立海军分析师H·I·萨顿表示:“如果俄方从依赖现已被迫隐匿港口的有人舰艇转向无人系统作战,将意味着海上战争进入全新阶段。”
自2014年以来,俄黑海舰队以塞瓦斯托波尔为基地,其主要舰艇设计用于应对大规模威胁和拦截导弹,却暴露出对乌克兰小型、快速、隐蔽的海军无人机缺乏有效防御的弱点。
美国安全中心高级研究员塞缪尔·本德特指出:“乌克兰在海战无人化领域走在了其他国家前面。”自俄罗乌战争开始,乌克兰开发了多型用于进攻和侦察的无人水面艇。
2023年7月16日,乌方使用“海宝贝”海军无人机袭击了克里米亚大桥,这条连接俄罗斯本土与被占半岛的关键补给线。
此外,成群的“马古拉”无人机也屡建战功,击沉了包括“凯撒·库尼科夫”号登陆舰、“伊万诺维茨”号导弹艇和“谢尔盖·科托夫”号巡逻舰在内的多艘俄军舰船。
与规模庞大、不断升级的无人机计划相比,俄罗斯在无人艇领域的进展较为有限。本德特认为,俄无人艇产量远不及无人机,且2022年后出现的“Vizir”“Murena”“Orkan”及“BEK-1000”等多款型号,均明显仿制了乌克兰的设计。
乌克兰军方发言人普莱滕丘克证实,俄罗斯一再模仿乌方技术成果,并指出:“模仿意味着始终落后一步,这正是当前俄方面临的局面。”
俄罗斯同时也在测试实验性无人艇模型。据报道,今年6月,俄军曾试图使用“Murena-300”无人机袭击敖德萨州的皮夫登讷市,但无人机未抵达目标即在乌方领海附近自爆。
乌克兰军事情报局7月下旬向Suspilne公共广播公司表示,俄罗斯“很可能很快”完成攻击型海上无人机的开发,这可能对沿海平民构成“严重威胁”。
不过普莱滕丘克表示,目前黑海局势处于均势,该海域已成为双方争夺的“灰色地带”。他称:“俄军不敢轻易出海,因为我们在该区域保持军事存在,而俄军飞机仍在活动。遗憾的是,目前他们在亚速海-黑海地区仍占优势。”
普莱滕丘克还指出,海军无人机的部署未必能改变海上力量平衡,因为无人系统并不能解决舰艇防护的根本问题,尤其是应对反舰导弹的威胁。“既然他们过去都未能实现有效防护,现在又如何能做到?”他在回应俄方所谓“重新控制黑海”的说法时反问道。
据普莱滕丘克透露,俄方近期的声明显示,其军队正集中力量重新控制黑海东部,尤其是俄沿海水域。发言人补充道:“敌人只能谈论重新夺取近岸控制权,这一事实本身已充分说明乌克兰军队取得的成就。”
来源:小志一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