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出道仙文化之五十一修行仙缘弟子皆是修行人,总能听到修行二字,那么何谓修行,弟子该如何修行呢?出道仙缘的堂口是人仙共修的,修行不只在高大上的教派层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正心正念正行恰恰才是根源!
出道仙文化之五十一修行
仙缘弟子皆是修行人,总能听到修行二字,那么何谓修行,弟子该如何修行呢?出道仙缘的堂口是人仙共修的,修行不只在高大上的教派层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正心正念正行恰恰才是根源!
总结几点以供参考:一、做人以心善为贵,做事要尽心。古人云: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物质享受可以让人陶醉于一时,心存善念却足以使人幸福一世。善心如水,它可以滋润干涸的心田。刘伯温曾经勉励自己:“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无论做什么事,我们始终做到尽心,就可以少些遗憾。
二、人品以正直为贵,做人要厚道。《淮南子》:“正身直行,众邪自息。”为人要正直,坐得端、走得直、行得正,堂堂正正才是立世之基。古人云:厚德载物。土地不厚,承不了山川海岳;人心不厚,得不到道义情谊。厚道,就是心存善良,人负我,我不负人;厚道,就是心向美好,少栽刺,多栽花。也许做事需要精明,但是做人必须厚道。
三、人生贵在适意,知足常乐。人生一世要追求的东西很多很多,可是究竟有多少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最喜欢闲来把歌唱,闷来听鸟鸣。最向往鸟啼诗梦醒茶熟故人来。
四、行善以孝顺为贵,要多积阴德。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不孝之人必定无情无义、不重感情、不懂感恩。如果对自己父母都不孝,何以谈得上对别人有善心,所以百善孝为先。行善为人所知是阳善,行善不为人知就是阴德。北宋司马光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间,为子孙长久之计。”阴德就如播种,只要播土下种,就不怕将来没有收成的机会。
五、待人以坦诚为贵,处世要谦让。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养心莫于诚,巧伪不如拙诚。心胸坦诚、襟怀坦荡的人总能博得别人的好感与尊敬。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处,减三分让人嗜。在狭窄的路上行走时,要留一点余地给别人走,遇到美味可口的好菜时,要留出三分让给别人吃,这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最安全的方法。为人处世必须学会谦让,不能处处争强好胜,不能事事出头露尖,不要居功自傲,不能得意忘形。
六、富裕以仁慈为贵,贫贱不能移。得到了财富而不能好好去用它,不是当了守财奴,就是花天酒地、奢靡浪费。财富反而成了害人的东西,不仅害自己身败名裂,更是危害社会。其实财富若用于正途,能乐善好施,未尝不是一股力量,有益民生才是真正发挥财富的妙用。“天要你富莫太奢”,“为富当仁”,古人诚不欺我,都是告诉我们要善用金钱。一个人穷一点可以,但人穷志不能穷,要勇闯世界,做不了顶天立地的人,最起码要做个有用的人,做个对得起自己的人。
七、夫妻以同心为贵,性格要互补。《周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夫妻间最忌各自为政,互相猜疑,不能坦诚,凡事宜多沟通不留介蒂。性格互补为好,急性子的脾气慢慢被慢性子给磨平了,而慢性子也得到了急性子的督促,很多幸福的夫妻是互补型的。即便性格不是互补型也要在日常小矛盾中互相迁就,多多包容,要柔言软语,家和才能万事兴,这个与穷富无关,供堂领仙之家亦是如此!人生最大的缘分莫过于夫妻缘分,请善待你的爱人,不念过往,不负当下,不惧将来。珍惜身边所有的已经得到的缘分,不要去追求那些不属于你的缘分。
民间故事,纯属虚构,合理取舍,请勿入迷,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邹城聚佛缘(出道堂): 积善聚佛缘,莲韵禅心香。坐堂查事解事,广结善缘。
来源:邹城聚佛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