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其典型症状包括突起发热、三痛、三红、皮疹、出血及白细胞减少等,多数病例病情较轻,但少数可能发展为重症。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其典型症状包括突起发热、三痛、三红、皮疹、出血及白细胞减少等,多数病例病情较轻,但少数可能发展为重症。
01
症状表现
高热:突发高烧(39℃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肌肉和关节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病程第3-6天出现,多为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先出现在四肢,后扩散至躯干。
出血倾向: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者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
白细胞减少: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下降。
02
病情分类
轻型:症状较轻,发热持续1-5天,部分无明显症状。
典型:发热、皮疹、出血等症状明显,需对症治疗。
重症:可能出现严重出血、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需住院治疗。
03
治疗与预后
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退热、补液、止血等。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重症病例需密切监测和及时干预。
04
预防措施
清除积水,减少伊蚊滋生地。
使用蚊帐、驱蚊剂,避免在蚊虫活跃时段外出。
若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旅行史。
登革热可通过防蚊隔离有效控制传播,早期识别和治疗是关键。若在流行地区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尽快就医。
来源:南岸微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