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2025西甜瓜产业与种业发展论坛在2025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期间举办。来自新疆、宁夏、山东、海南等西甜瓜主产区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产业发展之路。
日前,2025西甜瓜产业与种业发展论坛在2025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期间举办。来自新疆、宁夏、山东、海南等西甜瓜主产区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产业发展之路。
论坛以“提升蜜瓜种业创新能力·助力全产业链提质增效”为主题,邀请了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许勇、海南大学副校长曹兵、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副院长张兴平等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专家以及海南龙头企业代表共同参与研讨对话。
01 政策护航 地域优势助力产业腾飞
海南发展西甜瓜产业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自然条件看,海南地处热带,光热资源充足,三亚依托北纬18度的气候优势,能为西甜瓜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条件,产出的果实品质优良、口感鲜美。同时,海南拥有广袤且肥沃的土地,也为大规模种植西甜瓜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当前,政府大力支持西甜瓜产业发展。三亚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张长丰在论坛开幕式上强调,三亚借助科技创新,推动西甜瓜产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三亚甜瓜”已成为三亚农业的靓丽名片。三亚将借此次论坛为契机,深化产学研合作,打造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西甜瓜产业高地,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和专家投资兴业。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李鹏表示,海南西甜瓜产业是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海南还将在政策上持续发力,积极规划产业布局,通过给予种植补贴、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等政策,助力西甜瓜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02 专家汇聚 科技赋能产业破局
当前,我国西甜瓜产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以海南为例,2024年西甜瓜播种面积创历史新高,产量稳步增长,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远销海外。而且,科研投入持续增加,在品种培育、种植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
然而,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一方面,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上涨,加上人工成本增加,导致种植成本大幅提高;另一方面,资源约束逐渐显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品种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种,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游深入分析了本地蜜瓜产业面临的成本上升、资源约束等挑战,并呼吁加强跨区域协作和数字化管理。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许勇针对国内西甜瓜产业发展的这些难题与科技需求进行了详细解答,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副院长张兴平在《国际西甜瓜产业新趋势》报告中指出,全球市场对高品质、耐贮运品种的需求显著增长,需通过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加速品种创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张学军则分享了哈密瓜育种经验,强调抗病性与适应性是未来品种选育的核心方向。
03 创新驱动 市场拓展引领新局
推动西甜瓜产业市场化发展,需从多方面发力。在品种创新上,科研人员借助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培育出高品质、耐贮运的新品种。像海南农科院研发的“海虹1号”,凭借高糖度、耐贮运的特性,受市场瞩目。新疆佰益农业推出的“黄网3号”因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也成为西北产区企业的合作焦点。
市场化是驱动西甜瓜产业升级与农民增收的关键引擎。乐东都知果种植合作社代表孟永红展示了“订单农业”模式如何带动农户增收,并推介了自主培育的“都知密”系列新品种,引发广泛关注。“订单农业”模式通过与企业签订订单,提前锁定销售渠道,保障农户收益,同时也稳定了市场供应,形成稳定的产销链条。
此外,为了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也要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利用电商平台、农产品展销会等渠道,拓宽销售市场,提高西甜瓜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进一步挖掘产业潜力,助力我国西甜瓜产业迈向新高度。
本次论坛的举办,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思想碰撞与资源整合的平台,推动了科研机构、企业与产区间的技术共享与产销对接。未来将以种业创新为引擎,深化全链条协同,共同谱写西甜瓜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该论坛由中国种子协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南省科学技术厅、三亚市人民政府、哈密市人民政府、昌乐县人民政府、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宁夏回族自治区园艺技术推广站指导,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
来源:南方农村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