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药我熟,临床上常见,用来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律不齐。可问题是,药吃下去了,事情还没完。家里人吃药,总得盯着点,尤其像我妈这样喜欢喝咖啡、爱吃咸菜、三天两头跑汗蒸的,很多习惯都得改,不然药吃了反而添麻烦。
最近我妈总说眼前发黑,心跳忽快忽慢,还老觉得累。我开始以为是她最近带孩子太辛苦,结果去医院一查,是“心律失常”,医生给她开了倍他乐克。
这个药我熟,临床上常见,用来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律不齐。可问题是,药吃下去了,事情还没完。家里人吃药,总得盯着点,尤其像我妈这样喜欢喝咖啡、爱吃咸菜、三天两头跑汗蒸的,很多习惯都得改,不然药吃了反而添麻烦。
我弟一开始还不太信,说不就是个心脏药嘛,吃就行了。我干脆拿我以前一个营养课的例子讲给他听:有个60多岁的阿姨,用倍他乐克控制心率,结果天天喝绿茶、吃甘草片,没多久就心动过缓住院了。
倍他乐克并不是普通的降压药,它会影响交感神经,心跳、血压、呼吸都可能被“按住”。吃这个药期间,有些事是真不能做。
像我妈那天早上喝了一大杯咖啡,吃完药不到半小时就开始头晕,我一看就知道是咖啡因“打架”了。咖啡因会刺激中枢神经,而倍他乐克本身是“压下去”的药,两边一冲突,身体就懵了。有些人以为喝一杯没事,其实每个人代谢速度不一样,有人一小杯就能出事。
还有一次,她去汗蒸回来脸煞白,心跳得像小兔子。她以为是出汗多了,吃点咸的补回来就好。其实问题根本不在盐上,是汗蒸让血管扩张,体温升高,而倍他乐克又让心跳慢下来,结果身体“调节不过来”,才会那样。
热环境会强化药物的副作用,特别是让心率进一步下降,甚至引起晕厥。所以我现在都不让她去那种高温环境,连洗澡都劝她别用太热的水。
我爸也吃过一阵倍他乐克,他那时候得了点心绞痛,医生让他吃,他倒是没乱来,就是饭量大得吓人。吃完药后血压一低,他就觉得饿,结果三顿饭变成五顿,血糖也跟着乱了。
倍他乐克可能会掩盖低血糖的症状,特别是糖尿病人更得小心。像心悸、出汗这些低血糖的“信号”,吃了药就不明显了,等感觉到时可能已经很低了。
有一次我在厨房做饭,听见我爸在客厅突然叫我,说眼睛看不清,腿软得站不住。赶紧测了下血糖,结果只有2.6,吓得我差点把锅扔了。那天他午饭吃得不多,又去遛了个弯,回来没休息就吃了药。
用药时间不对,加上饮食不规律,低血糖就这么找上门了。后来我们定了规矩:吃饭前后半小时内不能吃这个药,特别是空腹状态,绝对不行。
平时做饭我也得多盯着点,像我妈以前特别爱吃咸鱼、腊肉这些重口味的,尤其是晚上。吃了药后这种高钠食物就得控制住。高钠摄入会抵消降压药的效果,还可能引起水肿。我现在都给她做一些清淡但有味道的菜,比如用柠檬汁、香料代替食盐,她一开始还不习惯,现在倒是吃出了清鲜的味道。
还有一点很少有人注意,就是不能随意停药。我一个表姐,吃倍他乐克吃得好好的,看到天气热就不想吃了,觉得心跳慢就干脆停了。两天后心率飙到120,直接去医院挂了急诊。
这类药物停药要慢慢减量,否则会引起“反跳效应”,心跳和血压都会报复性反弹。我现在跟家里人反复强调:吃药这事,医生说停才能停,不能凭感觉。
我妈有段时间还总犯困,说吃了药后提不起精神。我给她换了晚饭的时间,做了些含蛋白质的轻食,比如鸡蛋豆腐汤、藜麦拌青菜。她吃完后睡眠反倒好多了,白天也不那么困了。倍他乐克可能会引起疲劳感,但通过调整晚餐内容和睡眠时间是可以缓解的。
有次邻居阿姨来串门,看到我妈吃药还特意提醒她:“哎呀你吃这个药,不能喝甘草水!”我妈一脸懵,我一听立马点头。甘草中的成分会加强倍他乐克的作用,导致心跳更慢、血压更低,还有一些中药也会有类似作用,比如黄芪、乌梅、柴胡等,吃之前一定要问医生。
有些人吃中药调理,结果和西药冲突,反而把身体搞垮了。
再说说运动这事,我妈以前喜欢广场舞,吃了药后我就让她改成慢走。剧烈运动会加重心脏负担,而倍他乐克限制了心脏的“应激能力”,本来该快跳的时候跳不起来,容易供血不足。现在她每天早晚各走20分钟,边走边听广播播,倒也挺享受。
前几天,她还想去拔罐,说后背酸。我一听赶紧拦住,倍他乐克可能会让血液循环变慢,拔罐这种操作容易造成局部瘀血,尤其是年纪大的人,皮肤脆弱,恢复慢。她听完后有点失落,我就给她做了艾灸,温和点,效果也不错。
这些年做营养师,接触了不少服药的老人,发现很多问题不是药本身的问题,而是吃药后生活习惯没跟着调整。像饮食、作息、运动、甚至心态,都会影响药效。我妈现在一边吃药,一边注意饮食搭配、运动节奏、作息规律,状态比以前好多了。
倍他乐克是个好药,但它就像一把钥匙,只有配合得当,才能真正打开健康的门。每一位服药的人,身边都需要有人帮着看一眼,提醒一句,尤其是家里老人,他们不一定懂,但我们可以多用点心。
参考文献:
1. 中国心血管药物治疗指南编委会.《β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2.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倍他乐克说明书》,2023版.
3. 李慧敏,张宏.《老年患者心血管用药注意事项》.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1,41(12):1123-1127.
4. 王亚男.《药物与食物相互作用浅析》.药学实践杂志,2022,40(3):175-179.
5. 林晓梅.《中西药联用的安全性问题研究》.中华药学杂志,2020,55(9):785-789.
来源:魏医生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