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拥有“特殊爱好”的15位皇帝:1李煜,2赵佶,3朱由校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13:53 2

摘要:要说历史上最有才情的皇帝,非李煜莫属。这位老兄根本就是个投错胎的文艺青年。他继位时南唐已经向宋朝称臣,他也不想励精图治,整天沉浸在艺术世界里。他的爱好就三件事:写词、念佛、谈恋爱。他和大小周后的爱情故事成了创作灵感,写出了“手提金缕鞋”“教君恣意怜”这样香艳的

要说历史上最有才情的皇帝,非李煜莫属。这位老兄根本就是个投错胎的文艺青年。他继位时南唐已经向宋朝称臣,他也不想励精图治,整天沉浸在艺术世界里。他的爱好就三件事:写词、念佛、谈恋爱。他和大小周后的爱情故事成了创作灵感,写出了“手提金缕鞋”“教君恣意怜”这样香艳的词句。亡国后被俘到开封,他更是把一腔愁绪都写进了词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了千古绝唱。最后宋太宗嫌他写太多“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杯毒酒送他上了路。李煜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呐,得放在对的位置上。他是个伟大的词人,却是个糟糕的皇帝。

北宋的徽宗赵佶,和李煜像是一对隔空知己。这位爷在艺术上的造诣堪称皇帝中的天花板。他自创“瘦金体”书法,挺拔秀丽至今无人超越;他热爱绘画,成立宣和画院,催生了《清明上河图》这样的传世名作;他喜欢奇石,搞“花石纲”运输,劳民伤财直接引发了方腊起义。他甚至放下身段逛青楼,和名妓李师师传出绯闻。可偏偏不会当皇帝,重用蔡京等奸臣,最终酿成“靖康之耻”,自己和儿子都被金人掳走,死在北方。赵佶的故事堪称“艺术家的悲剧”——他把国家经营成了艺术品,却把江山断送成了废墟。

明朝的天启皇帝朱由校,是个被皇位耽误的鲁班。他从小没好好读书,就爱跟着太监们做木工活。登基后更是把木匠活当主业,朝廷大事全交给大太监魏忠贤。他在宫里设了个木工房,整天刨锯凿削,手艺好到能做整套家具,还会设计自动喷泉和玩具。大臣来奏事,他一边干活一边敷衍:“你们看着办,我知道了。”魏忠贤就专挑他做木工最投入时请示工作,导致朝政日益腐败。最后23岁就因落水生病去世,留下个烂摊子给弟弟崇祯。朱由校的故事真是:不想当木匠的皇帝不是好手艺人,可惜他生在帝王家。

杨广上次因暴虐上榜,这次还得因“爱好旅游”再上一回。这位爷对巡游的热爱,堪称古代版“驴友发烧友”。他爱坐龙舟沿大运河南下,船队浩浩荡荡绵延二百里,沿途建了四十多座行宫。每次出游都要沿途百姓献食,吃不完就埋掉。他还喜欢带队伍去塞北巡边,让少数民族首领们看着眼晕。最夸张的是,他让人在洛阳街上用绸缎缠树,向西域商人炫富。他的旅游不是个人爱好,而是举国体制的大工程,直接拖垮了隋朝经济。杨广的故事说明:爱好一旦超出了个人范畴,成了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就离灾难不远了。

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个资深道教发烧友。他二十多年不上朝,就躲在深宫里炼丹修仙。他的爱好很专一:炼长生不老药。为此需要“秋石”(童尿结晶)、“红铅”(处女经血)做药引,大量征召少女入宫。宫女们不堪折磨,差点在1542年把他勒死,这就是著名的“壬寅宫变”。他给猫封官,给仙鹤赐爵,就是不管百姓死活。奸臣严嵩专权二十年,他也不同不同,只顾着炼丹修道。最后还真吃丹药中毒死了,享年60岁。嘉靖的故事堪称“修仙误国”的典型——一个皇帝整天想着飞天,地上的江山可就遭殃了。

汉成帝刘骜这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人踢球(蹴鞠)。这位老兄上朝无精打采,一看踢球就两眼放光。他在宫里建了专业蹴鞠场,养着一批“球星”,天天组织比赛。最离谱的是,他因为喜欢看一种叫“蹴鞠舞”的表演,竟然让后宫嫔妃们都穿上运动短衣踢球,这在当时可是相当出格。他宠信赵飞燕姐妹, partly也是因为这姐妹俩是跳舞高手,能满足他的文体爱好。结果朝政大权落到外戚王家手里,给他舅舅王莽后来篡汉埋下了伏笔。汉成帝最后死得也憋屈——中风死在赵合德的床上。真可谓是:绿茵场上看人生,温柔乡里断送江山。

正德皇帝朱厚照是个被皇位耽误的野生动物园园长。他在紫禁城外建了“豹房”,可不是养豹子那么简单,里头狮虎豹熊什么都有,简直是个私人动物园。他最爱和动物们厮混,还亲自喂食打扫,比上朝积极多了。他还给自己封官“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带着一帮太监组建了一支“私人军队”,在宫里搞军事演习。有一次玩火铳走火,差点把自己烧死。最喜欢微服私访,实际上是跑出去吃喝玩乐,最后31岁就因钓鱼落水生病去世。这位爷一辈子都在努力逃离皇帝身份,活生生把大明王朝玩成了自己的游乐场。

开元盛世缔造者李隆基,晚年成了资深戏曲爱好者。这位老文艺青年不光爱看戏,还亲自下场指导创作,在宫里建了“梨园”培养戏曲人才,被后世尊为戏曲行当的祖师爷。他精通音律,能作曲能指挥,代表作《霓裳羽衣曲》号称千古绝唱。为了和杨贵妃看戏方便,专门修了从大明宫到华清宫的“戏曲专线”。结果安禄山反叛,戏台子塌了,大唐盛世也戛然而止。马嵬坡上《霓裳羽衣曲》成了绝响,真是:曲未终人已散,江山美人两难全。

乾隆爷上次因文字狱上榜,这次还得为他的“盖楼瘾”再上一回。这位爷是个狂热的建筑爱好者,六下江南不光是玩,更是去采风抄袭江南园林。回北京就在圆明园、清漪园(颐和园前身)搞“山寨版”,把天下美景都搬到自己家后院。最夸张的是为宠容妃建了清真寺,为藏佛经修了佛楼,为存《四库全书》建了七大藏书阁。他的建筑瘾花费白银数亿两,把雍正攒下的家底败了个精光。可谓是大清最强甲方,可惜这些豪华建筑大多在后来被毁,只剩断壁残垣让人唏嘘。

北齐后主高纬有个奇葩爱好——角色扮演。今天扮乞丐沿街要饭,明天扮小贩摆地摊,后天扮将军阅兵。最夸张的是在宫里建了贫民区,自己带着太监宫女玩“过家家”,体验民间生活。他还给宠物狗封官“仪同三司”,让马匹享受刺史待遇。正当他玩得开心时,北周大军打来了,这位cosplay达人慌忙把皇位传给8岁的儿子,自己当起了太上皇继续玩。结果父子俩一起当了俘虏,被赐死时才22岁。他把国家大事当儿戏,最终玩火自焚。

这位东汉末年的皇帝有个特别的爱好——做生意。他在后宫搞了个“模拟市场”,让宫女们扮成商贩卖货,太监们当顾客购物,自己则穿上商贩衣服,亲自讨价还价、记账算账,玩得不亦乐乎。更离谱的是,他还真的做起了“官位买卖”的生意,明码标价公开卖官,地方官定价两千万,郡守定价两千万到四千万。他把卖官收入都存在自己的小金库里,美其名曰“助军钱”。结果朝政荒废,宦官专权,直接引发了黄巾起义。汉灵帝最后34岁就暴毙而亡,留下个烂摊子给儿子汉少帝,东汉王朝也就此走向灭亡。这位爷可谓是:把皇宫当市场,把皇位当商品,最终买卖做砸了,江山也赔进去了。

南朝梁的开国皇帝萧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晚年完全沉浸在佛学世界里。他一天只吃一顿素斋,不近女色,每天念经打坐,还亲自撰写佛学著作。最夸张的是,他先后四次舍身同泰寺出家当和尚,每次都要大臣们花巨资“赎”他回来,总共花了四亿万钱。他在全国大修寺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半是他建的。结果侯景之乱时,叛军围困皇宫,这位菩萨皇帝居然还在念佛经指望菩萨保佑,最后被活活饿死在台城,享年86岁。他的故事真是:念佛念到忘治国,舍身舍到失江山。

这位唐朝小皇帝是个狂热的马球爱好者。他12岁即位,整天泡在马球场上,球技堪称专业级别。他让太监组建马球队,还给最宠爱的球员封官加爵。最离谱的是,他曾经用马球比赛来决定节度使人选——让四个候选人打马球,谁进球多谁就当官。他把治国大事全交给太监田令孜,自己专心打球。结果黄巢起义爆发时,他还在球场上挥杆呢。最后被迫逃亡四川,27岁就去世了。唐朝经过这么一折腾,也就离灭亡不远了。这位爷可谓是:马球杆上定江山,一杆挥出大唐亡。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少有的明君,开创了“仁宣之治”,但他有个特别的癖好——斗蟋蟀。这位爷爱蟋蟀爱到骨子里,他在宫里建了专门的蟋�房,养着各地进贡的极品蟋蟀。他还下令让各地官员进献上好蟋蟀,导致民间兴起“蟋蟀热”,一只上好蟋蟀能卖到十几两银子。蒲松龄《聊斋志异》里的《促织》讲的就是这个故事。好在宣宗皇帝懂得节制,虽然爱玩蟋蟀,但朝政大事一点没耽误,算是爱好和工作两不误的典范。他38岁去世时,明朝国力正值巅峰。这位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好可以有,但要知道分寸。

南齐的废帝萧宝卷有个奇葩爱好——夜游。他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而且不喜欢在宫里待着,就爱半夜三更带着侍卫满城乱窜。他逛街不像个皇帝,看见喜欢的东西就拿,遇见不喜欢的人就杀。他在宫里开酒店,让太监当酒保,宫女当服务员。最夸张的是,他特别喜欢扛大旗,几十斤重的大旗他扛起来就跑,侍卫们都追不上。他还痴迷于捉老鼠,经常半夜不睡觉在宫里捉老鼠玩。结果在位仅三年就被萧衍(后来的梁武帝)推翻,死时才19岁。这位爷可谓是:白天睡大觉,晚上瞎胡闹,最终把江山闹没了。

来源:自说自话聊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