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进度”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专场。介绍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等方面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9月1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进度”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专场。介绍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等方面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市委宣传部新闻二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 解晓龙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进度”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专场。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田洪刚先生,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新闻发言人颜波先生,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孟青女士,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长坤先生,围绕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等方面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田洪刚
市人社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品质滨州建设“113388”工作体系,坚持稳中求进、担当作为,提出全市人社系统“12345”工作体系,扎实做好稳就业、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就业大局稳中有进
截至7月底,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41万人。在2025年度全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视频会议上,作为全省三个发言市之一作了经验介绍。出台《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若干措施》,全力保障全市就业形势持续稳中向好发展。
一是助推企业稳岗扩岗。构建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开展“护航援企稳岗”行动,1-7月份,减征失业保险金1.05亿元。启动稳岗返还政策,截至7月底,惠及1869家企业,涉及资金4618.24万元,稳定就业岗位16.86万个。全省首个落地“创业贷+滨岗贷”组合模式,为272家企业发放贷款12亿元,同比增长2.8倍。定期开展企业用工监测,为422家企业累计解决用工2.3万余人。
二是搭建多元用工平台。完善“线上+线下+直播”服务体系,优化滨州就业服务平台应用,截至7月底,用户规模38.87万人,服务企业7765家。全面开展“就在滨州·就在身边”就业服务专项行动,截至7月底,开展“春风行动”“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职在滨州 共赢未来”等招聘服务活动135场次,提供就业岗位6.46万个,持续擦亮“就在滨州”服务品牌。关注困难人员就业难题,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重点推出“妈妈岗”“爱心岗”等特色岗位,先后对接就业困难人员2076人次,帮助1428人实现就业。
三是完善基层就业保障。完善“基本服务+特定帮扶+急难救助”三位一体精准就业援助体系,为1.32万余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9889.03万元。滚动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截至7月底,全市公益性岗位在岗4.79万人,今年新开发岗位安置上岗4862人。实施社区微工厂扩容提质工程,新建社区微业服务站37处、社区微工厂297家。探索将社区微工厂作为公益岗上岗人员退岗再就业的重要承接点,获省人社厅认可并全省推广。
四是释放创业带动效能。推行个人创业“一件事”集成服务模式。校地合作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落实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131”服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9万人次,累计拨付职业技能培训补贴157.99万元。开展创业街区试点、首批创业导师工作室建设与“返乡创业精英 返乡创业明星”评选,建设创业街区10家、创业导师工作室4家。深入实施“创业渤海”三年行动,截至7月底,开展活动75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22亿元。
二、民生保障扎实有力
一是社会保险政策提档升级。截至7月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17.83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6%以上,已完成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年度净增计划。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9.24万人,工程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保持100%。截至7月底,全市共计发放养老保险待遇75.21亿元,同比增长8.92%。待遇领取静默认证,认证率达83.13%。我市连续两年被省人社厅评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A等级。
二是社保卡应用场景持续增多。推进一卡通办,已实现153项公共服务凭卡办理,养老金等100项待遇补贴进卡发放。积极推行居民服务“一件事”工作,通过社保卡享受政务服务、待遇领取、消费优惠等便利。截至目前,“一件事”服务次数达39.44万次。积极助力提振消费,开展“社会保障卡惠享山东行”系列活动,推出社保卡便民贷,拉动消费3.76亿元。
三是“数字人社”建设稳步推进。开发“AI社保”数字员工应用于46个经办场景。居民养老电子档案单套管理试点获人社部验收,“社保数字员工”创新应用、工伤保险全链条智能经办全国试点稳步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
三、人才赋能成效显著
一是拓宽渠道,实现多维引育。打造本土人才招引品牌,开展“智选滨州—名校人才直通车”招聘活动54场次,集聚青年人才1.7万人,博士后35人。创建9家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获批数量居全省前列,在站博士后突破130人。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截至7月底,评价技能人才1.3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815人,占比63.38%。
二是丰富形式,赋能产业发展。举办全市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大赛,擦亮“HR菁英荟”品牌,提升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举办助力四链融合对接交流活动,达成合作意向37项。1-7月人力资源服务业营业收入12.9亿,同比增长16.7%,营业收入占全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45.8%,拉动行业增长8.2个百分点。
三是提质增效,优化人才服务。推荐2名柔性合作院士参评全省“智享领航计划”,推荐1人入选泰山产业技能领军人才。举办第五届滨州市渤海职业技能大赛,87人参加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金牌数量实现翻倍。一体化推进专家服务基层工作,新增1家省级专家服务基地,2个省级专家服务基层项目。强化“智荟滨州·档案直通”品牌建设,档案服务工作在全省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心保障民生,全力服务发展,奋力开创滨州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品质滨州建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现场答记者问环节
齐鲁晚报记者:近期,为持续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我市出台了《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基层城乡“五重一基”就业岗位挖潜扩容计划实施方案》,请问,《方案》提出了哪些具体举措?
发布人:颜波
本次出台的《实施方案》通过多维度联动、全链条推进,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结构,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实施重大战略就业岗位挖潜扩容行动。开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就业工程,在绿色低碳领域大力挖掘就业岗位、扶持创业项目;积极参与黄河流域、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等人力资源交流活动,搭建我市与沿黄九省区等人力资源富集地区之间的供需对接平台。
二是实施重大项目就业岗位挖潜扩容行动。支持市级重点项目企业开展专项招聘,以“智选滨州·项你而来”为主题,打造一体化品牌活动平台;建立“以工代赈”清单项目,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按年度推出市县两级“以工代赈”清单项目。
三是实施重点领域就业岗位挖潜扩容行动。支持消费领域岗位扩容,推动消费新热点转化为就业新渠道;开展新质生产力领域促就业活动,培育智能装备、低空经济等就业新空间;推动创新创业领域服务提升,扎实推进“创业渤海”三年行动;深入开展民生服务领域岗位挖潜,壮大养老服务产业,拓宽银发经济岗位需求。
四是实施重点产业就业岗位挖潜扩容行动。抓实重点产业青年就业,提升产业一线岗位对青年群体的就业吸引力;开展“技能照亮前程”培训,推行“岗位需要+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项目化培训模式;支持培育创建“专精特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立全市“专精特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种子库”。
五是实施重点企业就业岗位挖潜扩容行动。开展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劳动者高质量就业;提升“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水平,为企业和劳动者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创新“职通央企国企”专项活动,畅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到央企国企就业渠道。
六是实施基层城乡就业岗位挖潜扩容行动。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县建设项目,支持无棣县建设山东省高质量充分就业县;优化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稳定“三支一扶”计划、“西部计划”等招募规模;扩大“社区微业”覆盖面,促进“家门口”就业;开展“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融合试点,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滨州日报记者:今年以来,我市在推动社会保障卡助力提振消费方面开展了多项活动,请您介绍一下相关工作的主要进展和成效?
发布人:孟青
我市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关于提振消费的部署要求,以社保卡为载体,系统推进“四季主题+节日热点”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取得初步成效。我们聚焦春、夏两季重要节点,联合多家金融机构和商户,开展了一系列满减优惠活动,有效激发了市民消费热情,提升了社保卡使用体验。
一是消费拉动效应显著。我们先后组织开展“三八妇女节”“劳动节”“端午节”“社保卡专属优惠日”等主题促消费活动,截至7月底,群众累计参与优惠活动7.11万人次,合作商家反馈,活动期间客流量明显上涨。
二是用卡体验持续优化。我们不断优化社保卡申领、激活和支付流程,推动“电子社保卡消费码展码、云闪付主扫”多渠道融合。目前,滨州已实现153项公共服务凭卡办理,100项惠民惠农待遇补贴及1665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工资,均通过社保卡金融账户发放。通过功能整合大幅降低了群众办事成本,使社保卡升级为有持续资金流入的“活卡”,显著增强了用户使用黏性。
三是政策协同效应增强。我们主动对接全市促消费22条政策,推动社保卡优惠与商务、文旅等部门活动深度融合,形成跨部门、多业态联动机制。例如在“五一”“端午”期间,将社保卡优惠与商务、文旅、交通等有关部门的各类消费折扣活动相结合。通过跨部门资源整合,进一步放大了消费乘数效应,激活群众消费热情。
四是金融服务支撑有力。依托社保卡“便民贷”等金融产品,为群众提供低利率消费信贷支持,截至7月底,已发放相关贷款3.75亿元,惠及群众3311人,有效缓解群众购车、装修等大宗消费压力。部分银行社保卡专属存款产品也受到群众欢迎,吸引居民将短期储蓄转化为中长期消费储备。此举不仅缓解群众短期资金压力,更通过金融杠杆撬动消费升级,提升群众耐用品消费能力。另外,社保卡还可免除年费、余额变动提醒短信费、小额账户管理费,可以免费在跨行ATM机取款,无手续费等。
五是用卡体系更加完善。线上推进社保卡“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出生一件事”等服务,社保卡免费邮寄到家。线下依托各级人社经办机构、366家即时制卡网点,建立起城乡15分钟社保卡便民服务圈。通过建立线上线下全覆盖的社保卡就近办服务体系,实现社保卡业务“就近办、快捷办”。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2025年社会保障卡助力提振消费实施方案》,扎实推进秋、冬季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优化服务流程、强化资源整合,让社保卡更好发挥“民生卡”“便利卡”作用,为我市消费市场复苏与升级注入新动能。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在推动全市规模以上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上有哪些亮点工作,以及下一步有哪些措施打算?
发布人:王长坤
我市不断加大对人力资源服务业扶持力度,研究出台专项政策,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市场主体健康快速发展,服务大局能力不断增强,稳就业促就业作用不断发挥。作为全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重点行业,1-7月,我市规模以上人力资源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49家规上企业实现营收12.9亿元。
一是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对在库企业分类建立服务台账,实行“一企一策”管家式服务,个性化、精准化纾困解难,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常态化开展规上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专题培训,扎实做好企业服务,稳步实现营收增速两位数增长。
二是强化服务,深入挖潜。实行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管理+服务”模式,将年度报告、监督检查与访企问需有机结合,建立规上人力资源企业“种子库”,持续做好“准规上”企业的动态监测和服务保障,全面梳理企业在生产经营及升规纳统等方面存在的各类堵点、难点问题,为企业提供全要素、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力促企业做大做强。
三是多点发力,护航发展。开展骨干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走进“十强”产业企业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针对适合办理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的企业,畅通办理流程,进一步扩大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阵容。持续擦亮“HR菁英荟”活动品牌,举办全市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大赛、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研修班等活动,多形式提高企业服务能力,提升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整体竞争力。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挖潜增收,加强“小升规”企业培育,建立规上企业服务小分队,优化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业态,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品质滨州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和智力支持。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