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北京市第三届文化馆服务宣传月落下帷幕,作为主会场承办单位,大兴区文化馆紧扣“文化馆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以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创新务实的服务举措,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化答卷”。活动期间,区文化馆总馆与各分馆协同发力,累计开展各类活动333场,服务群众超
2025年北京市第三届文化馆服务宣传月落下帷幕,作为主会场承办单位,大兴区文化馆紧扣“文化馆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以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创新务实的服务举措,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化答卷”。活动期间,区文化馆总馆与各分馆协同发力,累计开展各类活动333场,服务群众超54万人次,构建起“周周有赛事、周周有新课、日日有活动”的文化热潮,让公共文化服务真正走进百姓生活、浸润群众心灵。
多元活动织密文化惠民网,覆盖广泛成效显著
本次服务宣传月中,大兴区文化馆聚焦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打造了一系列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其中,大型文化演出与比赛共计55场,服务53.515万人次,成为活动的“重头戏”。“新大兴”系列活动作为核心品牌,涵盖3项5个类别共10场比赛,吸引226组节目、1800余名群众参与,现场观看人数超1万人次。尤为亮眼的是“舞动新大兴”活动,通过北京大兴抖音、快手、微博及官方APP同步开展2场直播,形成线上文化热点,让群众文艺魅力借助新媒体平台传遍更广天地。此外,非遗奇妙夜、戏曲奇妙夜活动吸引约2300余人参与,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生机;4场群众文化团队专场演出带来100组精彩节目,8000余名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共享文化盛宴;37场惠民文化演出充实文化生活,服务1.1万余人次;高米店分馆举办的2场公共文化新空间消夏晚会,也为市民们送去夏日清凉与文化欢乐。
“兴艺全民美育”持续发力,艺术普及浸润人心
为推动全民艺术普及高质量发展,大兴区文化馆创新推出“兴艺全民美育”青少年暑期课程,采用“周周开新课”模式,在总馆及各分馆同步开设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11类艺术课程,累计开展900余课时,服务群众超1万人次。课程精准对接青少年群体需求,从基础入门到进阶提升,培育了一批基层文艺骨干,为区域群众文化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创新亮点显特色,赋能文化高质量发展
本次服务宣传月之所以成效显著,离不开四大创新亮点的支撑,为大兴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注入新活力。一是参与覆盖面广,创作活力迸发。活动覆盖全区各年龄段、各群体群众,充分展现了大兴群众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旺盛的创作活力。二是空间创新赋能,惠民“零距离”。打破传统场馆限制,将赛事活动与文化馆地沉广场、永定公园等户外空间相结合,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进公园、进社区、进商圈”。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参与比赛、观看演出、学习艺术课程,真正实现文化惠民“零距离”,让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场景。三是培育成效显著,精神动力凝聚。坚持“以赛促培”理念,组织专业辅导团队深入基层各镇街分馆,开展面对面指导,累计培育群众文艺骨干数千人。原创作品深度融合大兴地域文化与时代精神,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更让市民在参与中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凝聚起推动区域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四是实践理论并重,服务活力再激发。在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同步推进理论探索与服务宣讲:通过《我与文化馆的故事》系列访谈,总结经验、探索创新路径,开展服务宣讲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文化馆功能、参与文化服务,进一步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新活力。
多维宣传扩影响,品牌声量再提升
在宣传推广方面,大兴区文化馆构建“线上+线下”立体传播矩阵,让文化馆服务“看得见、听得到、触手可及”。活动期间,精心制作服务预告及活动总结短视频,生动展现活动亮点与群众参与热情。媒体合作方面,依托权威及地方媒体累计发布60条宣传报道,全方位传递大兴公共文化服务成果。同时,依托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展活动直播2场,非遗云课堂2期,打破时空限制,让更多市民“云端”参与文化活动,进一步扩大文化馆服务的知晓度与影响力。
此次第三届文化馆服务宣传月的成功举办,是大兴区文化馆践行“公共文化服务为民”宗旨的生动实践。未来,大兴区文化馆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化服务创新、丰富活动内容、拓展服务阵地,持续擦亮“新大兴 新国门”文化品牌,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大兴力量,让文化之花在大兴大地常开不败,让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来源:掌上艺术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