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春燕太拼了!3天京津高铁连跑,为《津夜看上合》这奔波值不值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1 23:57 1

摘要:当你每晚在《焦点访谈》中看到劳春燕从容自信的身影,可能很难想象这位央视金牌主持人背后,藏着与丈夫长达17年的异地分居故事。2006年,已经37岁的劳春站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上海安稳的家庭生活,一边是中央电视台提供的宝贵机会。她最终选择了北上追梦,却没想到

当你每晚在《焦点访谈》中看到劳春燕从容自信的身影,可能很难想象这位央视金牌主持人背后,藏着与丈夫长达17年的异地分居故事。2006年,已经37岁的劳春站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上海安稳的家庭生活,一边是中央电视台提供的宝贵机会。她最终选择了北上追梦,却没想到这个决定让她与丈夫开始了长达十七年的分居生活。

劳春燕出生于1972年浙江绍兴,父亲是绍兴电视台的记者,家里书香气息浓厚。她从小成绩优异,高考时以绍兴市文科状元的身份进入复旦大学新闻系。在大学期间,她就积极参与学校广播站和电视台的实践活动,展现出对新闻行业的热爱和天赋。

毕业后,劳春燕选择进入上海电视台,从最基层的记者做起。她先后主持了《今日报道》《新闻透视》等栏目,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亲和力迅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在上海电视台工作期间,她认识了同为复旦校友的丈夫裘正义。裘正义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法学博士,比劳春燕大8岁。他的职业生涯同样精彩,从担任新闻学院副院长到加入《新民晚报》担任新闻编辑部副主任,还以主要创办者的身份成功打造了《新民周刊》和《上海星期三》两大杂志品牌。

2006年,中央电视台进行大规模招聘,劳春燕面临着艰难抉择。家人反对她放弃上海的稳定生活,但丈夫裘正义却给予了全力支持 。他深情地对妻子说,“你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去追求吧,我会一直在这里等你。”

劳春燕最终通过了央视的面试,独自一人来到北京 。初到北京的她拖着行李四处找房子,入住新家后忙得晕头转向。她开始主持《中国法治报道》,《大家看法》等多个重要节目,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自然亲切的主持风格赢得了全国观众的认可。分居生活并不轻松。劳春燕和丈夫只能通过电话和偶尔的见面维系感情。

裘正义经常给妻子打电话,询问她的工作和生活,分享自己的日常。每逢节假日,他都会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飞到北京,给妻子一个惊喜。

2009年,37岁的劳春燕怀孕了。这个消息给这个小家庭带来了无限欢乐,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正值怀孕期间,劳春燕被调任至央视国际频道,这意味着更大的工作压力和更长的工作时间。

怀孕期间,劳春燕依然坚持工作。每天她都会强忍着孕吐的不适,准时出现在工作岗位上。从化妆,试播到正式直播,她一丝不苟的专业态度丝毫未减。同事们都劝她多休息,但劳春燕总是微笑着说,“没关系,我能行。”甚至在怀孕七个月的时候,劳春燕依然坚持工作。

有一次在直播中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但她强忍不适稳住心神,完美地完成了整场直播。下播后她才虚弱地靠在椅子上,让周围的同事们既敬佩又心疼。

直到生产前半个月,劳春燕才请假。生产后仅仅两个月,她就重返工作岗位。当她第一次抱着孩子来到演播室时,许多同事都劝她再多休息一段时间。但劳春燕坚定地说,“每一期节目对我来说都同样重要,我不能让观众失望。”

孩子出生后,劳春燕面临着一个艰难决定,如何平衡工作和育儿。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将孩子送往上海的母亲家中抚养,自己则每个周末回上海探望。这个决定让劳春燕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不舍中。每次看着襁褓中的女儿,劳春燕心中都充满愧疚。她轻抚女儿的小脸,低声说,“对不起,妈妈不能每天陪着你。” 但职责所在,她不得不在周日晚上再次踏上返京的列车。

从此,劳春燕的生活变成了一场分秒必争的赶场大戏。她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要做好一个称职的主持人,又要尽可能地履行母亲的职责。每个周末,她都会风尘仆仆地赶回上海,只为能多陪伴女儿几个小时。

在北京与上海之间,劳春燕上演着一幕幕令人心酸的场景 。有时候她刚刚结束一个重要的直播,就匆匆赶往机场;有时候,她甚至来不及卸妆,就直接踏上了返京的飞机。

在事业上,劳春燕取得了显著成就。她主持了《中国法治报道》,《大家看法》等多个重要节目。2013年,她开始主持央视综合频道与新闻频道同步播出的深度新闻报道节目《焦点访谈》。她还主持了《今日关注》《中国新闻》等栏目。

除了日常的节目主持,劳春燕还多次参与重大历史事件的现场报道,如G20杭州峰会,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庆典,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0周年纪念日等。这些经历丰富了她的职业生涯,也让她在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深度上有了质的飞跃。劳春燕的职业精神在她获得金话筒奖后得到了充分肯定。但她并未止步于此,继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创新节目形式,探索新的主持方式。

来源:副本Z-8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