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0后的李阳,生前是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的一名门诊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她勤勉敬业、阳光开朗,深受同事认可,患者好评。正值人生最美年华,李阳却不幸被查出身患骨肉瘤,尽管积极配合治疗,然病情却不断恶化。在生命垂危之际,她经过深思熟虑作出决定,希望自己去世后捐献遗
当生命的烛火即将熄灭
是就此归于沉寂
还是以别样形式绽放最后的光热?
长治90后护士李阳
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生命垂危之际决定捐献遗体
以此表达她对生命最终的诠释
3月19日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护士
李阳的生命定格在31岁
这位与骨肉瘤抗争6年的“白衣天使”
在弥留之际签署《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
将遗体无偿捐献给母校长治医学院
她的感人故事
经《长治日报》报道后
引发人民网、央视新闻客户端
山西日报、黄河新闻网、山西健康之声广播
上游新闻、千目新闻等媒体关注
↓↓↓
这温暖而又坚定的力量
如同春光穿透云层倾泻而下
带给人间一场新绿
接续爱的无垠篇章
与人性的光辉伟大
↓↓↓
她用生命的最后一束光
温暖人间
3月19日,一场简单而庄重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李阳家中举行。家人在悲伤之余,也十分理解和支持她的选择,并尊重她的遗愿捐献遗体。在长治市红十字会和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其遗体顺利捐献于长治医学院,用于科研工作。
李阳出生于我市上党区南耳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90后的她是家中的小女儿,却“比谁都独立”。“她从小就听话懂事,不让我们操一点儿心,病了以后还总为我和她爸着想。”提起女儿,李阳的母亲泪眼婆娑。
起初,李阳的左腿长出一个“肉疙瘩”,当时并没有在意。直到2019年,被确诊为骨肉瘤,是人们闻之色变的一种恶性骨肿瘤。李阳的父母得知后非常震惊,这么长时间,他们竟从未听女儿说过身体不适。
在与病魔抗争的6年间,李阳经历了手术、复发、化疗,一头长发几乎全掉了,身体也日渐消瘦,需要父亲抱着上下轮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母亲经常偷偷抹眼泪。李阳却挂着笑容,劝他们乐观面对,尽管自己常常疼得紧紧握住医护人员的手。“她就是这样,特别坚强,怕我们担心,从头到尾没掉过一滴泪。”李阳的母亲说。
3月12日,李阳病情恶化,本就消瘦的她几乎没有说话的力气。当从女儿微弱的声音中得知她要捐献遗体,老两口心头一紧,有心疼,有不舍,但更多的是不想让孩子留下遗憾。“你要咋就咋,我们都支持!”对于李阳的决定,父母选择尊重和理解。3月14日,一家人共同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上签字,完成了遗体捐献的最终确认环节。
如今,李阳的遗愿得以完成。正如李阳的母亲所说,她并未走远,而是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她用生命的最后一丝热
献身医学
“忘不了全体医护人员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极大的鼓励,让我一次次看到希望,让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让我的世界充满无比绚丽的色彩……”一封致和平医院肿瘤内科全体医护人员的《感谢信》,让人读之动容。
“李阳最后的时间一直在医院的肿瘤内科治疗,她很想感谢大家对她的照顾,但没有力气写字。最终是她口述,我代笔完成的。”李阳生前的同事兼好友郭文婷回忆,李阳是一个凡事都不想麻烦别人的人。因此,大家一点细微的关怀,她都记得很清楚。
据郭文婷讲述,《感谢信》写完后,她一遍遍读给李阳听。李阳听得很认真,生怕漏写一个细节——感谢张蓉医生给自己营养品、感谢黄然欣医生为治疗积极想办法、感谢护士们的照顾……太多感谢,何尝不是太多不舍与深情。
2020年,李阳第一次手术后,调离原来工作的感染性疾病科,来到门诊部工作。大家所不知道的是,李阳申请调岗并不是想换个相对轻松的岗位,而是怕自己不能更好地护理患者,给团队拖后腿。康复后重返工作岗位的李阳,从未向同事透露过自己的病情,她不希望得到任何特殊照顾。
2022年冬,李阳和郭文婷所在的小组承担起为居民入户进行核酸采集的工作。那时,李阳的病情已经有了复发的迹象,腿部经常一阵阵生疼,肺部也长出了结节。但她依旧什么也不说,跟大家一起跑上跑下,一丝不苟完成工作。
“我看到她脸色不好,她只说休息一下就好了。”郭文婷说,“我是在2023年李阳开始化疗之后才得知她病得那么重,后知后觉,可想她当时是靠着多么顽强的意志在坚持工作”。即使是这样,只要身体允许,李阳就会回到一线岗位上。
李阳生前工作的地方,干净整洁、洒满阳光。看着这一切,干练有素、善良热情的年轻护士形象跃然眼前。“李阳在信的最后写到,纸短情长,愿大家在救死扶伤的路上一切顺利!”郭文婷说,李阳很热爱护士这份职业,捐献遗体的选择也是在救死扶伤,她用生命的最后一丝热献身医学。
她用生命的最后一片暖
吹开春花
耐心、负责、好学,是个好闺女,这是和平医院门诊部主任霍秀兰眼中的李阳。
在门诊部工作的近6年时间里,李阳兢兢业业,疫情期间儿科门诊各种检查很繁琐,她一丝不苟,从没出过差错。生活中的她爱笑,即使工作中戴着口罩,也能让人看到她充满笑意的眼睛。李阳身上的“正能量”不仅感染着身边的人,还让许多患者沉重的心情得到缓解。熟悉的人都说,李阳是天使的眼、天使的脸、天使的心。
李阳住院治疗期间,霍秀兰和同事们常去看望她。尽管大家已经反复调整情绪,但在看到李阳后还是忍不住落泪。李阳反而一脸轻松镇定。何为生命的沉寂与绽放?或许当时李阳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发光发热,便是为生命“续航”。
几天前,李阳联系到霍秀兰,表达了捐献遗体的想法,但自己已经不能下床了,希望得到她的帮助。“这孩子说以前在医学院上学,后来又在医院工作,希望最后再为学生学习做点事。我听完之后,心情平复了很久才接上话。”霍秀兰说,帮助李阳联系长治医学院和市红十字会的过程中,她一直在表达感谢。弥留之际,她还对办理签字手续的工作人员说:“麻烦你们再跑一趟。”
李阳
这位90后的白衣天使
用她的生命照亮了医学的道路
她的名字将永远被铭记
李阳,一路走好!
来源:舆论风暴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