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守着土地没盼头”到靠有机黄金梨年增9万多元收入,洋县纸坊街道草坝村村民刘小刚用20多年时间,写下了属于自己的致富故事:他带头试种黄金梨、严守有机底线,更借抖音拓宽销路,让12亩梨园不仅结出饱满果实,把全家的致富梦照进了现实。
从“守着土地没盼头”到靠有机黄金梨年增9万多元收入,洋县纸坊街道草坝村村民刘小刚用20多年时间,写下了属于自己的致富故事:他带头试种黄金梨、严守有机底线,更借抖音拓宽销路,让12亩梨园不仅结出饱满果实,把全家的致富梦照进了现实。
洋县纸坊街道草坝村
故事的开头还要从2000年说起。彼时,草坝村组织干部前往杨凌示范区学习,一进展厅,满架色泽亮黄、个头匀称的黄金梨就让众人挪不开眼。咬下一口,脆甜多汁的口感,远胜村里的老品种梨。村党支部书记看着这些黄金梨,当即拍板:“草坝村本就有种梨的老底子,要是把品种换成黄金梨,说不定真能让地里‘生黄金’!”
当时,刘小刚担任草坝村2组组长,听了村党支部书记的提议,他心中的闯劲瞬间被点燃。“要干就得带头干”,怀着这样的想法,刘小刚第一个报名,在自家地里栽种了2亩黄金梨树苗。与其他人图省事、一锄头挖小坑埋苗不同,刘小刚偏要“小题大做”:先挖1立方米的深坑,坑底铺一层秸秆再培上肥土,最后才小心翼翼地将树苗放入坑中、填土压实。他深知,只有让树苗根系扎得深、吸足养分,才能长得壮实。
直到第三年春天,梨树上才开始挂果,密密麻麻的小果子像核桃般缀满枝头。可果子太多,养分被过度分流,树木长势堪忧。彼时,大伙都是第一次种植黄金梨,没人有经验。为了解决难题,刘小刚白天频繁给农业专家打电话请教,晚上则抱着农业书籍钻研到半夜,终于摸清了关键:必须通过疏花疏果给果树“减负”,才能兼顾果子品质与树木长势。
刘小刚正在摘黄金梨
又一年过去,梨花刚绽放,刘小刚便天天泡在梨园里,仔细为果树疏花、疏果。几个月后,枝头的果实虽稀疏,却颗颗饱满。当年秋天,他家的黄金梨迎来首次丰收,个大皮薄,一口咬下满是汁水,甜到了心坎里。
此后种梨的二十多年里,刘小刚始终严守“有机”底线——从不给果树打农药,施肥也拒绝化肥,而是将玉米杆、麦秸埋在树根下,再浇上发酵好的粪肥、油渣。用这种方式种出的黄金梨,带着自然清香,口感格外出众。2020年,央视《我的美丽乡村》节目组走进草坝村,主持人品尝过刘小刚家的黄金梨后,当场称赞:“吃一颗梨就像喝一杯鲜榨果汁,太解渴了!”节目播出后,草坝村黄金梨的名气更盛。
刘小刚与妻子摘梨并装车
看着黄金梨广受青睐,刘小刚索性扩大种植规模。从最初的2亩地,到如今的12亩梨园,二十多年间,地里的梨树越种越多,他的底气也越来越足。不过,黄金梨有个短板——保鲜期短,成熟后必须尽快售卖,否则容易腐烂。前年,刘小刚咬牙建了一座冷库,这下难题迎刃而解:果子摘下来后能存放一个半月,不仅错开了集中上市的高峰,售价还翻了一倍。
如今,农忙之余,刘小刚还学着年轻人玩起了抖音。他拿着手机在梨园里拍摄梨花盛开的美景、果子成熟的过程,还向网友分享有机种植的窍门。没想到,这个“土办法”效果显著,不少网友看了视频后直接下单。去年,仅通过抖音卖梨,就为他家增加了9万多元的纯收入。
刘小刚将梨放入冷库储存
在刘小刚等村民的带动下,如今的草坝村梨园已发展到3800多亩,梨果年产值超1000万元。村上的果业专业合作社还开发出黄金梨酒、梨膏等产品,让一颗梨的“含金量”不断提升。每年3月,千亩梨园雪白一片,梨花节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7月梨果采摘节期间,大人小孩钻进果园,欢声笑语满村飘荡。不少乡亲还顺势开起了民宿、农家乐,多了一份稳定收入。
站在自家的梨园里,看着满树金黄的果子,回望村里这些年的巨变,刘小刚总忍不住笑意。当年村党支部书记“让土地生黄金”的愿景,如今已然实现。他说,往后还要继续种好黄金梨,跟着村里一起,把日子过得比黄金梨还要甜。
动动小手 赞完再走
——END——
(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载使用)
编辑:周 伟 责编:何 龙
审核:张校峰 总编:张志刚 监制:宋 浩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10016
投稿邮箱:480917892@qq.com
主流舆论阵地 综合服务平台 社区信息枢纽
洋县发布
来源:英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