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开学第一课》有河南学子风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2 11:53 4

摘要:9月1日晚上,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节目2025年《开学第一课》播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节目以“铭记与奋斗”为主题,通过数字化场景再现、沉浸式讲述、实景课堂等多种呈现方式,生动讲述抗战故事,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樊雪婧 马愿

9月1日晚上,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节目2025年《开学第一课》播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节目以“铭记与奋斗”为主题,通过数字化场景再现、沉浸式讲述、实景课堂等多种呈现方式,生动讲述抗战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其中,郑州艺术幼儿师范学校、郑州市第五十七中学学子作为学生代表参与了《开学第一课》“延安红色记忆”篇章的录制,与老艺术家孟于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同台演出,以《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奏响青春力量。河南省实验小学学子作为学生代表参与了《歌唱祖国》的录制,用清澈而坚定的歌声向祖国表达最真挚的情感。

黄河大合唱

登上央视舞台

来听听他们有哪些想说的

郑州艺术幼儿师范学校带队教师薛亚文 :

接到参演通知时,我的心中满是激动与期待,随即就和学生们一起投入到紧张有序的组织与排练中。从最初合唱的节奏不齐、口型各异,到声音的磨合与情感的融入,再到舞台站位、台风的打磨,每一次排练我们都力求极致。

我们逐字逐句抠细节,逐个调整孩子的状态。孩子们始终精神饱满、积极配合,以认真的态度和坚持的劲头,为最终的舞台呈现拼尽全力。电视台审查当天,我内心虽然焦灼不安,但孩子们的表现格外沉稳出色——清晰的演唱、饱满的状态,赢得了领导们的高度评价。当掌声响起的那一刻,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骄傲。

录制当天,看着孩子们眼神坚定、歌声铿锵有力,我无比感动,这正是河南学子应有的风貌。此次顺利参演,也让我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与蜕变,这段经历弥足珍贵,愿他们带着这份认真与自信,在未来更广阔的天地里继续闪耀!

郑州艺术幼儿师范学校(普高班)高三(3)班学生王璞源:

当得知要在黄河边参与开学第一课的外景录制时,我兴奋得几乎整夜都没睡好,想象黄河该是怎样的波澜壮阔?当我真正站在它身旁时,内心依然被深深震撼。黄河水滚滚东流,发出雷鸣般的轰响,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也与歌词中“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相呼应。这次的录制让我明白我们都是黄河精神的传承者,新学期我要带着这份使命感,努力学习,像黄河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里奔腾不息,以黄河为榜样,不畏艰险,对待任何事情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郑州艺术幼儿师范学校(普高班)高三(3)班学生刘星宇:

这次参演让我真切体会到中国人民在抵御外敌时表现出来的坚韧与团结,也让我更加认识到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深刻象征——她见证了先辈们以血肉之躯捍卫家国的历史。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对黄河常怀敬畏,对历史永存感恩。生于和平年代,我深感庆幸,正是无数英雄先烈的誓死守护,才有了我们如今的安定与繁荣。此次拍摄不仅是一次难忘的艺术体验,更是一堂深刻的教育课,让我更加铭记使命、不忘初心。这段经历也为我的高中生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我成长中珍贵而有力的回忆。

郑州市第五十七中学合唱团指挥老师王盼盼:

晚上七点半,我早早守在电视机前,期待那一刻的到来。当孩子们出现在央视《开学第一课》的镜头里,我的眼泪几乎夺眶而出,有激动、有幸福、有感慨。从召集孩子们排练,到最终录制,一幕幕在脑海里重现……在排练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观看视频资料,了解红色血脉与红色基因的内涵,学习到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反复演唱《保卫黄河》的过程中,一次次眼含热泪,他们体会到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充满了荣耀和骄傲!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也会把这份收获融入到教学中,让更多的孩子了解红色历史,了解厚重的历史,了解和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郑州市第五十七中学八(9)班学生王乙迪:

当灯光亮起,镜头扫过我们的那一刻,心脏的跳动声几乎盖过了背景音——我终于能登上央视的舞台了。这份“第一次”的重量,足以让我铭记许久。为了这短短几分钟的呈现,背后是无数次重复的排练。排练的过程历历在目,小到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大到情绪的把控、节奏的衔接,我们都逐字逐句地纠正,力求完美。为了更深刻的了解过去,我们看了《黄河大合唱》的纪录片,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更自然地展现出来更好的自己,在演唱的过程中,我仿佛也置身于那个年代,激动又感动!致敬革命先辈,今后我会更加珍惜幸福生活,让自己强大起来,将来投身祖国的建设事业。

郑州市第五十七中学九(4)班学生闫栩萌:

昨天晚上,当我们合唱团的节目在央视播出,收获满满认可与表扬时,我心里满是激动和自豪!以前只是听说过《黄河大合唱》,这次活动在反复练习的过程里,我才真正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故事。通过演唱《保卫黄河》,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生活在新时代,享受着前辈们为我们创造的良好条件,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我们要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歌唱祖国》

来听听河南省实验小学的师生

有哪些想说的

河南省实验小学三年级行知1班学生杨梓檬:

昨天放学后,我一直期待晚上8点早点到来。吃过晚饭,7点就打开了电视机,因为中央电视台8点播出的《开学第一课》,有我参演的节目呢!想起当时在郑州黄河边录制《歌唱祖国》合唱时,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天太热了,我们穿的黑皮鞋都融化沾到了地上,得用劲儿才能抬起脚。等待着等待着,直到节目最后我们合唱团出现了,我看到了自己,心跳加快了,太激动了!我很幸运加入了学校合唱团,记得姐姐跟着我们学校合唱团参加过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出,我随着合唱团参加了央视《开学第一课》的录制,所以,谢谢合唱团老师,谢谢我最爱的省实验小学。

河南省实验小学五(3)班学生刘宇宸:

暑假的一天,当我得知我们15名同学要合唱《歌唱祖国》去参加央视《开学第一课》的外景录制时,我一下子激动地跳了起来——这可是中央广播电视台啊!全国小朋友都会看到的节目!记得录制当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球,我们站在户外,后背的校服很快洇出汗印,汗珠顺着下巴滴在红领巾上,可谁都没吭声。当伴奏响起,我们的声音像被风托着似的,又整齐又清亮,像要跟着黄河水一起,奔向很远很远的地方。收工时,我的小脸晒得通红,却掩不住满心的骄傲。这次黄河边的录制,将成为我最珍贵的记忆。我们用歌声唱出对祖国的热爱,更用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少年永不言弃的精神。就像脚下奔涌的黄河水,永远向前,永不停歇!

河南省实验小学音乐教师赵磊:

今年夏天,带着15个孩子参加央视《开学第一课》,在黄河滩文化公园演唱《歌唱祖国》,这段经历让我对音乐教育有了更深的体会。

当真正站在河岸边,裹挟着泥沙的风掠过孩子们发烫的脸颊,他们的歌声突然变得不一样了。比起合唱团曾获得的两次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连续四届省级艺术展演一等奖,更触动我的是当唱到“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时,他们的腰背不约而同地挺直;唱到“越过高山,越过平原”时,一双双眼睛追着掠过头顶的飞鸟望向远方——那些在教室里讲解过无数遍的歌词,此刻随着黄河的浪花涌进了他们心里。

近十五年的合唱教学里,我教会过几百个孩子控制气息、调整和声,但这次在黄河浪涛声中的歌唱,却让我看见音乐真正的魔法——当童声与祖国山河共振时,那些课本上的家国情怀,突然化作他们亮晶晶的眼神里看得见的星光。感谢所有为这次“特殊课堂”付出的人,是共同的信念让童声穿越时空,在奔腾不息的黄河浪涛里,奏响了新时代少年的爱国强音。

录制现场

河南省实验小学校长王献甫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即将到来的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将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和阅兵式。当我们从屏幕中看到解放军叔叔阿姨们整齐的步伐,现代化的武器装备缓缓驶过时,应当懂得:这是国力的展示,更是历史的回响;是对牺牲的告慰,更是对未来的召唤。作为你们的大朋友,新学期,我向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

第一,做历史的感悟者与思考者。希望大家主动去了解、探究那段烽火岁月,可以通过观看《南京照相馆》《建国大业》《731》等影片,《小英雄雨来》《红岩》《红星闪耀中国》等书籍,或是走进抗战纪念馆、烈士陵园去感受那份血与火的考验。希望大家做到:通过影视、书刊和实地感悟,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将伟大的抗战精神入脑入心、融入血液,把“知来路,明去处”化作成长的力量。

第二,做精神的传承者与践行者。抗战精神的核心要义是爱国情怀;而爱国,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口号,是点滴的具体的行动。在今天和平盛世时期,我们怎样做才叫爱国呢?我想:升国旗时肃立注目,唱国歌时声音响亮,是爱国;爱护红领巾,规范行队礼,是爱国;爱家爱校、保护环境,守纪敬师、孝亲爱幼,课堂上专注求知、赛场上拼搏协作,也是爱国的体现……希望大家记住:每一次认真和坚守,都是在延续抗战精神的力量。

第三,做未来的开创者与担当者。伟大抗战精神的价值,不只属于过去,更属于未来。希望广大少先队员传承红色基因,牢记习爷爷的殷殷嘱托,做爱党爱国的好少年;做勤奋好学的好少年;做全面发展的好少年。真诚希望大家在小学阶段和今后一程又一程的学业生活中:身心健康、向善向上,自信豁达、勇于担当,未来真正肩负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书写属于你们这一代人的华丽篇章。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