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难治性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一直是临床面临的挑战。尽管近年来新的治疗药物不断涌现,但单一治疗的有效性仍有限。联合靶向治疗(CATT)正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包括双重生物制剂疗法(DBT,联合两种生物制剂)和生物制剂-小分子联合疗法(BMT,生物制剂联合小分子
导读
难治性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一直是临床面临的挑战。尽管近年来新的治疗药物不断涌现,但单一治疗的有效性仍有限。联合靶向治疗(CATT)正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包括双重生物制剂疗法(DBT,联合两种生物制剂)和生物制剂-小分子联合疗法(BMT,生物制剂联合小分子药物)。然而,目前缺乏对DBT和BMT在难治性IBD中疗效和安全性的直接比较研究。近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时永全教授、陈敏教授团队发表的一篇研究比较了DBT和BMT在难治性IBD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旨在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回顾性单中心研究,纳入2021年11月至2024年8月在中国大型IBD三级医疗中心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接受CATT治疗的难治性IBD患者。纳入标准包括:符合难治性IBD的定义,即对至少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生物制剂和小分子疗法无效,或克罗恩病成人两次手术切除/儿童一次手术切除后复发,或存在慢性抗生素难治性贮袋炎、复杂肛周疾病或影响疾病管理的社会心理并发症。
主要结局为第12周时的临床缓解率,次要结局包括第12周时的临床应答率、内镜应答/缓解率、结肠切除率和不良事件(AEs)发生率。
研究结果
1. 患者临床特征
共纳入43例接受CATT治疗的难治性IBD患者(DBT组22例,BMT组2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性别、病程、肠外表现、复杂肛周瘘、疾病活动度、既往用药史、对糖皮质激素的依赖或抵抗、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蛋白水平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1)。
表1 接受CATT治疗前的难治性IBD患者基线特征
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案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案
2. 临床结局
主要结局:第12周时,DBT组和BMT组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22.7%和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1)。
次要结局:第12周时,DBT组和BMT组的临床应答率(68.2% vs. 71.4%,p=0.817)、内镜应答率(66.7% vs. 68.8%,p=1.000)、内镜缓解率(4.8% vs. 18.8%,p=0.296)和结肠切除率(4.5% vs. 23.8%,p=0.1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MT组中有2例(9.5%)患者出现AEs(白细胞减少、带状疱疹),均为轻度且经对症治疗后恢复,DBT组未观察到显著AEs,两组AE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3)。
图1 两组患者的主要结局和次要结局
研究结论
本研究是首个在真实世界中比较DBT和BMT对难治性IBD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第12周时,DBT组和BMT组在临床缓解率、临床应答率、内镜应答率、内镜缓解率、结肠切除率和AEs发生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这表明两种治疗策略在难治性IBD患者中可能具有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然而,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且随访时间较短,未来需要更大规模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
研究解读
IBD治疗存在“疗效天花板”,难治性IBD患者则面临更大的治疗挑战,CATT可能是打破这一困境的方法,但目前针对CATT的方案选择尚无定论。本研究首次在真实世界中对比了双生物制剂联合(DBT)和生物制剂-小分子制剂联合(BMT)对难治性IB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初步发现DBT和BMT 短期(12周)的临床缓解率、临床应答率、内镜缓解率、内镜应答率、结肠切除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之间可能具有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但该研究为一项单中心、回顾性、样本量相对较小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统计学效能,难以得出明确的结论,仍需要更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也期待将来有更多研究探讨CATT的最佳组合方案、最佳疗程、最适合人群,从而给临床实践更多指导。
时永全 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副主委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心身协作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高原消化协作组副组长
陕西省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会长
陕西省医学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组长
参考文献:Yin F, Liu X, He D, et al.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Dual Biologic Therapy and Biologic Small-Molecule Therapy for Refractory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 Retrospective Single-Center Study. Clin Transl Sci. 2025 Mar;18(3):e70198. doi: 10.1111/cts.70198.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消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