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脚趾肿得像小馒头,有人膝盖痛得夜里睡不了觉,甚至还有人肾功能悄悄变差,连自己都不知道。真不是吓唬你,高尿酸不是“数字高”那么简单,它背后藏着的,是一连串身体的“求救信号”。
高尿酸,听着像个“老年病”,但你知道吗?现在30岁出头的小伙子,年年体检查出尿酸超标的也不少。
有人脚趾肿得像小馒头,有人膝盖痛得夜里睡不了觉,甚至还有人肾功能悄悄变差,连自己都不知道。真不是吓唬你,高尿酸不是“数字高”那么简单,它背后藏着的,是一连串身体的“求救信号”。
不少人一听尿酸高,第一反应就是戒海鲜、戒啤酒、少吃油炸。确实,这些东西不干净。但油炸食品在加速尿酸恶化这件事上,只排第4。排在第1的,很多人天天做,做得心安理得,甚至以为在“养生”。
我们今天就来拆穿这些“加速器”的真面目,不讲空话,不绕弯子,只说你该知道的真相。
每天不吃早餐,是帮尿酸“踩油门”
“早上不饿,直接中午吃。”很多上班族这样说。可临床上,不吃早餐的人,尿酸水平更容易波动大,代谢紊乱更明显。这是长时间空腹会让身体进入“能量紧张”状态,肝脏开始分解蛋白质来供能,嘌呤代谢增加,尿酸自然飙升。
2022年《中国营养学杂志》一项研究发现,长期不吃早餐人群,血尿酸异常的风险比按时吃早餐者高出近30%。这类人群更容易合并胰岛素抵抗,导致尿酸排泄受阻。
胰岛素抵抗,可以简单理解为:身体对“指令”不灵了,糖代谢混乱,连带着尿酸也被“堵”在血液里出不去。很多人以为这是糖尿病的事,其实高尿酸人群也绕不开。
不吃早餐不是轻断食,是在帮身体“拆东墙补西墙”,结果墙全塌了。高尿酸的人,别再省那一顿了。
天天喝汤,尤其是肉汤,是“温柔陷阱”
“我不吃肉,我喝点汤解解馋可以吧?”有阿姨这样问我。她以为自己在养生,实际上是在“泡尿酸”。
很多人不知道,嘌呤是水溶性的,煮肉的过程中,大部分嘌呤都进了汤里。你以为你没吃肉,实际上喝了一碗“嘌呤浓汤”。
尤其是猪骨汤、鸡汤、牛腩汤这些,煮得越久,嘌呤浓度越高。有研究显示,炖煮2小时以上的鸡汤,其嘌呤含量可达每100毫升150毫克以上,属于高嘌呤食物。
嘌呤,就是尿酸的“原材料”,吃得越多,尿酸就越多。这种“液体摄入”不知不觉,没饱腹感,喝得快、喝得多,肾脏来不及排,尿酸就堆在血里。
高尿酸人群,喝汤比吃肉更危险。你以为的“清淡”,身体其实在喊“救命”。
晚上熬夜,是慢性“尿酸中毒”制造机
“我不喝酒,不吃海鲜,怎么尿酸还是高?”问的人很多,熬夜的人更多。
你可能不知道,熬夜本身,就会影响肝脏嘌呤代谢和肾脏尿酸排泄。晚上11点到凌晨2点,是肝脏解毒、身体代谢最关键的时段。如果你还对着手机、刷着剧,身体就没法进行正常代谢。
2021年《中华肾脏病杂志》一项研究指出,睡眠时间低于6小时的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是正常睡眠者的1.5倍。晚睡还会破坏褪黑素分泌,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形成一整套“代谢失调链”。
肾小管是肾脏中负责“筛选”的部分,熬夜会让它“罢工”,尿酸排不出去,就在血里打转。很多年轻人白天正常,夜里痛风突然发作,和这个机制脱不了干系。
高尿酸不是白天的病,是晚上的伤。别再拿“我年轻我熬得住”当护身符,身体记得你所有的熬。
动不动就节食减重,是“尿酸炸弹引线”
控制体重本但方式不对,反而火上浇油。
临床上很多女性,尤其是爱美的年轻人,靠“只吃水果”“只喝代餐”来快速减重。结果体重是下来了,尿酸却飙上来了。这是极端节食会导致体内脂肪大量分解,产生大量代谢废物,加重肾脏负担,尿酸排泄更困难。
节食还会让身体进入“应激状态”,内源性嘌呤增多,尿酸的“原材料”又多了。像是把厨房的锅灶全开着,锅里还在不断加料,火越来越旺,灶台早晚爆。
2019年《临床内科杂志》研究发现,短期快速减重者的尿酸水平,比正常饮食者高出近20%,且更易出现痛风急性发作。
减重不能靠饿,得靠稳。每周减重不超过1公斤,蛋白质摄入要足,热量不能低于基础代谢。否则,瘦是瘦了,肾先受伤。
油炸食物确实有害,但它不是最狠的那个
油炸排在第4,不是因为它无害,而是因为它“杀伤力”没你想象那么直接。
油炸食物本身,嘌呤含量未必高。但它会诱发体内氧化应激反应,促进炎症,间接影响尿酸代谢。而且油炸食品往往高脂肪、高热量,易导致肥胖、高胰岛素血症,这些都会“拖慢”尿酸的排泄速度。
特别是反复炸的油,会产生羰基化合物,这类物质会激活体内炎症通路,诱发痛风发作。吃多了还可能损伤肾小球,进一步影响尿酸清除。
油炸虽不排第一,但也不是“安全线”。高尿酸人群最好控制每周油炸摄入频率不超过1次,且避免夜宵时段食用。
别只盯着饮食,压力才是“隐形武器”
你可能没把压力当回事,但它才是那个最不被注意、却最难规避的“慢性杀手”。
心理压力会通过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影响肾脏尿酸排泄。长期处于焦虑、紧张、压抑状态的人,尿酸水平更难控制。
2023年《神经与内分泌代谢杂志》研究指出,长期高压状态下的中青年人群,其血尿酸水平比同龄无明显压力者高出15%~25%。这不是心理暗示,是实打实的生理反应。
不要小看“心情”对身体的影响。调节情绪、规律作息,是控制尿酸的“软药方”。
写在想说点掏心窝的话
高尿酸不是“老年病”,也不是“吃海鲜吃出来的病”。它是一种全身代谢失衡的表现,是身体在告诉你:“我的排泄系统、代谢系统、免疫系统,都有点吃不消了。”
你不能只盯着化验单上的数字,更要看你每天的生活方式:是不是经常跳过早餐?是不是爱喝汤不吃肉?是不是每晚12点还不睡?是不是节食减肥当成修行?是不是压力大到一整天胸口发闷?
尿酸高,不是突然的,是一点一滴积出来的。而反过来,控制它也不是靠一天两顿药,而是靠你每天做的每一个选择。
别再等痛风发作了才后悔,别再等肾功能出问题了才警觉。今天的身体,是你昨天的生活方式堆出来的。你愿不愿意,从现在开始,给它一点点善待?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刘晓红.不吃早餐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J].中国营养学杂志,2022,44(3):215-219.
[2]王志强.熬夜与高尿酸血症相关性的临床观察[J].中华肾脏病杂志,2021,27(4):289-293.
[3]李敏.快速减重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J].临床内科杂志,2019,36(6):433-436.
来源:蔡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