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提升学生法治意识与自护能力,预防校园欺凌行为,共建安全友善校园环境,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3月25日,宜城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龚晓燕带领3名检察干警走上讲台,以“我命由我不由天,向校园欺凌说‘不’”为主题,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法治第一课。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宜城市铁湖小学的校园内传来阵阵欢笑与惊呼,一场以电影为引、游戏为媒的沉浸式法治课正在上演。
为提升学生法治意识与自护能力,预防校园欺凌行为,共建安全友善校园环境,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3月25日,宜城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龚晓燕带领3名检察干警走上讲台,以“我命由我不由天,向校园欺凌说‘不’”为主题,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法治第一课。
白纸实验:无法复原的心理创伤
“哪吒1中讲述了哪吒出生以后由于一身神力,被陈塘关的百姓们称为‘妖怪’,被同龄的小朋友排挤,如果这种情况放在校园里,就是校园霸凌。”检察官助理赵炜将影片中的场景与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问题紧密结合,并且将哪吒遭受的语言攻击类比校园欺凌,很快引起了学生们的热烈讨论。她又顺势抛出揉纸实验,让学生将平整的白纸反复揉捏成团,再试图展平时,褶皱的痕迹始终无法消除。“就像每一次嘲笑、孤立和暴力,都会在心里留下永久的印记。”台下原本热闹的学生突然安静。“每句恶语都是看不见的伤痕”,一名四年级的李同学摸着纸痕若有所思。
真假玩笑:玩笑善恶的一念之差
趁着白纸游戏的余热,检察干警现场组织学生们进行了一场真假玩笑的辨认,学生们现场化身“玩笑鉴定器”,在不同情形下逐一分辨玩笑与恶意,让学生分清欺凌与打闹的界限。
孤岛时刻:校园欺凌的心理困境
在检察干警的引导下,14名学生围成圆圈,体验数字抱团的“孤岛时刻”。随着随机报数的指令,总有人因“落单”被留在圈外。“被单独剩下时的手足无措、羞耻感,就是欺凌受害者的日常体验。”参与游戏的张同学面色泛红,“我终于理解被孤立的人的感受了。”最后每一名参与游戏的学生都获得了法治小礼品。
“哪吒用混天绫冲破偏见,我们也要用法律武器打破欺凌的枷锁。”赵炜结合电影情节,详解网络暴力、语言羞辱、肢体欺凌等六种校园欺凌的形态,并向学生传授“保留证据-寻求帮助-法律维权”的应对锦囊。
“我知道,12110就是通过短信报警,不需要打电话了。”五年级的张同学主动举手向大家科普,他也获得了本次活动的隐藏哪吒盲袋。
以法育人,润物无声。这场充满新意的法治课,不仅让抽象的法条化作同学们的手中利器,更在少年心中播下理性平和的种子,法治课结束后同学们热情不减,围在一起仍在讨论。窗外的玉兰花随风轻摆,那些关于勇气与善意的种子,正在这个春天悄然萌芽。
来源:宜城检察
来源:宜城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