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纵深推进中,惠东县高潭镇正以重大项目为引擎、院地合作为纽带、特色产业为根基,书写革命老区产业振兴发展高潭生动实践新篇章。高潭镇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牢牢把握“百千万工程”实施的重大机遇,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在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纵深推进中,惠东县高潭镇正以重大项目为引擎、院地合作为纽带、特色产业为根基,书写革命老区产业振兴发展高潭生动实践新篇章。高潭镇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牢牢把握“百千万工程”实施的重大机遇,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据悉,2024年高潭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亿元,同比增长4.5%;税收1783万元,连续2年突破1000万元;实现12个行政村集体收入超20万元,其中中洞村突破百万元大关;游客突破5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5亿元;如期高质量完成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建设,投资约1862万元实施典型镇村8个产业发展项目,赋能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组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高潭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精准定位产业发展方向、激活内生动力的创新探索——从省级重大项目的“硬支撑”,到红色资源的“软实力”,再到“土特产”变“金钥匙”的产业升级,高潭镇正以“头号工程”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绘就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重大项目“强筋骨”:
激活“新引擎”,筑牢产业“硬支撑”
高潭镇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加速重大项目攻坚,惠州中洞抽水蓄能电站预计年底前完成机电安装调试,启动下水库库区道路建设;国道G236改扩建项目预计年底前完成路面铺设,具备通车条件;温泉度假民宿项目正在进行招商引资……
在高潭镇中洞村,我国首个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惠州中洞抽水蓄能电站(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能源项目),已全面进入机电安装阶段,预计投产后将提供强大调峰能力,增强区域电网稳定,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为革命老区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据介绍,该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项目预计建成投产后年设计发电量可达15.6亿度,每年可节约系统标煤约45.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2.6万吨,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当前,高潭镇正大力推进该项目建设,强化项目服务保障,选派党员骨干驻点惠州中洞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一线,协调解决土地征拆、施工建设等难题,确保无障碍施工。
省级重点能源项目紧锣密鼓推进的同时,高潭镇的电网升级改造工程也捷报频传。2024年,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在此投入建设的首座110千伏变电站正式竣工投运,提升了全镇的电力供应能力,电压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为当地生产生活用电提供了坚实保障。
院地融合“拓思路”:
激活“软实力”,打造“学院+”新业态
高潭镇抢抓“百千万工程”发展机遇,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禀赋,紧紧依托广东东江干部学院(下称“学院”)这个支点,以深化院地融合为抓手,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强劲发展动能,不断推动院地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与学院联合办班办学,进一步填补短期教育培训市场空白;利用集体企业创新“订单农业”模式,推广农特产品,并积极承接学院后勤服务业务,联动学院开展研学经济,组织农户种植特色农产品直供学院食堂;依托学院技术资源,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升农户种植技能。
通过党建共建孵化“红色合作社”,发展粽子、明姜、沃柑、蜂蜜等特色产业,建设“红色研学+生态农业”融合示范基地,打造“高潭农品”区域品牌,推动学院乡村振兴驿站累计创收超60万元,有效拓宽联农带农增收渠道。
特色产业“活血脉”:
激活“内生力”,做好“土特产”文章
高潭镇凝聚多方力量,将培育特色农产品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带动村民增收的突破口,在茶叶、蜜柚、沃柑等农作物上做好“土特产”文章,成立高潭镇农业生产托管运营中心,整合资源为农户提供更加灵活、精准的农业生产解决方案,有效控制了种地成本。高潭镇以“一村一品”为抓手,深挖“土特产”潜力,如黄洲“好彩蜜柚”、黄沙“乡下行蜜柚”、“乡下行沃柑”等特色农产品。
黄洲“好彩蜜柚”是省级龙头企业——惠东县好彩蜜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特色农产品。“好彩蜜柚”皮薄、多汁、肉嫩,清脆爽口,果肉饱满,汁瓤肥大,味道酸甜可口。由于当地气温比福建和梅州平均高1℃-2℃,蜜柚成熟期比福建和梅州的早半个月,正常采收时间为每年9月1日到10月30日,有上市时间优势。
同时,鼓励农户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全力升级打造特色品牌“高潭三珍”——明姜、蜂蜜、巴戟酒,全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农产品加工环节取得新突破,由高潭镇党委牵头规划建设明姜、粽子两类传统特色产品标准化生产车间已完成改造,成功构建粽子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粽子经济”年产值预计突破1300万元,有效打通市场流通渠道,持续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特色产业有序发展。
全面推动镇属国企改革,全面整合粽子、明姜及蜂蜜等特色农产品加工、高潭酿酒厂、学院乡村振兴驿站等资源,实现“运营提效+产业融合”双提升。积极构建以蜂蜜精深加工、无人机旱地直播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特色农产品生产体系,推动林下经济与中医药产业协作开发、食品加工、水资源利用、茶饮料开发等多元领域资源整合,全力推动产业链规模持续壮大、产业生态不断优化。
产业振兴是高潭镇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源头活水。从重大项目落地到红色资源活化,从田间地头的“土特产”到撬动经济的“金钥匙”,高潭镇正以“党建红”引领“产业兴”,持续激活发展新动能,推进“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奋力谱写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惠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