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故事丨全力守护群众财产安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6 17:07 1

摘要:多处悬挂的反诈宣传横幅、显眼位置张贴的反诈宣传海报,还有民警正在向路过的居民发放反诈宣传单……在德惠市公安局建设派出所辖区,记者感受到了浓厚的反诈宣传氛围。

多处悬挂的反诈宣传横幅、显眼位置张贴的反诈宣传海报,还有民警正在向路过的居民发放反诈宣传单……在德惠市公安局建设派出所辖区,记者感受到了浓厚的反诈宣传氛围。

“为啥下这么大力气开展反诈工作?”近日,记者到建设派出所采访时,向警长左广超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现在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为了避免群众上当受骗,我们派出所经常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反诈宣传工作,掀起‘全民反诈’热潮,让群众增强反诈意识。”左广超说着,讲起了发生在2024年的一件事,“去年11月23日,我在单位值班时接到了反诈预警,得知居民王女士要往外地邮寄重达60余克的金手镯,疑似遭遇‘邮寄黄金骗局’。随后,我和同事立即赶到王女士家中对其进行劝阻。然而,王女士并不相信我们,坚持要邮寄金手镯。”

“60余克,值不少钱呢。”记者接过话茬。

“是啊,我们了解到,王女士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购买金手镯几乎花光了她的积蓄,如果邮寄走了,王女士将遭受很大损失。”左广超说,“眼看劝阻不成,我们便将王女士带回派出所进一步做思想工作,又联系了她的亲属到场一起劝说。为了防止她回家之后偷偷邮寄,我们还暂扣了金手镯。”

王女士在大家的劝说下终于意识到自己差点被骗,冷静了几天后来到派出所表达谢意,也拿回了金手镯。

建设派出所教导员李海松告诉记者,这样的事时有发生,派出所每天都能接到20多个求助电话。

面对此种情况,建设派出所是怎么做的呢?

建设派出所辖区共8个社区,近6万常住人口。为守护好辖区居民的“钱袋子”,全所26名民警、46名辅警24小时轮岗在位,全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该所建立了24个反诈宣传微信群,及时发布近期发生的典型案例,提醒居民遇到类似骗局时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同时定期在群内发布防骗知识,丰富居民的知识储备;在人员密集场所摆设“反诈小摊”,通过发放反诈手册、反诈主题产品等方式,激发居民的参与兴趣;组织民警、辅警深入居民家中,引导居民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帮助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下载并打开反诈提示,切实做到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落实各项举措以来,辖区诈骗案件的发案率大幅下降,群众对我们的工作好评连连。”李海松说。

此前,居民贾小某发现自己年逾七旬且独居的父亲贾某计划带着存折去往海南省,当他询问时,父亲贾某却一言不发。无奈之下,贾小某报警求助。接警后,李海松带着民警赶到贾某家中。看到李海松等人的着装及出示的证件,贾某放下了心中的戒备,告诉李海松,一周前,自己在微信上收到了“检察官”发来的“红头文件”,称自己涉嫌“洗钱”,后果十分严重,还不让告诉家人。“检察官”还叮嘱贾某,每天要在固定时间给他打电话,汇报这一天都干了些什么。贾某十分害怕,便依言照做。一周后,“检察官”让不会线上转账的贾某带上存折赶往海南省,不承想被回家的贾小某阻拦。了解情况后,李海松告诉贾某,他遭遇了“冒充公检法”诈骗。随后,民警结合实际案例,向贾某释法明理,拆穿了骗局。几天后,贾小某将一面锦旗送到派出所表达感激之情。

“反诈工作任重道远。随着科技的发展,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反诈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李海松说,建设派出所将不断创新反诈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覆盖面,为守护群众的财产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END-

内容来源 | 北方法制报 记者 王瑞

新媒体编辑 | 王延丽

内容复审丨王玉玮

内容终审 | 赵 宇

来源:北方法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