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玛格丽特非常幸运,自出生起便活在姐姐伊丽莎白的光环之外。父亲乔治六世更是将全部柔情倾注于她,称她为“我快乐的小天使”。
还有很多童鞋记得《罗马假日》这个电影吗?奥黛丽·赫本饰演的美丽优雅安妮公主当年可是风靡全球啊。
我今天得知,安妮公主的原型原来竟是英国王室已故女王伊丽莎白的亲妹妹玛格丽特公主。
这位公主的故事跌宕起伏,最终在2002年去世,享年71岁。
01玛格丽特出生于1930年,从小就聪明伶俐,得到父亲乔治六世的宠爱。
玛格丽特非常幸运,自出生起便活在姐姐伊丽莎白的光环之外。父亲乔治六世更是将全部柔情倾注于她,称她为“我快乐的小天使”。
她自小就是父亲的开心果,也是王室最受宠爱的小公主。
而玛格丽特也不负众望,从小就展露出极高的艺术天赋,她擅长唱歌与跳舞,拥有美妙的歌喉和曼妙的舞姿。
连当时的丘吉尔首相都赞叹,她比好莱坞明星更耀眼。这份艺术才能是姐姐伊丽莎白所不具有的。因此,玛格丽特从没有如现今威廉王子的弟弟哈里王子所拥有的那种“备胎”想法。
她自小就因为自己的才能被高看一眼,某种程度上,她比姐姐更受溺爱,她是独一无二的。大家是因为她的才能和天赋喜欢她,而不是别的什么,她是呼风唤雨的公主,她想要什么都可以得到,她可以予取予求,她有这个自信。
大概也是这份任性为她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吧?
17岁那年,玛格丽特陪父亲出访南非。
这次旅行在她的生命中极其重要,因为在这次旅行中她与父亲的侍卫彼得·汤森暗生情愫。
彼得·汤森其时33岁,英俊帅气,成熟绅士,深深吸引了年轻的公主。
这位汤森是一位空军英雄,还是一位离异人士,还比公主整整大了16岁,而按照英国王室的规制,公主是不允许嫁给离婚男人的。
1953年,姐姐伊丽莎白女王的加冕典礼上,玛格丽特亲昵地为汤森掸去衣襟绒毛的暧昧画面被记者捕捉到,引起舆论哗然。
王室震怒,随后,汤森被流放布鲁塞尔,玛格丽特则以绝食反抗,只求与心爱的男人相守终生。她写信给姐姐伊丽莎白女王:我愿放弃继承权,只求与他共度一生。
瞧,《罗马假日》中的安妮公主愿意为了爱情放弃王位继承权。
玛格丽特左冲右突,只可惜她的力量始终是弱小的,面对教会、议会、舆论以及民众的反对,她毫无办法,最终只能妥协。
1955年11月,玛格丽特公主在BBC发表声明称,以公主身份承诺自己将信守基督教教义与承担公主责任,放弃错误的感情,不会与离婚男人缔结婚姻。由此这场旷世恋情由此告终。
媒体镜头前,很多人都看到了她红肿的双眼,因此这一幕成为很多爱情故事的灵感来源,最经典的大概就是《罗马假日》。
02就只是结束初恋的玛格丽特公主总归有点不一样了。
此后几年,她都不肯涉足感情。一直持续到60年代,渴望结束单身生活的她最终选择了才华横溢的摄影师安东尼·阿姆斯特朗-琼斯,两人结婚。
1960年两人举办盛大婚礼,那场全球直播的“世纪婚礼”是王室第一次全球直播的王室婚礼,据说全世界有30万人观看了这场婚礼。
只是,这场看似浪漫的婚礼表象下,隐藏着另一场灾难。
两人新婚的第一年,丈夫安东尼便被发现仍与多名情人保持关系,甚至被曝在庄园与好友夫妇进行三人游戏。
玛格丽特得知丈夫的不忠后,她愤怒,她失望,她开始了报复。
她开始报复性放纵,喝酒抽烟,据说一大早就喝个酩酊大醉,一天能抽60支香烟,多次被发现酗酒倒卧街头,还被媒体登载与17岁园丁罗迪·卢埃林的海滩亲密照。
1978年,她最终于安东尼离婚,创下自爱德华八世离婚以来的首位王室女性成员的离婚案例。
离婚后她的也并未从糟糕的境况中自救成功。
据王室记录显示,因大量吸入尼古丁,她做了左肺叶切除手术,术后她更加不爱护自己,变本加厉报复性抽烟。
1985年手术刀疤尚未愈合,又被拍到在私人岛屿与黑道恶棍约翰·宾顿厮混。
不堪回首,曾经才华横溢的天才公主玫瑰彻底凋零:浮肿的面容爬满皱纹,失焦的双眼蒙上白翳,1998年,因轻微中风,坐上轮椅。可是,中风后她依旧烟不离手。
扭曲的嘴角再也唱不出动人旋律。
2002年3月,71岁的玛格丽特蜷缩在轮椅上参加母亲葬礼时,公众才吃惊地发现这位问题公主竟比躺在棺材的百岁王太后更显苍白、冰冷。
03玛格丽特的堕落史大概是王室规训下的失败标本。
1978年与安东尼的离婚创下400年来王室首例,白金汉宫当即剥夺其王室核心成员身份。
即便她曾经担任80余家慈善机构赞助人,媒体却仍旧只关注她的丑闻。
不过,玛格丽特实惨。据说,她的两个孩子也都不孝顺,卖掉她的房子,只顾自己寻欢作乐。
晚年她一个人在肯辛顿宫独居,她的侍女透露她终日凝视幼年的全家福喃喃自语:如果父亲还活着,一定不会让我过得如此狼狈。
跟如今那个高傲到飞起的梅根·马克尔相比,拐了一个真正的王子高调出走,虽然天天被人嘲讽,却仍获得流量加持,而玛格丽特的叛逆更显惨烈。
她从未真正逃离王室,却成为制度祭坛上的牺牲品。
2002年再次车中风,因中风引起心脏病,不幸去世。享年71岁,这比姐姐伊丽莎白女王享年96岁,差得太多了。
在葬礼上,最后一次心碎。
她的姐姐,当时的伊丽莎白女王凝视着妹妹的灵柩眼睛里闪动着泪光,当年那个在皮卡迪利大街145号与她追逐嬉戏的小女孩,彻底远去了。
当教堂钟声敲响71下,这位用一生反抗枷锁的公主,终于以最决绝的方式完成了她的加冕礼。
而这个,死亡的加冕礼是永恒的。
我在想,人到底该怎样活?
人的一生并无意义,这个需要我们自己去编织。
有的人,一手好牌打烂,但也有人,一手烂牌,绝地逢生。
你说呢?
来源:晓寒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