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书法神童写得一手“江湖体”,官媒确实该补补书画知识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2 09:25 4

摘要:最近刷抖音的朋友,大概率刷到过人民日报官号发布的 “书法神童李明同学” 视频 —— 近 300 万点赞、9.7 万条评论里,满是 “天才少年”“未来可期” 的赞美,甚至有不少声音借着这个孩子阴阳中国书法家协会。

最近刷抖音的朋友,大概率刷到过人民日报官号发布的 “书法神童李明同学” 视频 —— 近 300 万点赞、9.7 万条评论里,满是 “天才少年”“未来可期” 的赞美,甚至有不少声音借着这个孩子阴阳中国书法家协会。

但只要稍微懂点书法的人看一眼李明同学的作品,就能清晰判断:这是典型的 “江湖体”,没有半点传统书法的笔墨根基,既无笔法传承,也无章法布局,更谈不上对汉字美学的理解。

先别急着反驳 “要求一个孩子太苛刻”。事实上,对这个孩子本身,我们完全该抱着鼓励和包容的心态。在泛娱乐时代,“贫穷家庭孩子写毛笔字” 的故事有看点,“靠写字做成百万粉丝账号” 的经历也够励志。大众能从他的故事里看到平凡生活外的新鲜事,茶余饭后多些谈资,这本没什么不好。

真正让人不安的,是人民日报这样的国家层面官媒,对 “江湖体” 的公然推崇。

要知道,官媒的每一次发声、每一次推荐,都自带 “权威背书” 的属性。当近 300 万网友从人民日报的视频里看到这个孩子的字,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默认:“这就是值得传承的正统书法”“这就是官方认可的好书法”。

可事实呢?这种脱离传统根基的 “江湖体”,与真正的书法艺术相去甚远。它或许能博眼球、赚流量,却承载不了中华书法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更谈不上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反观央视的《中国书法大会》,才是传承传统文化该有的样子 —— 从甲骨文、金文到篆隶楷行草,从钟繇、王羲之到颜真卿、苏东坡,节目里展现的每一幅作品、每一种字体,都扎根于传统书法的脉络,让观众真正感受到汉字之美、书法之魂。

一边是央视对正统书法的深耕传播,一边是人民日报对 “江湖体” 的流量追捧,这样的对比,实在让人唏嘘。

所以,我们不是要苛责一个孩子,而是要对权威媒体提出要求:

作为国家声音的传递者,官媒在涉及传统文化传播时,必须守住专业底线,担起文化责任。 尤其是书法这种专业性极强的领域,建议人民日报尽快配备专业的书法顾问,对推荐内容的书法审美、艺术价值进行严格把控 —— 不能让流量凌驾于专业之上,更不能让 “江湖体” 借着官媒的权威,误导大众对传统书法的认知。

传统文化的传承,从来不是 “博眼球” 的游戏,而是需要敬畏、需要专业、需要沉下心来做的事。希望所有官媒都能记住:你们的每一次推荐,都可能影响大众对文化的认知方向,容不得半点马虎。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