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26日,2025国际氢能大会暨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在这场盛会上,南海区区长王勇作为主论坛上唯一受邀的地方政府代表,以《中国氢能发展地区实践:南海样本》为主题发言,向世界展示氢能“南海样本”。
2025年3月26日,2025国际氢能大会暨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在这场盛会上,南海区区长王勇作为主论坛上唯一受邀的地方政府代表,以《中国氢能发展地区实践:南海样本》为主题发言,向世界展示氢能“南海样本”。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3月13日,南海作为论坛唯一受邀的内地政府代表,在香港首届国际氢能发展论坛发言。从香港到北京,一南一北两场氢能盛会,南海均获邀登台发言,这不仅是对南海氢能产业发展成果的高度认可,更彰显了南海氢能产业影响力的持续攀升。
2025国际氢能大会由国际氢能协会(IAHE)联合多国政府机构主办,中国氢能联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中国贸促会建设行业分会联合主办,以“向新向绿 共创共赢”为主题,汇集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地方政府、氢能示范区、国际氢能组织及使馆、科研机构、高校、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政产学研用各方代表,围绕“政策引领、应用示范、技术创新、国际合作、产融合作”五大方向展开深度对话,共探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国际氢能大会现场,南海区区长王勇发言
南海氢能强支撑 区长为企业举杯
业界有言:“中国氢能看广东,广东氢能看南海”。从2009年开始布局氢能产业,南海“十六年磨一剑”,已发展成为全国氢能产业的标杆之城。南海氢能产业集群早在2022年就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3年更是荣膺“中国氢能产业之都”称号。
在大会主论坛上,南海区区长王勇作为唯一受邀的地方政府代表,以《中国氢能发展地区实践:南海样本》为主题作发言。
演讲过程中,一个特别的细节引人注目——王勇手持一款来自南海本土企业卡沃罗的氢水杯,向与会嘉宾作现场推介。这一“举杯”举动,既是对南海优质产品的信心,也是为南海氢能产业的强支撑举杯致意,展现出南海在氢能产业发展道路上的坚定决心。
王勇手持一款来自南海本土企业卡沃罗的氢水杯,向与会嘉宾作现场推介。
在论坛中,王勇还与国家能源集团、荷兰王国驻华⼤使馆、⻄班⽛氢能联盟、美国环保协会、南丹⻨⼤学等企业、部门和机构做深入交流。
“中国氢能产业之都”的“五个最”
王勇在现场介绍,南海的氢能实践,可以用“五个最”来概括:
一是最强科创。在科技创新方面,南海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一方面,创新平台能级高。构建起重点实验室、高校平台、社会机构和企业团队“四位一体”的高端创新链。其中,仙湖实验室是氢能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正全力打造氢能与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国家能源重点实验室。另一方面,人才集聚动力强。是全国氢能产业人才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形成“高、中、初”三级人才梯队。汇聚了以张清杰、李骏、郑津洋、程一兵等超10位院士为核心的高端人才研发团队。
二是最全链条。南海氢能产业涵盖“制储运加用”全链条环节,形成了完整的、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全产业链,全区集聚氢能企业和机构150多家。可以用两个“8”来诠释全链条优势:第一个“8”,是氢能产业全链条八大领域齐备,涵盖了氢气生产储运及设备研制、加氢站设计与建设、燃料电池及系统、核心材料与部件、整机研发制造、产品检测及设备研制、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8大环节,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协同发展。第二个“8”,是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零部件八大环节齐全,是目前国内少有的具备8大关键零部件生产能力的地区。
三是最广应用。在南海,氢能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农业、民生等领域。特别是“氢交通”应用先行一步,目前南海已投入氢能车辆1313辆,总里程累计超8000万公里,二氧化碳减排量超5万吨,健全氢能交通链条创新举措入选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典型经验。
四是最大市场。一方面,积极拥抱国内市场。全力支持区内企业抢滩国内市场,飞驰汽车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车辆超4000台、销往全国近20个城市;清能股份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燃料电池电堆出货量前列;鸿基创能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膜电极生产企业;南海12家氢能企业参与生产、运营的260辆氢车投运广湛氢高速示范项目。另一方面,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推动南海垃圾制氢项目落地中东;助力飞驰汽车产品远销南美,成为国内首家出口氢能商用车的企业;支持卡沃罗PEM制氢电解槽出口澳洲。
五是最实空间。南海在政策创新、土地保障、金融支持等方面提供了坚实保障,为氢能产业厚植发展沃土、拓展成长空间。政策创新方面,从全国首个氢能发展规划,到全国首个氨氢融合千亿产业集群建设方案,再到全国首个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强支撑工作方案,构建起全国最完善的氢能产业政策体系。土地保障方面,南海优先安排优质氢能产业招商项目用地和加氢站建设用地,目前全区已投运加氢站15座,是全国加氢站分布最密集的区域。今年年底前,南海将保障氢能产业园区用地超3000亩。金融支持方面,充分发挥省级平台广东金融高新区作用,实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六大行动”,未来三年将向氢能企业在内的广大科技型企业投放信贷资金超千亿元。
四方面发力,打造“三个高地”
面向未来,南海还将聚焦打造世界氢能产业的技术创新高地、装备制造高地和应用示范高地,坚定不移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最强的支撑、最优的保障、最好的生态,走出一条具有南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是保障气源,多渠道扩大氨氢供给。一方面,力争“区内自主”。通过生物质、电解水、氨裂解等多种途径制氢,推动瀚蓝可再生能源(沼气)制氢加氢母站、中鹏未来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福联氨氢氨分解制氢加氢一体站等项目加快投产达产。另一方面,拓展“区外来源”。深化区域协作,积极布局省内茂名、揭阳的工业副产氢和省外三北地区绿氢资源,依托三级氨氢供应体系建设规划方案,打造“西氨东送”的国际氨氢海运线路,引进中东丰富的氨氢资源。同时,健全“加氢网络”。以全区186座加油站为基底,谋划扩建一批加氢站,统筹建设综合能源站;围绕氢能车用氢场景,优先在车辆密集区域增设撬装式加氢站,缩短往返加氢里程;落实加氢站专项规划,分步建成176座加氢站点,形成覆盖全区、供需匹配的加氢基础设施网络。
二是培优引强,全链条加速企业集聚。坚持补链延链强链协同推进,统筹抓好增量企业引进培育和存量企业发展壮大,着力构建更具活力的“草灌乔林”氢能企业生态。面向全球招引优质企业,扶持“链主”龙头企业,培育潜力企业,助力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推动企业加快上市。
三是拓展场景,多领域激发市场需求。今年,南海出台《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强支撑工作方案》,聚焦一、二、三产协同发展,聚力打造国内外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的“超级市场”,围绕交通、工业、建筑、生活、旅游和农业等6大应用板块系统打造更多应用场景,预计撬动超200亿元的市场投资。未来5年,将在南海投放氢能源汽车1万辆,氢能两轮车4万辆,氢能游艇超100艘,在全区高耗能企业推广应用氨氢零碳燃烧技术,大力推广零碳绿色建材、氢水机、氢水壶等氢能产品,打造氢能绿色旅游示范景区、“光电氢农渔”综合示范基地。
四是扩大开放,全方位深化合作共赢。充分发挥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对外合作交流窗口作用,主动与国内外政府机构、科研院所、氢能企业深化战略合作。坚持在扩大开放中拓展氢能国际合作空间,积极把握香港、中东、南美氢能市场机遇,推动南海氢能技术、氢能装备走向世界。
从香江到京城:
南海氢能影响力持续攀升
南海此番亮相北京并非偶然。就在本月上旬,南海区就作为唯一受邀的内地政府代表,在香港特区政府主办的2025国际氢能发展论坛上分享氢能发展经验,引起广泛反响。香港特区政府更向南海企业发出合作邀约,期待以香港为窗口共拓全球市场。
此外,南海还获邀与德国氢能产业交流和合作,这都充分体现了南海氢能国际影响力的攀升。
2025年以来,南海氢能动作频频:1月份,南海发布了《南海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强支撑方案(2025-2030)年》等重磅方案,撬动超200亿元的总投资,为南海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提供强支撑,不断巩固“中国氢能产业之都”领跑地位。
3月12日,南海区在香港举行专场招商推介会,吸引国际资本目光:粤港湾区氢能汽车推广项目框架协议、粤港湾区氢能物流车跨境运输示范项目以及恩泽基金二期合作协议的签署,飞驰科技公司将车钥匙交予香港H2 POWERTRAINS公司,宣告“南海造”氢能车辆正式驶入香港市场,“中国氢能产业之都”闪耀香江之畔!
3月21日,南海举办氢能产业强支撑系列签约暨飞驰氢能客车发车仪式活动。活动现场,预计年产值56亿元的杰宁氢能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签约,国氢科技与美锦能源全国“推广一万台氢能商用车”战略计划等5大项目重磅发布,Mining3 Chile SPA与飞驰科技南美洲氢能发展战略框架协议正式签署。
AI+能源已经在南海擦出火花。新能源管理的AI运用已经在丹青苑的氢能社区上运用,这只是一个起步。未来,AI还将深度融入南海能源生产、传输、消费的全链条。
从粤港澳大湾区到国际舞台,南海氢能的“双向奔赴”战略正加速落地。这些真抓实干的措施,不仅为南海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更充分彰显了南海区坚定发展氢能产业的决心和信心。
在发展氢能产业过程中,南海始终坚持开放理念。自2017年起,南海已连续八届举办中国氢能产业大会。经过八载的耕耘,南海已将中国氢能产业大会打造成为国内氢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之一,成为推动氢能技术创新、产业合作及国际交流的最重要平台。
以2024年的中国氢能产业大会为例,吸引欧美、中东、日韩和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关注并参会。大会开幕当天,共有10098人积极参会,人数比2023年大会开幕时高出近千人,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南海氢能,正以蓬勃的姿态、坚定的步伐,在国际氢能舞台上绽放光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征程中,南海氢能将继续书写辉煌篇章,为全球氢能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南海智慧”和“南海力量”。
文/南海融媒记者 李年智 通讯员 李侠锋
来源:佛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