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球丨如果马龙里约后退役,国乒的梯队建设或许会比现在好一些

B站影视 2024-12-02 07:00 2

摘要:至于92~96年这批运动员确实没打出来个日天日地的,但凡有一个人能打出来就不一样。尤其是闫安、方博、周雨这批本来挺有希望的,尤其周雨的球质量是真的高,但是改大球把球的旋转质量改废掉了。

001

为了您能更好的阅读请点关注!您的关注是我创作的动力!

至于92~96年这批运动员确实没打出来个日天日地的,但凡有一个人能打出来就不一样。尤其是闫安、方博、周雨这批本来挺有希望的,尤其周雨的球质量是真的高,但是改大球把球的旋转质量改废掉了。

梁靖崑和樊振东这一批97的战斗力还挺棒,精气神比较好,比当年92年那一批上场更拼命,同时92年这一批选手技术成型,技改也晚了,有非常大的瓶颈感。上下两个方向上压缩,压力很大。

能进一队的都是可塑之才,这些球员们一方面得严于律己、努力提高但是也会有天花板,很容易就为天赋所限,另一方面被老将马龙和年少成名樊振东光环笼罩,缺乏倾斜的资源,打出也来确实挺难。近两个奥运周期队伍建设的核心始终是马龙(、张继科)、樊振东、许昕,为了保住金牌,报道常常会说大赛前“倾全队之力”去抠一两个人的问题。但是除此之外也需要有其他选手争气,升上来冒一冒,否则资源倾斜的后果就是一些中层球员最需要技术诊断的时候反而没有诊断,导致好的越好、差的越差。从来都是听说给马龙会诊、樊振东大赛会诊、许昕会诊,没有人说给周雨方博会诊,顶多带着教练回去研究研究。

所以我始终认为对于92年那一批选手的瓶颈,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不是有个樊振东突然冒出来他早就尴尬了。因为有前面几个人顶着,后面输了也不疼,就更不要说重视啦。

常年在喊梯队建设,但是到头来落到政绩上,到底还是看金牌拿了多少。导致我们的队内出现了不少内战王型、突然泄气型、外协轰傻了型选手。

002

二王一马不强吗,马龙和张继科是怎么杀出来的,三剑客不强吗,樊振东是怎么杀出来的。当年男乒卷生卷死,包括黯然退队的92line在内,哪个放出去不能独当一面?现在这批次主力为啥不行,是不是缺好苗子、是不是缺教练,是不是国际乒联规则改来改去的原因,那得问教练组,责任在谁也不在现役运动员。

不止国乒断代了,全世界都这样。90-95全世界都没有好苗子,95-99顶尖球员也不多。原因就是连续两次器材大改,2000年小球改大球,08年改无机胶水,90后球员(尤其是90-95这批人)一开始练的小球,改大球后又要重新适应,好不容易适应了又改胶水,再厉害的天才也经不住这样折腾。

不止打球的,别的项目的运动员,很多退役之后就杳无音信了,能活跃在新闻上的还能有几个?也就那几个了,二十五六岁就退了役,带着一身伤病,好一点的回去当个教练什么的,差一点的生活吃饭都成问题,往昔获得的奖牌也就摆在那边好看的了。反正能留下来的就两种,一种就是实力确实牛逼的非你不可的,一种就是实力也就那样,但是条件(这里是指家庭背景)好的。

003

尤其东北城市的体校,给了很多普通家庭出身的人机会,一直到70、80后都是如此。刘诗雯、丁宁这都是国企家庭,并不是根正苗红的体育世家。

你们没有分析过另外一个可能,也就是因为马龙有路子才去的北京,从出生地省份转到其他省份在乒乓球圈子是需要人脉的,不仅仅是钱的事情了。

一个行业行不行看看上层群体会不会把自己子女送进这个行业,国梁孩子在干嘛,蔡局的又在干嘛?这碗饭难吃性价比低他们比谁都懂,江苏集训自费班1992年一个月1500训练费,问题是你看看现在国乒非明星选手才赚几个钱,一个个都指着外面走穴打商业比赛过日子,两万人民币国一非主力就空降给你打比赛,可两万你给主播送火箭都不一定能线下见面。

说到这里,现实就是有天赋的可能因为培养性价比太低财力不够不练了,留下来的可能大部分是天赋差点意思不缺钱的,这人才梯队能不断吗?

随手点关注,祝您月入十万。

我是新心芯达人,祝您能够成就初心,游览祖国层峦叠嶂的山河美景。如有侵权,告知立删。

来源:新心信芯达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