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于海南博鳌隆重启幕。作为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成员及连续四年的战略合作伙伴,vivo携蓝科技矩阵、vivo混合现实头显、6G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亮相。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vivo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在演讲中正式宣布
△ 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vivo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发表主题演讲。
3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于海南博鳌隆重启幕。作为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成员及连续四年的战略合作伙伴,vivo携蓝科技矩阵、vivo混合现实头显、6G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亮相。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vivo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在演讲中正式宣布,vivo已经成立机器人Lab,布局机器人赛道,并聚焦消费级市场,开发面向个人和家庭场景的机器人产品。一家做手机的公司,为何要入局机器人赛道?
“机器人是手机行业的未来,它将成为联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也依旧会遵循以人为本、回归用户场景创造极致体验的价值准则。”胡柏山表示。
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机器人正是中国科技创新领域的代表,一大批机器人公司站上潮头,并吸引了不少新的入局者。
作为智能手机的领军企业,vivo以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30年的深厚技术积累,宣布入局机器人领域。这是vivo对用户导向理念的坚守,也是对科技普惠使命的践行——机器人不应只是产业升级的驱动力,也应该是能够走进千家万户的人类陪伴者。
从手机开出机器人的创新之花如今,手机行业即将迈入新阶段,诞生新的想象空间。面对众多产业赛道,有手机企业选择了造车,而vivo则选择了机器人。
胡柏山说,“当前的AI和机器人,分别代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顶尖技术成果,但两个世界尚处于相对独立状态,未能完美联接。手机不只是通信工具,而是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是智能时代的创新孵化器,因此,机器人将是手机行业的新未来。”
据介绍,这也正是vivo成立机器人Lab的初衷——希望用新的联接桥梁,继续满足用户需求,创造场景和价值。
机器人赛道与vivo的发展基因可谓高度契合。这背后是vivo长达30年的深厚积累,其中既有高度的技术协同优势,还有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和开放共荣的产学研生态。
依托于vivo“蓝科技”在AI大模型与影像领域的十年深厚积累,叠加自研混合现实头显积累的实时空间计算能力,将衍变发展为机器人的"大脑"和"眼睛”,现有能力的80%均可复用在未来的机器人业务。
“我们会聚焦孵化机器人的大脑和眼睛,让机器人可以看得懂场景,听得懂需求,给得了回应。”胡柏山表示。
此外,vivo长期服务于全球海量用户,对用户需求有着深刻的洞察与了解,能够帮助用户获得极致的生活体验。通过手机生态积累的规模化数据与应用场景经验,以及延续vivo产业共荣开放的理念,与产学研机构共同探索,可以快速推动机器人的开发,满足用户家庭的需求。
胡柏山表示,vivo将聚焦消费级市场,打造面向个人和家庭场景的机器人产品,让技术走出实验室,vivo将与产业伙伴一道推动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
据介绍,vivo入局机器人,将采取“渐进突围、沿途下蛋”策略,回归场景,解决痛点,迭代产品。此次博鳌亚洲论坛现场展示的vivo混合现实头显,就是一个阶段性成果。在下个月即将发布的vivo X200 Ultra上,将会集成vivo在影像领域最新的技术突破,这也将为vivo的机器人研发提供更为坚实的技术基础。
用以人为本的灵魂照亮未来“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科技从追赶者到定义者的显化,是中国科技企业蓄势待发的景象。中国智造、中国科技创新正在逼近新的爆发临界点,必将为世界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开启新的篇章。”胡柏山说。
在这场日新月异的变革中,手机是技术演变与人文价值创造的先锋。正如胡柏山所说,每个人都习以为常的手机,其实是距离老百姓最近的高科技产品,它汇聚了5G、AI、虚拟现实、芯片、影像、半固态电池等几乎所有前瞻性的技术。可以说,手机行业是中国科技创新的缩影。现在,vivo进一步布局机器人赛道,则是推动手机向新阶段拓展、强化智能生态构建的重要举措,更是顺应中国科技创新大潮、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布局。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通过强化基础研究、突破核心技术、培育未来产业、优化创新生态、扩大开放合作、完善人才支撑等全链条布局,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中国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还首提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这意味着机器人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高度重视的领域,这将为vivo等相关企业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
科技为器,人文为道。当AI不断渗透进大众日常的生活工作,当机器人真的走进千家万户,科技之光,应该照亮每个人的未来。
“科技的高度,终须回归人的尺度。”胡柏山在演讲中强调,“科技发展应始终回应人的需求,侧耳倾听街头巷尾的烦恼,用心体察时代角落里的渴望,不断面向用户的真实需求进行创新,成就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价值融合。”
场景共情的“人文思维”是vivo过去30年坚持的核心经营理念,始终把对用户的关切放在第一位,把人文科技看成公司最大的差异化。比如,“vivo看见”通过AI将视觉信息转化为语音,帮助视障用户感知蓝天与夕阳;“vivo听说”为全世界超过4亿的听障人群架起沟通桥梁。vivo为外卖骑手定制的“职业模式”,通过AI降噪、超亮屏幕等功能,让每一通电话都不错过细节。
未来,随着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机器人会应用在家庭服务、养老、医疗健康、教育等多个领域,既能干好活,还能很懂你。随着科技普惠,人文的光辉也需要更加彰显。
在他看来,人文是科技的动力,也是科技的灵魂。无论经济发展还是社会进步,科技+人文缺一不可。尊重人,服务于人,成为一家人文科技公司,是vivo坚守的使命,也是探寻确定性的路径。
以人文科技为锚点,将技术创新与普惠使命深度融合,vivo或将不仅为自己赢得未来,更为中国经济创新提供一条“科技向善、以人为本”的实践路径。在百年大变局中,这种坚守与突破,正是中国智造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底蕴所在。
来源:中国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