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代之光照亮成长之路 咸宁44万学子共同上好“开学第一课”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2 08:56 1

摘要:9月1日,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团市委、市科协的联合组织下,全市44.4万名中小学生同上“开学第一课”,在时代与青春的共鸣中开启新学期。

当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国歌声在操场上冉冉升起,新学期的序幕也随之拉开。

9月1日,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团市委、市科协的联合组织下,全市44.4万名中小学生同上“开学第一课”,在时代与青春的共鸣中开启新学期。

协同育人 全面发展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开学首日,市第二实验小学内,一面特殊的红墙吸引孩子们纷纷合影纪念。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面特殊的主题红墙上,全校学生的名字组成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字样,激励学生铭记历史,奋发图强。

赤壁市第二实验小学将开学第一课搬进中试谷,学生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前沿科技,点燃心中的科学梦想。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市497所学校以“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筑牢信仰之基,以“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呵护成长之路,以“传统文化教育第一课”涵养文化自信,以“崇尚科学教育第一课”激发创新之力,以“法治教育第一课”夯实规则意识,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在通城县多所学校,法治副校长以案释法,助力学生提升法律意识。

在市浮山学校心理游园会上,一个个轻松有趣的体验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从假期模式过渡到开学状态。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有机联动下,今年全市“开学第一课”内容丰富、形式多元,从多个维度启迪心智、滋养成长,为学生全面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大咖”开讲 激励成长

“从两张纸中间吹气,为什么纸会闭合?”“吹风机上方的乒乓球为什么能悬浮?”在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国家教学名师、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熊永红以一场“复刻版”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带领学生们步入“我与空气做游戏”的大型科普秀现场。作为全市崇尚科学第一课的主场活动,当天,该校8大活动分区为学生们打造出一个科技世界。孩子们在充满互动与探索的实验游戏中,感受科学的奇妙魅力。

开学第一课,“中国好人”范晓霞、王值军等模范典型也纷纷通过网络平台,为广大学子送上暖心寄语。

范晓霞勉励孩子们:“少年有志,国家有望,愿你们既做守护自己小梦想的追光者,更做融入大时代的奋斗者。”

王值军深情寄语学生:“无论未来你们身在何处,都不要忘记心中的根,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对家乡有情、对祖国有责的人,老师会一直在这里为你们摆渡。”

模范们的声声鼓励,如春风化雨,激励着每一位学子向前迈进。湖北省“新时代好少年”王洋阳、高婧月表示,要志存高远,将“小我”与家国命运相连,脚踏实地,追逐梦想。

暖“新”仪式 快乐启航

系着红丝带的课本整齐地摆放在书桌上,开学第一天,通山县迎宾路小学的老师已经为一年级新生准备好开学礼物。

击鼓鸣志,朱砂启智……在咸宁市第十八小学、嘉鱼县实验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在传统的开学礼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在市实验小学,家委会的家长通过“果蔬寄愿”的方式,为学生送去新学期的祝福。

心意与新意并举的“开学第一课”,为新学期带来了满满的能量。崇阳县大集小学学生张尚恩说:“‘开学第一课’,老师教了我们许多调节心态的小方法,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

一堂堂精心设计的“开学第一课”,以深刻的内涵、多元的形式和饱满的仪式感,不仅点燃了新学期的热情,更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莘莘学子以奋斗书写青春,用实干追逐梦想,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展现青春担当。

(记者 周萱)

开展红色教育

咸宁网讯 记者张欢报道:日前,咸安区中小学陆续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各学校围绕思政、安全、文化、科普等主题创新形式,以内涵丰富的多元活动,帮助学生快速适应新学期,系好成长“第一粒扣子”。

9月1日上午,汀泗桥镇小学组织六年级100余名学生前往鄂南烈士陵园,将“开学第一课”设到红色教育现场。活动中,学生们整齐列队,向烈士默哀、敬献花圈;师生集体参观鄂南英烈事迹展,在历史影像与文字中感悟红色精神。

同日,该区各学校结合实际打造特色课堂。

市实验小学特邀“八百壮士”中通城籍烈士后人作红色演讲,让红色基因代代传;

市浮山学校以“心理游园会”为载体,从情绪管理、团队协作等维度,助力学生平稳过渡至开学状态;

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聚焦科学素养提升,在学术报告厅内举办“我与空气做游戏”科普秀,同时在操场设置科普展览区。各类科普展品吸引学生驻足观察、互动体验,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弘扬传统文化

咸宁网讯 记者王麒、通讯员邓丹报道:秋阳煦暖,书韵飘香。9月1日上午,嘉鱼县实验小学开展以“国风雅韵浸童心,开笔启智绘新篇”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让一年级新生在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迎接新学期。

走在学校走廊上,处处可见精心制作的国风横幅等饰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

古人云:“先正衣冠,后明事理。”活动伊始,各班以“正衣冠”开启成长第一课,随后的“朱砂启智”环节中,老师们手持蘸有朱砂的毛笔,一边在孩子们额头轻点红痣,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

净手礼寓意净事净心、去杂存精;“启蒙描红”环节,各班选用不同载体传递“人”字深意。

活动尾声,“师生共读”经典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一(6)班齐诵《弟子规》,一(8)班演绎《三字经》歌舞,一(10)班则以“飞花令”形式接龙古诗……伴随着朗朗的诵读声在校园里流转,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根。

厚植家国情怀

咸宁网讯 记者见博、通讯员胡新华报道:9月1日,一场场以爱国教育、红色传承为核心的“开学第一课”在赤壁市各中小学同步开展。从歌声嘹亮的开学典礼到催人泪下的革命故事,从生动的英雄事迹宣讲到色彩鲜明的爱国美术作品,学生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让爱国之心成为新学期最亮的底色。

华师元一赤壁学校的开学典礼上,“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的主题格外醒目。校合唱团以一曲《我和我的祖国》拉开活动序幕。

在赤壁市第五初级中学的课堂里,赤壁“堂前燕”百姓宣讲队成员刘书亮老人的讲述让金峰村的革命往事鲜活起来。

在赵李桥镇小学的教室里,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抗日小英雄雨来、革命先烈刘胡兰、爱国科学家钱学森的故事。

据了解,今年赤壁市秋季“开学第一课”以赓续红色血脉、共筑安全防线、传承传统文化为核心,通过多样化形式让爱国教育“活”起来。

传承铁军精神

咸宁网讯 记者丁伟、通讯员戴唯玮、姜雨报道:9月1日上午10时许,通城县实验学校操场,上千名师生列队肃立。伴随《义勇军进行曲》的响起,五星红旗升起,该校以庄严升旗仪式开启新学期。

升旗仪式后,校长以“锤炼‘五铁’品格,传承铁军精神”为题,讲述叶挺独立团凭“铁军精神”制胜的事迹,勉励学生从革命历史中汲取力量,以“铁”的品格书写成长篇章。

今年该校开学第一课以“铁军精神铸魂,民族团结聚力”为核心,精心设计系列活动。除升旗仪式外,各班还同步开展民族团结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参观县博物馆。学校还以本地红色资源为教材,引导学生锤炼意志、凝聚共识。

“今天,我不仅了解了很多红色历史故事,还和全班同学一起唱响了《爱我中华》。”学生段佳琪感慨道,“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像‘铁军’那样,在学习和生活中互相帮助、严守纪律,勇敢面对每一个困难。”

感受非遗魅力

咸宁网讯 记者马丽娅、通讯员夏飞洋、储璐瑶报道:9月1日,崇阳县各中小学迎来了秋季开学第一天,师生们以饱满的热情拉开新学期的序幕,开启新学期的第一课。

当天上午,记者走进崇阳县天城中学904班时,一场传统文化大课正在进行。课堂上,老师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从传统节日讲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再深入探讨文化传承的意义。

在崇阳一中,2025级新生“开学第一课”以国防教育暨入学教育活动拉开序幕。新生们身着迷彩服投入军训,练队列、强意志;

在该县第五小学,“崇尚科学教育”课堂变成了趣味实验室,激发了孩子们探索未知的热情;

在大集小学,各班精心组织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老师引导同学们学习情绪管理,甩掉“开学焦虑”。

“‘开学第一课’让我受益匪浅。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将更加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大集小学学生张尚恩说。

强化法治意识

咸宁网讯 记者阮智愚、通讯员成柏蓉报道:9月1日,通山县各校广泛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丰富的活动为通山在校师生们开启多彩新学期。

当天上午,通羊一小的新生们在五彩斑斓的泡泡中走入校园,体验充满童真的互动游戏。通山县公安局西城派出所民警通过微信直播方式,为通羊一小3个校区的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讲座”。

“我们要牢记法治要求,自觉遵守校园规章,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在通山县实验中学法治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上,主讲人谢朝霞校长以法治与安全教育为主题,围绕校园规章制度、安全教育与犯罪预防、爱国励志教育等方面内容,为同学带来法治安全教育第一课。

在通山县洪港镇车田小学,该校“开学第一课”聚焦校园安全,组织学生家长召开安全主题家长会。会上,老师同家长们细致交流校园日常防护、家校协同要点,为孩子们在新学期的安全成长筑牢“防护线”。

来源:咸宁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