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失败?90%的人都忽略了这个情绪真相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6 09:48 1

摘要:年初,一则国家卫健委提出2024年体重管理年的消息,迅速冲上热搜。

体重管理失败?90%的人都忽略了这个情绪真相

年初,一则国家卫健委提出2024年体重管理年的消息,迅速冲上热搜。

这不仅仅是一个健康领域的政策信号,更像是一记重锤,敲醒了无数在过劳肥、压力胖泥潭中挣扎的中年人。

谁都知道,肥胖是健康的大敌,但面对节节攀升的体重秤数字,以及越来越难以控制的食欲,很多人却陷入了深深的无力感。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

下定决心减肥,办了健身卡,买了健康餐,信誓旦旦要告别臃肿的身材。

然而,坚持不了几天,就宣告失败。

节食计划被突如其来的加班和焦虑击溃,运动计划被无休止的家庭琐事和疲惫感打断。

对着镜子,你开始怀疑自己的意志力,甚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但真相可能并非如此。

或许,你减肥失败的真正原因,并非是你不够努力,而是你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情绪。

暴食的背后:一场情绪的海啸

我的朋友琴琴,就是典型的例子。

35岁的她,是一家公司的中层管理者,工作压力巨大。

为了能在夏天穿上漂亮的裙子,她也加入了减肥大军。

琴琴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食谱,每天坚持跑步一小时。

起初,效果还不错,体重秤上的数字开始下降,这让她信心倍增。

然而,好景不长。

一次重要的项目会议上,琴琴的方案被领导全盘否定,还当众受到了严厉批评。

巨大的挫败感和委屈感瞬间涌上心头。

回到家,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虚和沮丧。

打开冰箱,拿起一块蛋糕,一口、两口……不知不觉,半个蛋糕就下了肚。

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自责和懊悔。

第二天,琴琴决定用更严苛的节食和更大量的运动来弥补昨晚的过错。

但这种惩罚式的减肥方式,并没有持续多久。

又一次加班到深夜,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和老板催促的信息,琴琴再次崩溃。

她疯狂地订购了各种高热量外卖,炸鸡、奶茶、甜点…… 仿佛要把所有的负面情绪都塞进胃里。

琴琴的减肥计划彻底失败了。

她不仅没有瘦下来,反而比减肥前更胖了。

更糟糕的是,她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否定和焦虑之中。

她觉得自己没用、控制不住自己,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

琴琴的经历并非个例。

在咨询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减肥失败的人,都有着相似的情绪性进食模式。

他们并非真的贪吃,而是食物成为了他们应对负面情绪的工具。

情绪性进食:食物是安慰剂,也是麻醉剂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情绪性进食,其实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当我们感到焦虑、压力、悲伤、愤怒、孤独时,食物往往成为了最容易获得,也是最快速有效的安慰。

情绪性进食,通常有以下三种心理功能:

1.安抚情绪:食物是温柔的港湾

当我们感到情绪低落或压力巨大时,大脑会渴望一些能够带来幸福感的物质。

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恰恰能够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这是一种让人感到快乐和满足的神经递质。

吃一口甜食,仿佛就能暂时忘却烦恼,感受到一丝慰藉。

就像孩子哭闹时,一颗糖就能让他们瞬间安静下来一样,食物成为了我们安抚情绪的温柔港湾。

2.麻痹痛苦:食物是短暂的麻醉剂

有些时候,负面情绪太过强烈,我们感到无法承受。

这时,暴饮暴食就成了一种麻醉自己的方式。

当我们专注于咀嚼和吞咽食物时,大脑的注意力会被暂时转移,痛苦感似乎也随之减轻。

就像酒精和药物一样,食物在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麻痹神经,逃避现实的作用。

但这种麻醉是短暂的,当食物带来的快感消退后,负面情绪会卷土重来,甚至更加强烈。

3.弥补缺失的爱:食物是替代性的拥抱

还有一种情况,情绪性进食,是为了弥补情感上的空虚和缺失。

当我们感到孤独、不被爱、不被重视时,食物可以成为一种替代性的拥抱。

特别是对于一些在情感关系中长期处于匮乏状态的人来说,食物带来的满足感,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为数不多的快乐源泉。

他们可能会通过不断地进食,来填补内心的空洞,寻求一种被满足的感觉。

然而,情绪性进食,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它就像饮鸩止渴,虽然能暂时缓解痛苦,但长期来看,却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体重超标、身材走样、健康受损,这些都是情绪性进食的副作用。

更重要的是,它会让我们陷入恶性循环:情绪低落——暴饮暴食——自责懊悔——情绪更低落……

苛责是减肥路上的绊脚石

很多人在减肥过程中,都会陷入一个误区:对自己过度苛责。

他们认为,减肥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要严格控制饮食,每天高强度运动,一旦破戒就严厉批评自己。

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苛责,不仅不利于减肥,反而会适得其反。

当我们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心理能量会被不断消耗,就像一个过度使用的电池,电量越来越少。

当心理能量透支时,我们会感到身心俱疲,意志力下降,更容易被负面情绪所控制,也更容易放弃原本的计划。

你每天都在高强度工作,还要抽出时间严格控制饮食和运动,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消耗能量的事情。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还不断地批评自己不够努力、意志力薄弱,无疑是雪上加霜,进一步消耗你的心理能量。

最终,你可能会因为心累而彻底放弃减肥。

而且,过度苛责,还会加剧负面情绪,更容易引发情绪性进食。

当我们觉得自己很糟糕、很失败时,更容易通过食物来寻求安慰和补偿。

就像琴琴一样,她越是苛责自己,就越容易暴饮暴食,减肥效果也就越差。

5个心理调节技巧,助你轻松享瘦

那么,如何才能摆脱情绪性进食的困扰,让减肥之路更加顺畅呢?

以下5个心理调节技巧,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1.理解并接纳自己:允许不完美的存在

减肥的第一步,不是制定多么严苛的计划,而是先学会理解和接纳自己。

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人,有情绪波动,有欲望,也会犯错。

允许自己偶尔放纵一下,允许计划偶尔被打乱,允许体重秤上的数字偶尔反弹。

不要对自己过于苛求,不要追求完美,接受不完美才是常态。

当你能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时,就不会因为偶尔的失控而全盘否定自己,也不会陷入自责和焦虑的恶性循环。

你会更加平和地看待减肥这件事,把它看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场必须速战速决的战斗。

2.把照顾情绪,作为减肥的重要一环

减肥不仅仅是管住嘴,迈开腿,更要管好情绪。

把照顾情绪,纳入你的减肥计划中,像重视饮食和运动一样重视它。

每天留出一些时间,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觉察负面情绪的来源,并尝试用健康的方式去应对。

比如,当你感到焦虑时,可以尝试深呼吸、冥想、听音乐、散步等方式来放松心情。

当你感到悲伤时,可以找朋友倾诉、写日记、看一部治愈电影等方式来排解情绪。

当你感到孤独时,可以主动与家人朋友联系、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来建立情感连接。

3. 找到多元化的减压方式,不只依赖吃

情绪性进食的根源,往往是压力过大,缺乏有效的减压方式。

如果你长期只通过吃来缓解压力,那么一旦遇到压力,就很容易再次陷入情绪性进食的陷阱。

因此,你需要找到更多元化的减压方式,让减压工具箱更加丰富。

运动、阅读、旅行、绘画、音乐、园艺、瑜伽、冥想、与朋友聊天……

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可以成为你释放压力,放松心情的途径。

找到几种自己喜欢且适合的减压方式,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你会发现,对食物的渴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烈。

4.找到战友,抱团取暖更有力量

减肥路上,你并不孤单。

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战友,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你会发现,减肥这件事,并没有那么难熬。

可以加入一些减肥社群,与大家分享经验、交流心得、互相打气。

也可以邀请家人朋友一起减肥,共同制定计划,一起运动,一起监督饮食。

有研究表明,群体支持,能够显著提高减肥的成功率。

当我们知道有人和我们一起努力,一起面对问题时,会感到更有动力,也更有信心坚持下去。

而且,与战友们分享彼此的喜悦和挫折,也能有效缓解减肥过程中的焦虑和压力。

5.将减肥视为一种生活方式,而非一个短期目标

很多人减肥失败,是因为他们把减肥看作是一个需要快速达成的短期目标。

一旦体重下降到目标值,就觉得任务完成,开始恢复之前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结果很快就反弹了。

真正的减肥,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

它不是为了在短时间内瘦下来,而是为了长期保持健康的身材和良好的生活状态。

将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融入你的日常生活,让它们成为像刷牙洗脸一样自然的习惯。

当你不再把减肥看作是一种痛苦的节制,而是一种享受健康生活的方式时,你会发现,减肥其实可以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写在最后:真正的动力,源于对自己的珍视

体重管理年的提出,不仅仅是对公众健康的一次呼吁,更是对我们生活方式的一次深刻反思。

减肥,不应该仅仅是为了追求瘦,更应该为了追求健康和快乐。

真正的减肥动力,不是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和社会的审美标准,而是来自于我们对自己的珍视和关爱。

当我们真正开始爱自己,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把保持健康体重,看作是一种爱自己的方式,一种生活方式的副产品时,减肥就会变得更加轻松,也更加持久。

愿你我都能在体重管理年,找到属于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拥抱更美好的自己。

来源:树变步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