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戍边支教——这个暑假,这群大学生这样绽放青春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07:58 1

摘要:“珲春市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处,区位与物流优势明显。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对外开放合作,这里已成为俄罗斯帝王蟹进入中国的‘黄金通道’……”在吉林省珲春市敬信镇二道泡村的一所学校教室内,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大二学生韩艺正为孩子们上着一堂生动的暑期特色实践课程。

“珲春市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处,区位与物流优势明显。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对外开放合作,这里已成为俄罗斯帝王蟹进入中国的‘黄金通道’……”在吉林省珲春市敬信镇二道泡村的一所学校教室内,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大二学生韩艺正为孩子们上着一堂生动的暑期特色实践课程。

敬信镇学校的学生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期,4堂思政课、2次地理实验、5场体育运动游戏、2节心理活动课……一堂堂生动的课程,互动感十足,氛围轻松愉悦,学生们踊跃参与,乐在其中。

“我最喜欢的是运动游戏课,哥哥姐姐们带我们做游戏,学习广播体操,特别开心,希望他们明年还能来。”敬信镇学校四年级学生连家萁说。

▲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在珲春市敬信镇学校为学生们上实验课。新华社发

这个暑假,吉林省高校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与教育帮扶号召,广泛动员师生群众开展戍边支教活动,已有48所学校的1.5万名学生前往多地开展支教助学、社会调研、实践研学。

东北师范大学开展“思政戍边·红烛铸魂”主题实践活动,组建了28支实践团队,分批前往吉林省的38所边境学校,开展支教助学、理论宣讲、社会调查等系列活动。

上午,实践团队的大学生们为边境村的中小学生授课、开展活动;下午,他们走进边境地区教育实践基地,深入边防哨所、国门界碑,与当地边防战士们进行交流;傍晚,他们围坐在电脑前交流研讨,进行理论学习,记录下每日的点滴收获。

“我们不仅要做红色文化的记录者,更要成为文明互鉴的传播者。未来,我们将继续带着这份收获深耕,把红色景点变成‘行走的课堂’。”实践团队学生杨盛美在日记中写道。

▲珲春市敬信镇学校图书阅览室内,东北师范大学学生与当地学生们进行游戏和互动交流。新华社发

40多天的暑假,大学生们走进边境学校、检查站、派出所,在一堂堂“沉浸式”的教学体验和“行走的思政课”中感受家国情怀。

据统计,在师生们共同努力下,东北师范大学实践团队深度挖掘吉林省边境线上的红色资源,征集到78个故事选题,累计为边境线上的3000余名中小学生支教授课。

敬信镇学校校长许佳文认为,实践团队为学校带来了新颖的教学方法和优质的课程资源,让课堂焕发新活力,期待能够与吉林省的高校建立长期联系,为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持续提供支持。

“希望通过开展这样的暑期实践活动,让思想政治教育在国门一线‘活’起来,使学生们更加深刻地认识祖国、了解国家安全。”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副教授高宇轩说。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