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不是纯血民族,全世界也没有纯血民族,事实可能超出你的认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2 08:00 1

摘要:首先,民族是个近代才出现的人造概念,1851年,意大利社会活动家朱塞佩.马志尼提出:“民族是指,具有相同土地、起源、语言、习惯的一群人所组成的自然社会。”

互联网上有种声音认为,汉族血缘一脉相承,5000年来都是同一拨先人的直系后代,因为血脉纯正,故绝非杂胡可比,此乃大谬也!

先说结论:目前地球上不存在所谓“纯血民族”,而汉族,其实是个文化概念,而非血缘概念,你若不服,请往下看。

首先,民族是个近代才出现的人造概念,1851年,意大利社会活动家朱塞佩.马志尼提出:“民族是指,具有相同土地、起源、语言、习惯的一群人所组成的自然社会。”

所以即便制造了民族这一概念的人,也没把血缘放在评价的重要位置,而是更重视共同的生存地域和共同的文化。

而我国引用民族概念则特别晚,直到1902年,梁启超才在《论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提出了“中华民族”一词。

为何在此时突然提出个新的民族概念呢?

原因是1902年恰逢庚子国变不久,国内积贫积弱,清廷衰微,作为保皇党的梁启超自然要挺身而出,当时还没有“56个少数民族”这样的说法,普遍认可的是满、蒙、藏、回、汉五大族群,为了把不同的人团结在同一面旗帜下,于是梁启超提出了“中华民族”概念。

所以,从国外引进“民族”概念的人,也没把血缘当成评价民族的选项。

满清逊位后,经历了稍微统一的北洋时期,又出现军阀割据,统一的形势依然严峻,于是文人想到,统一要先从思想的统一开始,到1922年,梁启超在发表的《论历史民族之研究》中又更进一步,将“民族”和“国民”“种族”进行了区分,他特意强调:民族不是种族。

当时的梁启超认为,很久很久前,在华夏之境就存在人类了,他们散落在广袤的土地上,以部落为社会组织形式,发展到5000年前,黄河下游的人类集团开始出现共同体意识,那正是大禹治水的时代,也是民族意识的起源,这群人后来成为了“诸夏”民族集团,也就是“华夏民族”的前身。

梁启超还认为,即便汉族,也是通过吸引不同血缘壮大而来,他说:“先秦以前,汉族的先祖非炎黄一脉也,还包括苗蛮族、蜀族、巴氐族等八族。”

也就是说,即便后来到了汉代,由于国威远布四方,这群自称炎黄子孙的人开始骄傲的称呼自己为“汉族人”,也不过是先秦时代混血结束后形成的新意识共同体,何来纯血一说?

有鉴于梁启超常常立场摇摆,有人可能对他的论述不太买账,不过谢天谢地,随着科学进步,分子人类学终于粉墨登场,dna是不会骗人的。

汉族图谱中的父系多样性有多大?编家都有点不好意思开口,一言蔽之,来源非常之多。

汉族人群主体单倍群包括了o-m175、c2-m217、n-m231、d1-m174,这四种高频分布的单倍群,占据了当下汉族族群的百分之88,这说明,汉族父系并非单一来源,那么言之凿凿纯血民族的网民,拿得出类似证据支持吗?

不同地域的汉族人之间dna的差异,甚至比汉族和少数民族的dna差异还大,这不是编家耸人听闻,而是来自于2019年复旦大学的《汉族遗传结构研究》,数据不列举了,只说结论:南方汉族与北方汉族的dna差异达到百分之0.3!

这是什么结论?

南汉与北汉的dna差异,甚至比北方汉族与满族、南方汉族与布依族差异更大,上述几个所谓少数民族,反而是血缘更近的族群。

根据复旦大学的研究,满族与东北汉族的遗传距离为(0.0015),与天津、河南的汉族大体相似。

其实,用南方汉族与北方汉族这个空泛的概念很容易误导大众,各地汉族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用基于hla-i类多态类研究中,各地汉族之间的遗传距离d=0.164,东北的辽宁汉族与中原汉族差异较小d=0.064,而江苏汉族与湖南汉族距离较大,为d=0.299。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差异?就是因为,汉族其实是个文化概念,而非血缘概念,我们这个12亿8000万的庞大族群,占据地球总人口数的百分之16.07,其实是混血民族。

要想搞清楚汉族血缘为什么那么杂乱,还得回到历史的长河里,在祖先血与泪的挣扎中窥见微光。

血缘的历史,本就是一部伴随着死亡的哀歌。

梁启超先生是对的,脚下这片土地上早就有人类居住,虽说都是智人的后代,但因为年代久远,多数已经攀不上亲戚,可生存需要空间,随着黄河中下游的炎黄部落整合完毕,不可避免需要向外拓展生存空间,他们遇到了九黎族,于是爆发了“涿鹿之战”

由于当时还未进入信史,战争的过程是以传说的形势流传下来的,总之,九黎族战败后,首领蚩尤被杀,他的族人要么沦为奴隶后被整合,要么被逐出中原,成为三苗的先祖,那部分被整合的九黎族,为炎黄集团提供了新的血缘多样性,类似的整合伴随着汉族先祖的对外扩张一直在继续。

夏、商、周,随着华夏版图不断扩大,历代先民的进取心让血脉远播,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血缘整合都在进行,秦朝灭百越,兵锋到达华夏的南端,50万三秦子弟在广东、广西、甚至今天越南开枝散叶,他们的后代自然也是混血。

主动散播血液当然快乐,被动的也不能不提,时间来到东汉,由于天下陷入战乱,让大量异族南下,填补了北方边界的空隙,到西晋时,由于司马氏内讧,导致局面失控,酿成了八王之乱,这正是五胡乱华的开端。

所谓五胡乱华,本质是司马氏八王为了抢夺帝国控制权,大胆吸纳异族作为雇佣军,相互毁灭的过程。

而司马氏在北方的势力被团灭后,异族终于站直了,掀起了长达300年的乱局,北方汉族被屠戮到不足400万,而五个少数民族已经在人数上势均力敌,混血不可避免。

当初的五胡今何在?

匈奴、氐、羯、羌、鲜卑这五族中,除了闵冉大帝灭胡令中几乎灭族的羯族外,其他基本在后来的历史中接受了汉化,从血缘上融入了汉族,而羯族后代北逃,目前在俄罗斯尚存1600人。

所以,不管是5000年前的诸夏时代,还是后来的华夏时代,亦或者2000年前的汉族时代,都不存在所谓纯血的说法,隋杨和李唐有鲜卑血缘,赵宋有沙陀血缘,更不要说蒙元,还是爱新觉罗的满清,汉族都在不断混血,不断壮大。

部分人宣扬纯血民族概念,也许可以逞一时口舌之能,但虚无的自豪感毕竟悬浮在空中,距离事实甚远,汉族是文化概念,说汉话,行汉俗,认同自己汉族的身份,你就是汉族,即便世界上有所谓纯血民族,就很牛吗?

如果是这样,美国有550个民族,人家照样成为大国。

汉族自豪的从来不是血缘,而是文化,不管是我们主动开疆拓土,还是被人开疆拓土,异族都被汉文化所同化,成为汉族的一部分,这才是值得骄傲的故事。

来源:木头快坐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