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零彩礼”家庭代表张丽丽分享道,“闺女结婚时,我们没要彩礼,孩子们过得幸福比啥都强。现在小两口恩恩爱爱,日子也越过越好。”质朴的话语,引发了现场村民们的强烈共鸣。
近日,清水县金集镇以抵制高额彩礼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创新,多措并举破陈规除陋习,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凝聚坚实力量。
走进金集镇,“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新风”的横幅随处可见,移风易俗氛围浓厚。近年来,金集镇坚持党建引领,把抵制高额彩礼作为培育文明乡风的关键举措。
“我们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多元化宣传、多方面参与、多渠道监督,全力破除高额彩礼这一陈规陋习。”金集镇党委副书记刘军科介绍说。
金集镇构建了全方位的宣传网络,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宣讲队伍深入各村,开展“移风易俗·抵制高额彩礼先进践行者”宣讲活动。
“零彩礼”家庭代表张丽丽分享道,“闺女结婚时,我们没要彩礼,孩子们过得幸福比啥都强。现在小两口恩恩爱爱,日子也越过越好。”质朴的话语,引发了现场村民们的强烈共鸣。
金集镇城科村的一处农家小院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庭院课堂”正在进行。党员志愿者宣讲队拿着精心制作的宣传手册,向围坐在一起的村民们耐心讲解着《民法典》《婚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普及高额彩礼的危害和移风易俗的意义。
为了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金集镇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编排拍摄的微电影《我要的是幸福不是高额彩礼》,邀请村民参与拍摄,真实还原了现实中因高额彩礼引发的矛盾和困扰,在各村播放后反响热烈。
“看了电影才更明白,彩礼高不代表以后日子就好,实实在在的感情才是最重要的。”金集镇城科村民李秀花说。
金集镇规范建立村级“一约四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以“红九条”村规民约为核心,将移风易俗细化为“红白事简办标准”“孝老爱亲积分制”等九项条款,并创新“红黑榜”模式,健全激励机制,将遵守村规民约作为评选“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的前置条件,形成了“以德换得”的良性循环,让文明理念入脑入心。
金集镇城科村党支部书记景建安告诉记者,“‘红九条’与积分制挂钩,积分高的家庭可兑换生活用品,村民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争着上红榜。如今村里大操大办的少了,孝老敬亲的多了,矛盾纠纷少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乡村治理也更高效了。”
金集镇通过制度约束与示范引领双管齐下,多渠道监督带动乡风转变。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签订整治高额彩礼承诺书,执行低彩礼、简办婚礼等要求,并积极劝导亲属邻里;专项治理小分队及时调解处理高额彩礼纠纷,依法打击违法行为;村“两委”加强日常监管,乡贤、五老主动参与劝导监督;未婚青年妇女代表组成的宣传小组,深入各村宣传新时代婚恋观,引导广大青年自觉抵制高额彩礼。
金集镇的实践证明,移风易俗既是破旧立新的攻坚战,更是春风化雨的持久战。当“红九条”筑牢自治根基,当积分制激活向善本能,当微电影照亮观念盲区,陈规陋习渐渐如冰雪般消融,文明之花则在乡村振兴路上悄然绽放,一路生香。(清水融媒记者李榕王永强实习生邹旦弟)
来源:天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