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校园流感聚集性疫情6小时闭环处置,到疫苗接种“一码通”的便捷体验;从14岁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的民生暖意,到疾病监测中“一锤定音”的技术突破——近年来,湖北在公共卫生领域写下了见温度更显速度的奔走和坚守的篇章。8月28日,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阳做客
8月28日,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阳做客湖北日报5G演播室,参加“聚力支点建设 筑牢健康根基”访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朱熙勇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雪茹 龙华
通讯员 周鹏
从校园流感聚集性疫情6小时闭环处置,到疫苗接种“一码通”的便捷体验;从14岁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的民生暖意,到疾病监测中“一锤定音”的技术突破——近年来,湖北在公共卫生领域写下了见温度更显速度的奔走和坚守的篇章。8月28日,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阳做客湖北日报5G演播室,讲述湖北构建“预防—监测—处置”的全链条传染病防控网络结出的硕果。
预防
疫苗接种更便捷,浸润暖意
思:预防的意义,在于用小的代价规避大的损失,是一项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民生工程。如何让“以防代治”的理念惠及更多群体?
行:打开“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完成关注、建档只需简单几步,大众即可完成“HPV疫苗”在线预约。到了接种门诊,扫码签到后直接被引到接种台,不用排队填表,很快就能完成接种。不少市民感慨:“以前现场约经常白跑,现在线上选时间、地点,现场几乎不用等,方便多了。”
在防治疾病、守护健康的道路上,每一个小小的片段,都见证着“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的誓言。李阳介绍,2024年全省上线的电子预防接种证,实现了“亮码即接种”的“一码到底”服务,从身份识别到接种登记全流程无缝衔接。而连续两年纳入省级十大民生项目的“14岁女生免费HPV疫苗接种”工作,已为27万余名初一女生筑起宫颈癌防护屏障,多部门联动的“精准摸底 规范接种”模式,让惠民政策落地有声。
“将疾病筛查和疫苗接种作为疾病预防的重要抓手,让湖北在重大传染病防治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李阳坚定地说,2024年全人群HIV抗体筛查达1519.1万人次,新发现病例连续三年下降;肺结核规范管理率达97.03%;血吸虫病实现传播阻断,疟疾消除成果获世卫组织认证,一系列数据勾勒出湖北公共卫生防线的坚固轮廓。
监测
多点触发的“预警网”前移防线关口
思:从前,我们一直在传染性疾病的身后追逐,如今,如何实现“风险未显先预警”的前置处理?
行:2025年1月6日,湖北某区疾控中心通过省传染病监测预警平台收到橙色预警——辖区一小学一周内出现14例流感样病例。上午9点接到预警后,疾控中心立即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实,11点收到反馈后,迅速派应急队员联合社区力量开展病例排查、流调、消杀等工作,至下午3点完成预警处置并录入平台,6小时内实现防控闭环。
这样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得益于2023年湖北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统筹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该平台构建起“医疗机构网 社会面网”两网数据采集体系,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该平台部署应用以来,全省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年发生数实现“两连降”,真正将“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防控理念转化为现实。
正如李阳所言,平台就像一张灵敏的“神经网”,能第一时间捕捉传染病异常信号,让防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出击。“目前,依靠省统筹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 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强化了医防协同和医防融合职能,实现了健康医疗大数据赋能疫情防控,将传染病防控关口进一步前移,极大提升了我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管理能力。”
处置
“一锤定音”的检测技术高效响应
思:病原体不明,检测难度大、时间长是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如何以硬核检测能力压缩响应时间、明晰防控方向,彰显公共卫生体系的专业公信力?
行:“医院最近重症肺炎的患儿数量有增多的趋势,能够协助确认这类病人的病因吗?”2023年12月,湖北省疾控中心接到省内某医院公共卫生科的求助。省疾控中心迅速启用MNP多病原检测技术,该技术单次实验可覆盖139种病原体,还能精细溯源追踪病原体变异趋势。运用该技术,致病病原体被精准“锁定”,为患儿治疗提供了关键支持。
“疾控系统是全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哨兵’,许多幕后付出不为人知,但至为关键。”李阳表示。近年来,湖北疾控检验检测能力正不断迈向更高水平,这是提升公卫体系处置硬实力的一个缩影。
“在公众视线之外,除应对传染病外,我们还承担着食源性、职业性等多类危害因素的检测任务。自2000年起,经20余年建设,已建成覆盖全省103个县(市、区)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与完整体系,监测贯穿全食品链。其‘预防—监测—处置’全链条防控网络获全国示范,斩获多项国家级荣誉。”李阳介绍,下一步,省疾控中心将强化平台建设,提升病原体与毒物检测能力,为全省健康筑牢防线。
来源:湖北日报数字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