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日迟迟,春景熙熙。”阳春三月,微风轻拂,百花齐放,生机盎然。2025年3月20日,南京市“金陵微校”学习场景下初中语文教师研训活动在南京市竹山中学湖东路校区举行。活动由南京市电化教育馆指导,南京市江宁区电化教育中心、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共同主办,江宁区潘森云
“春日迟迟,春景熙熙。”阳春三月,微风轻拂,百花齐放,生机盎然。2025年3月20日,南京市“金陵微校”学习场景下初中语文教师研训活动在南京市竹山中学湖东路校区举行。活动由南京市电化教育馆指导,南京市江宁区电化教育中心、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共同主办,江宁区潘森云名师工作室协办。江宁、秦淮教研员周金霞、王丽萍,江宁、秦淮电教中心周行满副主任、徐婷老师,潘森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潘森云老师莅临指导,竹山中学孙振坤书记参与,两区初中语文教师代表一百余名,共同学习观摩两区6名优秀教师利用“金陵微校”学习场景、AI赋能的优质课例。
第一节课,报告厅内,南京一中初中部凌子老师执教《口语交际—即席讲话》一课。她由解读“即席”二字引入内容,通过小组合作汇报来制定评价表,请学生进行的真实场景演练完成闭环,整个过程“AI助力”“调教AI”,学生兴趣倍增,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同时,录播室内,江宁区科创园学校胡彩虹老师带来趣味满满的展示课《从”翻车现场“到”控场高手“——口语交际应对》。胡老师由火热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导入,在欢笑声中学生认识了应对技巧的重要性,她采用了“情景演绎”“连连看”等多种活动形式,最后总结“控场秘籍”。
第二节课,报告厅内,由南京市竹山中学湖东路校区张芸老师执教《赏美妙意境,悟古人情思》,她为大家诠释了文言文复习策略,利用“抢答”“观点云”“与柳宗元对话”实现科技赋能,在处理课外文本《袁家渴记》时,她打破传统文言文复习课的模式,文言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沉浸其中。
同时,录播室内,南京市钟英中学的李巍巍老师开设了《里开出的花》。李老师以三个活动串起课堂:探花·析古意,咏花·跨时代,传花·思无邪。李老师将课本中的《关雎》《蒹葭》与课外的《桃夭》相结合,引导学生体会《诗经》中比兴手法。她指导学生利用deepseek生成桃花古诗文,让学生学会利用AI获取知识,引导深度思考,发现规律,为己所用。
第三节课,报告厅内,南京市中华中学陈卉老师为众同行展示了《学写故事》,她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爆火原因切入,让学生各抒己见,陈述理由。用真实情境“给妹妹解惑”来延趣应答,在如何设置曲折情节和人物形象塑造的技巧上增趣促思,达到拓趣总结,完成写作。
录播室内南京市滨江新城学校的陈景桐老师执教《AI辅助下的诗歌创意表达》,陈老师以飞花令抢答环节激趣导入,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文人笔下春的诗意美好。以林徽因的现代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例,分析感知意象的特点与重要性。引导学生创作并丰富自己的春日小诗,并鼓励学生利用强大的AI,给诗歌配乐,让学生感知诗歌独有的意境。
最后,两区教研员周金霞老师和王丽萍老师、周行满副主任、省特级教师潘森云老师分别总结,他们指出利用“金陵微校”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同时探索人工智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推进学科教学效率的提升。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前提下,智慧教学,提质增效,为提升课堂质量提供的途径。
本次活动依托“金陵微校”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进行课堂赋能,展示了基于“金陵微课”平台的全新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课堂局限,以线上线下融合、碎片化学习等形式,为教学注入新活力,探索出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教育路径。必将推动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变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重视人工智能的文化建设,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面向未来,创新进取。
来源:魅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