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杰弗里·戈德伯格于24日宣称,在美国空袭也门之前,美国国家安全高层官员竟在一个公众可使用的通信平台将其拉入包含18人的涉密群聊之中,且于群内探讨美军相关作战计划。
美国《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杰弗里·戈德伯格于24日宣称,在美国空袭也门之前,美国国家安全高层官员竟在一个公众可使用的通信平台将其拉入包含18人的涉密群聊之中,且于群内探讨美军相关作战计划。
此事件激起舆论对美国政府高层于国家安全领域漠视保密措施的质疑。此次疑似泄密事件的涉事记者杰弗里·戈德伯格在25日接受采访时称,此事件折射出美国国家安全系统存有巨大漏洞。
美国媒体表示,此类事情恐怕并非首次出现。美国《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杰弗里·戈德伯格坦言:“实不相瞒,我对此事的反应在于,我觉得自己发现了美国国家安全系统中一个极为重大的安全漏洞。”
戈德伯格接受CNN采访。
3月11日上午,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杰弗里·戈德伯格在查看手机时,意外发现自己被拉入一个名为"胡赛PC小组"的Signal群聊。
这个由国家安全顾问罗伯特·沃尔茨创建的加密群组,聚集了包括副总统迈克·彭斯、国务卿蓬佩奥、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等18位军政要员。
他们正在讨论对也门胡塞武装实施军事打击的绝密计划,而这场本该在SCIF(敏感信息隔离设施)进行的会议,却通过民用通讯软件展开。
群聊记录显示,从目标坐标到武器配置,从空袭时序到国际协调,这场价值数亿美元的军事行动被拆解成文字段落,在智能手机屏幕上不断滚动。国防部长埃斯珀甚至详细说明:"F-35中队将从阿联酋起飞,配合MQ-9无人机进行目标确认。"
更令人震惊的是,副总统彭斯直接在群内确认:"总统已授权行动窗口期为24小时。"这种将国家安全决策过程数字化的操作模式,暴露出特朗普政府内部通讯管理的严重漏洞。
群聊记录揭示的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失误,更暴露出美国政府高层的深层矛盾。副总统彭斯与国防部长埃斯珀的对话显示,这场针对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的打击行动,本质上是大选年的政治表演。彭斯强调:"必须确保打击画面在黄金时段播出",而国务卿蓬佩奥则提醒:"要注意与沙特石油设施的防护预案同步。"
最激烈的争论发生在能源部长丹·布鲁耶特与经济顾问拉里·库德洛之间。布鲁耶特警告油价可能飙升15%,库德洛却反驳:"这正是重塑全球能源市场的契机。"
这种将军事行动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的思维,印证了特朗普政府"交易型外交"的本质特征。国家情报总监拉特克利夫的发言更具深意:"行动成功与否取决于欧洲能否分担波斯湾护航费用",这句话赤裸裸地揭示了美国军事行动的"付费安保"思维。
戈德伯格在超市停车场见证历史的过程,堪称数字时代新闻监督的经典案例。从13:45预定打击时间到13:55萨那爆炸声传来,记者通过社交媒体实时验证军事行动,这种"直播式监督"彻底颠覆了传统战地报道模式。
更讽刺的是,当戈德伯格在群内目睹官员们用表情包庆祝行动成功时(沃尔茨连续发送了3个导弹表情),现代政治决策的娱乐化倾向暴露无遗。
打击后小组各成员的反应
此次事件引发的法律争议远超预期。前国家安全局总法律顾问格伦·格斯特尔指出,使用Signal讨论机密信息至少违反了三项联邦法规:1917年间谍法第793条、总统行政令13526号,以及国防部信息安全手册第4.3章。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亚当·希夫公开质疑:"如果恐怖分子破解这个群组,美军作战计划将完全透明。"
群聊中最具战略价值的,莫过于高层对欧洲盟友的赤裸裸鄙视。当副总统彭斯抱怨"不想再给欧洲擦屁股"时,中情局局长吉娜·哈斯佩尔立即附和:"柏林连1个步兵旅都不愿派驻波斯湾。"
这种情绪与2月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彭斯"期待盟友更多贡献"的公开表态形成戏剧性反差,证明特朗普政府的欧洲政策绝非战术调整,而是基于深刻的价值判断。
经济顾问彼得·纳瓦罗的发言更揭示了美国战略转向的经济动因:"德国对伊朗贸易额是我们的8倍,却要美军承担安全成本。"这种将地缘安全货币化的思维方式,直接导致了后续"北约经费分摊"争议的升级。
值得玩味的是,全程沉默的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最后建议:"可将军事行动与汽车关税挂钩",将安全保障彻底异化为交易筹码。
莱特希泽
这场荒诞剧般的群聊事故,实为观察美国政治生态的绝佳样本。它暴露出三个结构性危机:决策体系的技术脆弱性,军政关系的程序失范,以及联盟体系的信任崩塌。
当国家安全会议降级为手机群聊,当军事打击简化为表情包互动,这不仅是某个官员的失误,更是整个政治系统数字异化的征兆。
五角大楼事后将事故归咎于"沃尔茨助理输错电话号码",但这种解释难以服众——Signal的群组邀请需要双重认证。
更合理的推测是,特朗普政府刻意营造的"对抗性决策文化",使得常规安全程序被有意规避。正如前国防部长马蒂斯在回忆录中所言:"那个时期的决策,更像真人秀而非国家安全会议。"
这场危机最终以戈德伯格退还手机(后被FBI收走)、国会启动专项调查告终。但更深层的影响正在发酵:各国情报机构开始重新评估Signal的安全性,欧盟加速推进防务自主计划,而美国民众则首次目睹了战争决策的"后台实况"。
当绝密军事计划沦为群聊谈资,这或许预示着数字时代大国博弈的全新形态。
来源:文盲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