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日,“岐黄护苗 培根铸魂——越秀区2025学年秋季学期开学礼暨卫生健康副校长聘任仪式”在广州市培正中学举行,越秀区72所中小学同步设立分会场。
9月1日,“岐黄护苗 培根铸魂——越秀区2025学年秋季学期开学礼暨卫生健康副校长聘任仪式”在广州市培正中学举行,越秀区72所中小学同步设立分会场。
仪式上,全国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受聘为“越秀区中小学校卫生健康总顾问”,多位广东省中医院专家被聘为“卫生健康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史俏蓉现场宣读倡议书。此外,广东省中医院与越秀区教育局共同签署中医药文化推广专项战略协议,标志着“中医药文化+思政”校园融合新模式正式启动。
广东省中医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柯忠,广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学明,越秀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梁岭,越秀区政协主席郭环, 越秀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颜强等区领导,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徐林,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胡泉,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林朝晖,以及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广东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史俏蓉等医院领导班子,还有广州市培正中学党委书记张志红,校长杨先明等出席。主会场活动由越秀区教育局、越秀区卫生健康局、广东省中医院、南方日报社、羊城晚报社、广州日报社联合主办,广州市培正中学承办。
01 权威专家“组队”
护航青少年身心健康
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校园,不仅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使命所在,更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与健康素养的创新路径。
张忠德“德叔”此次受聘为越秀区中小学校卫生健康总顾问,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陈海、张海波、陈博来受聘“越秀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卫生健康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骨伤科专科医院副院长李永津,大德路总院神经内科主任招远祺,大德路总院急诊科主任奚小土,大德路总院心理睡眠科主任李艳,儿科主任杨京华,大德路总院脾胃病科主任张海燕,大德路总院脊柱微创科副主任苏国义,骨伤科教研室副主任李想,芳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谢东平,张忠德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副主任金连顺等10位中西医结合领域专家受聘“越秀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推进学校卫生健康副校长”。专家们将为越秀区校园卫生健康与中医药文化推广提供专业支撑。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广东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史俏蓉在倡议书中号召全区健康副校长、师生与家长携手,做健康中国的践行者,共筑健康校园防线;做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播撒岐黄护苗火种;做教育创新的开拓者,打造综合改革样板;做协同共进的同行者,深化校医联动机制。我院期待通过“健康副校长”的专业引领,帮助孩子们筑牢健康根基,树立文化自信,让中医药成为守护学生们茁壮成长的重要力量。
02 “德叔”开讲
“健康第一课”
“民以食为天、睡以安为先、动以健为本。”
在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中,中医药特色尤为突出。德叔以“健康第一课”为主题,结合丰富案例与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师生阐述了“治未病”“整体观”等中医药理念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健康不是监督出来的,我们希望能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健康思维,培养科学的健康行为,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管理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厚植家国情怀。”张忠德表示。
活动现场,广东省中医院向越秀区中小学捐赠了一批精选中医药文化书籍,内容涵盖中医基础知识、养生智慧等。这些书籍将成为校园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如种子般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传承中医药智慧,培育文化自信。
广州市培正中学党委书记张志红表示,学校将与广东省中医院的专家紧密协作,将专业医疗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共同守护学生身心健康,尤其在传染病防控、健康习惯养成等方面发挥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优势。
03 “中医药+思政”深度融合
文化传承与健康促进并举
活动中,越秀区教育局与广东省中医院签署中医药文化推广专项战略协议,明确将中医药文化系统融入思政教育体系,通过课程建设与特色活动,实现文化传承与健康素养双提升。
越秀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越秀区推动“中医药文化+思政”融合发展的又一创新举措,既是筑牢“健康中国”根基的生动实践,更让国家战略通过“校医联动”在校园深深扎根。
活动最后,东山培正小学的同学们献上精彩的中华传统文体活动展演,展现出新时代少年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广东省中医院“党建带团建推动‘岐黄护苗 培根铸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成功入选中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一地一品”特色品牌典型案例,充分展现了该项目的示范价值与社会影响力。
供稿 | 党委宣传部(宣传处)
初审 | 冯伟怡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
来源:彩虹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