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浦发银行焕新归来,正以数智化战略为核心,强赛道、优结构、控风险、提效益,转型动能逐步释放。这一稳健发展也侧面体现在了资本市场“真金白银”的认可中:过去一年来,浦发银行A股(600000.SH)以超68%的涨幅位列上市股份制银行第一,亦大幅跑赢行业指数与上证指数
当市场关心浦发银行的战略革新是否见效、是否能持续落地在经营业绩中,浦发银行以一张亮眼的半年报给出答案——
看业绩,2025年上半年,9家A股上市股份行中,仅浦发银行实现了营收、净利润的“双增长”;
看稳健,浦发银行资产负债稳定增长、结构向新向好,风险抵补能力持续提升;
看质量,“五大赛道”协同发展向纵深经营,差异化、特色化、精细化能力提升。
浦发银行焕新归来,正以数智化战略为核心,强赛道、优结构、控风险、提效益,转型动能逐步释放。这一稳健发展也侧面体现在了资本市场“真金白银”的认可中:过去一年来,浦发银行A股(600000.SH)以超68%的涨幅位列上市股份制银行第一,亦大幅跑赢行业指数与上证指数。
业绩“双增长”背后:经营底盘稳了
上半年,浦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905.59亿元,同比增长2.6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37亿元,同比增长10.19%。这一业绩领跑9家A股上市股份行,在2024年基础上延续了高增长态势。
从规模来看,6月末,集团资产总额96,457.9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4%;其中,本外币贷款总额(含票据贴现)56,349.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1%。集团负债总额88,445.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6%;其中,本外币存款总额55,943.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71%。
从量与价的平衡发展来看,浦发银行上半年息差降幅进一步收窄;且对比商业银行上半年息差下降10个BP,浦发银行仅下降1个BP,息差管理显著优于同业。其背后,是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负债成本压降显著,较年初下降33个BP,生息资产收益率提升,较年初上升32个BP。
资产负债结构是如何优化的?从半年报数据来看,资产结构方面,半年末贷款余额占总资产比重58.42%,较上年末上升约1.44个百分点。“五大赛道”贷款增量占公司贷款增量比重提升,持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负债结构方面,存款总额在总负债中的占比较上年末上升4.22个百分点,其中活期存款在存款总额中占比40.20%,较上年末提升0.66个百分点;零售存款在存款总额中占比31.06%,较上年末提升0.45个百分点,负债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来看,信贷投放还实现了稳中提质,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 启动“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千亿行动计划”,通过承销、投资与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等方式助力债市“科技板”建设。
- 加大促消费扩内需金融支持,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为抓手,做好工业、交通运输等领域的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融资支持;大力开展促消费活动,持续优化“浦闪贷”“i车贷”等消费金融产品,“浦闪贷”投放总量超1900亿元。
- 助力城市更新行动提速,聚焦城市高质量发展主题,精准对接城市内涵式发展需求,围绕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积极探索金融服务模式,迭代推出城市更新2.0产品,支持城市更新项目超200个。
- 全面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一带一路”沿线优质项目,构建涵盖外汇、利率等领域的综合避险服务,跨境多账户服务体系赋能10,962户中资企业“走出去”。
-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精准落实惠企助企政策,加大对民营、外贸、科技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543.4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11%,居股份制银行前列,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累计放款超2,700亿元。
从风险抵补能力来看,半年末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1.31%,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实现连续5年下降后的进一步趋降。拨备覆盖率193.97%,较上年末上升7.01个百分点,实现连续3年上升后的进一步趋升。
此外,半年末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91%,环比提升12个BP。全国性AMC入股推动可转债转股进度,也将进一步夯实浦发银行资本地基,保障后续扩表的可持续性。
“五大赛道”协同发力,数智化赋能成效明显
2024年,浦发银行提出了聚焦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财资金融“五大赛道”,“五大赛道”是浦发银行贯彻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举措,也是数智化战略在业务层面落地的核心载体。
2025年上半年,浦发银行推进“五大赛道”业务向纵深经营,巩固提升差异化、特色化、精细化能力,“五大赛道”也进一步形成浦发具有辨识度的业务招牌。
科技金融继续擦亮品牌。构建“集团大科创”,焕新升级“科技金融服务体系2.0”“浦科并购贷2.0”,推出“浦科出海”专属服务方案,设立科技特色支行,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路的金融服务。6月末,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4万户,全国科创板上市企业超七成,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超八成;科技金融贷款(人行统计口径)增长超千亿元,余额突破万亿元,居股份制银行前列。
供应链金融加速提质增效。深化“浦链通”数智供应链经营体系,积极布局产业链生态,覆盖电力、运输、通信、消费等行业,打造产、供、销全场景服务。6月末,累计服务供应链上下游客户27,633户,较上年末增长46.08%。上半年在线供应链业务量3,582.65亿元,超去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382.82%。“浦链通”累计投放量突破千亿,居股份制银行前列。
普惠金融创新经营模式。积极探索大数据深度运用,焕新升级“浦惠贷”系列产品,打造小微及个贷中心,设立普惠金融旗舰支行及特色支行,协同“浦惠来了”“手机银行”构建多渠道服务矩阵。6月末,普惠两增贷款余额4,961亿元,普惠贷款客户数超42万户。“浦惠贷”余额近1,0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5%。
跨境金融做优全球布局。做强沪港(香港)、沪新(新加坡)、沪伦(伦敦)三线联动,打造境外重点区域服务圈,夯实自贸区业务优势,推出“跨境并购”拳头产品,构建“跨境+”综合服务生态。上半年,跨境交易结算量20,599亿元,同比增长33%。跨境本外币贷款余额3,19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
财资金融联动优化服务。发挥集团多牌照优势,推出浦银寰球海外财富管理平台,成立资产配置工作室、数智财富工作室,打造财富新型管理服务模式。6月末,管理个人AUM余额(含市值)4.2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55%。集团子公司资管规模2.9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44%。
支撑浦发银行各项业务稳健发展、“五大赛道”持续推进的重要底座是什么?在中期业绩说明会上,浦发银行行长谢伟将其归因于数智化战略的深入推进。
谢伟表示,2025年是浦发银行数智化战略提升年,各项业务协同效应初步显现,不仅推动零售与对公业务双向赋能,更在风险控制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为基本面改善提供了核心支撑。
新媒体“十字财经”观察发现,与早期的“数字化”不同,浦发银行的“数智化”不再局限于业务流程线上化或单一功能优化,而是将数据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入银行前中后台所有核心决策与流程,也据此构建了数字基建、产品、运营、风控和生态五大能力,聚焦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和财资金融五大领域。这种“能力+场景”的双轮驱动模式,全面推动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
落地在实践中,一则体现在提升客户经营质效,依托“浦惠来了”和“手机银行”两大平台,打造开放引客、互通聚客、进阶营客的线上用户运营体系,上半年,“浦惠来了”平台新增注册用户超百万户,“手机银行”签约客户数突破9,000万户,MAU达3,076万户。二则体现在夯实公司运营基础,浦发银行推动数字基建建设,企业级架构工程已全面转入实施落地阶段,建设千卡异构算力集群,形成“浦银智启”模型服务矩阵,推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超50个标杆应用场景。三则体现在强化智能风控能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数智化风险监控模型,护航科技、普惠等批量化、线上业务健康发展。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浦发银行“数智化”战略提升年。浦发银行方面表示,将坚守“金融报国,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增强为国担当、勇为尖兵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服务国家战略、深耕实体经济、拥抱数字时代,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充分发挥集团化、国际化、综合化优势,不断提升服务质效,书写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愉见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