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社交媒体与短视频平台上,“短剧推广副业”的广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诸如“零门槛月入破万”、“宝妈宅家轻松创收”、“三月成就十万富翁梦”等字眼,无一不挑动着大众的心弦。
近期,社交媒体与短视频平台上,“短剧推广副业”的广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诸如“零门槛月入破万”、“宝妈宅家轻松创收”、“三月成就十万富翁梦”等字眼,无一不挑动着大众的心弦。
然而,当众多追梦者满怀期待地踏入这片看似繁华的领域,却发现所谓的“副业之光”不过是商家精心编织的“收割陷阱”。
以北京商报记者的深入探访为例,李女士掷下4880元,购得“短剧授权”,却被告知需累积500粉丝方能涉足推广,紧接着又被诱导追加投资以升级课程。
而于先生的经历更为曲折,他被诱导办理了所谓的“官方合作手机卡”,结果所得课程不过网络公开资源的翻版,商家的真正意图在于赚取开卡佣金。
更令人咋舌的是“拉新分利”的隐形陷阱,平台承诺拉新一人即奖50元,但实则需用户充值99元成为会员方为有效拉新,且提现门槛高达500元,使得最终收益尽数被繁复规则所吞噬。
行业专家一语中的,此类骗局正是利用了信息不对称与民众的“一夜暴富”心理进行财富掠夺。
如“一键推广”平台,诱使用户缴纳从88元至15.9万元不等的推广费,并许以本金返还与分红之诺,却在提现环节设置重重障碍,迫使用户不断追加投资。
法律界人士亦指出,此类模式已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电子商务法》,构成了不公平交易行为。
实则,短剧推广远非无门槛的轻松之事。
正规操作需掌握剪辑技艺、账号运营智慧,并需应对平台严格的版权审核。
黑猫投诉平台之上,近千条投诉直指“虚假宣传”、“账号封禁”、“提现受阻”等乱象。
更有从业者透露,海外市场的推广更是挑战重重,需专业矩阵运营,即便数万播放量,亦仅能转化寥寥数单,远非“一部手机,坐享其成”的童话。
面对这重重套路,普通人又该如何避坑?
首要之务,便是保持警惕,对于“免费试听”、“限时特惠”等诱人话术,尤其是涉及授权费、工具费等额外支出的,应坚决保持距离。
其次,务必核实平台资质,避免卷入拉人头、分佣模式的漩涡。
最后,铭记于心,“暴富传奇”多为幸存者效应的产物,唯有脚踏实地,方为正途。
来源:科普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