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李开网约车五年了,手机里最怕看到两个数字:一个是平台派单量,另一个是社保缴费通知。上个月单少,收入不到3000,可社保还是雷打不动交了1380元。“不吃不喝也得交啊,不然老了怎么办?”他说这话时苦笑了一下,“可现在活着都难,谁敢想30年后的养老金?”
跑一天外卖挣500,转头社保扣1000——这不是段子,是2亿多人的日常。
老李开网约车五年了,手机里最怕看到两个数字:一个是平台派单量,另一个是社保缴费通知。上个月单少,收入不到3000,可社保还是雷打不动交了1380元。“不吃不喝也得交啊,不然老了怎么办?”他说这话时苦笑了一下,“可现在活着都难,谁敢想30年后的养老金?”
他不是一个人。全国2.4亿灵活就业者——外卖骑手、自由撰稿人、个体户、家政阿姨、直播带货的、摆摊卖烤肠的——没有单位帮他们交社保,全靠自己扛。工资像过山车,缴费却像定时炸弹,每月准时炸一次。
更扎心的是:交不起?断了。退保?亏一半。缴满15年?遥遥无期。
今年两会,几位人大代表终于把这群“没人管”的人推到了聚光灯下。他们提的建议不喊口号,条条见血,直击三大痛点。
第一痛:缴满15年,还能算数吗?
很多人拼死拼活交社保,图的就是一句“缴满15年能退休”。可这几年总传风声:要延长缴费年限。一时间人心惶惶。
代表明确回应:2024年之前参保的,退休仍按累计满15年执行,不翻旧账!
一句话,稳住千万人的心。你过去交的每一分钱,都不会白算。只要坚持,到龄就能领钱。这不光是政策,更是承诺。
第二痛:收入忽高忽低,缴费却一刀切
上班族公司交大头,个人只掏小头。灵活就业者呢?全自己来。现在多数地方最低按社平工资60%缴费,一年1.5万起步,相当于一个三四线城市普通职工半年工资。
可问题是,灵活就业哪有稳定收入?
外卖员小王夏天月入七八千,冬天寒潮来了,一天跑不到200块。
自由写手张姐上个月接了三个大单,下个月客户全跑了,颗粒无收。
可社保不管你赚多少,每月照扣。断缴?账户清零风险大;硬撑?吃饭都成问题。
代表建议两招破局:
增设更低缴费档位:比如社平工资的40%、50%档。某地平均工资6000元,60%档每月缴720元,40%档只要480元。收入低时先保底缴着,等赚得多再补高,不断缴、不脱保。
费率降下来,基数能动态调:TCL创始人李东生提议,把灵活就业者养老保险总费率从20%降到8%-16%,相当于直接砍半。同时允许按月调整缴费基数——淡季按60%缴,旺季按300%缴,多赚多缴,少赚少缴,真正实现“收入决定保障”。
深圳试点数据显示,这项改革能让月入5000的骑手每年省下7200元,断缴率下降近两成。
第三痛:万一交到一半撑不住,钱还能回来吗?
最让人绝望的,不是贵,而是“交了也拿不回”。
目前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只占40%,60%进了统筹账户。一旦退保,只能拿回个人部分。广州一位骑手五年交了6万,真要退,只能拿回2.4万——等于白白扔了3.6万。
代表提出两条“兜底”建议:
特殊困难可全额退还:遭遇大病、失业、重大变故,确实无力继续缴费的,允许申请退还已缴全部费用,避免“人没了,钱也没了”。
退休时不够15年可一次性补缴:不用延迟退休,也不用退保吃亏,补够年限就能领养老金,彻底打消“老无所养”的恐惧。
这不是鼓励退保,而是给生活留条退路。毕竟,活着才有资格谈养老。
好消息是,这些不是空谈,已经在路上。
北京给40岁以上灵活就业者每月补贴800元;
成都直接报销三分之二保费;
杭州减免医保费用,让看病不再难;
深圳更狠——取消户籍限制,非深户凭居住证就能参保,还能参加工伤、失业保险。政策一放开,半年参保人数涨23%,断缴率降了18%
国家也已表态:全面取消就业地参保的户籍限制。这意味着,你在哪干活,就能在哪交社保,不再被户口卡脖子。
这些改变,听着不大,对普通人却是天大的事。
它意味着:
你可以根据手头宽紧选缴费档次,不用再咬牙硬扛;
你可以断了收入时申请退费,不怕“打水漂”;
你可以老了补缴几年就领养老金,不再提心吊胆。
灵活就业不是“打零工”,而是一种越来越主流的生存方式。他们不是社会的边缘人,而是撑起城市运转的毛细血管——送餐、接送、维修、创作……哪样离得开他们?
政策不该让他们“自生自灭”,而该用弹性、包容、可持续的制度设计,接住他们的努力和不安。
现在的问题是:好建议有了,试点也见效了,什么时候能全国推开?
更低的缴费档位,什么时候能落地?
退保能退全款,补缴能一次成,这些“救命条款”何时写进法规?
如果你也是灵活就业者,你最希望社保怎么改?是降费率?还是允许按天缴费?或者干脆给点现金补贴?评论区聊聊吧,你的每一句话,可能都在推动改变。
来源:柒乐多养生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