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自治区检察院联合广西广播电视台推出节目“我是检察官”之《烽火记忆的法治防线》,重现八十年前南丹六寨镇官兵在抗战前线用生命筑起阻击日寇屏障、浴血奋战的烽火岁月,彰显人民检察官以法治力量守护光辉抗战记忆的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自治区检察院联合广西广播电视台推出节目“我是检察官”之《烽火记忆的法治防线》,重现八十年前南丹六寨镇官兵在抗战前线用生命筑起阻击日寇屏障、浴血奋战的烽火岁月,彰显人民检察官以法治力量守护光辉抗战记忆的坚定决心!
八十年前,广西西北部的南丹县六寨镇,曾是血火交织的抗战前线,镌刻着民族抗争的沉重记忆。八十年后,当珍贵的抗战遗址在风雨飘摇中面临消逝之危,一群肩负使命的检察官挺身而出。
河池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 韦 斌:
我们检察官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对抗战文物的保护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在这片曾被战火洗礼的土地上,检察官们用法律为盾,守护着珍贵的抗战记忆。今天,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见证历史的传承与法治的力量。
1944年,豫湘桂战役烽火席卷广西。桂林、柳州失陷后,数万军民沿黔桂铁路向大西南撤退。南丹六寨镇,成为阻击日寇进犯的关键屏障。
南丹地方史学专家 李春连:
原六寨汽车站建成于1934年。在1944年的时候,这里就成为了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的临时指挥部。在南丹抗日战斗中,共组织了18次的大小战役,毙敌500多人。
抗日将领莫树杰,这位从南丹走出去的少数民族爱国军人,时任丹池公路局局长,曾组织修建河池至六寨公路。1944年,他被任命为南丹战区民团司令,率军民守护乡土、破坏道路阻拦日军。
承载着这段血火记忆的原六寨汽车站与莫树杰故居,均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岁月侵蚀与疏于管理,让它们陷入危机。一份政协委员关于加强抗战文物保护的提案,引起了河池市检察机关的高度重视。河池市检察院与南丹县检察院迅速启动联合调查。
经过我们这一次的现场勘察,我们原六寨汽车站的整个保护状况是不容乐观的。
针对“原六寨汽车站”和“莫树杰故居”,两处文物受损情况,检察官们组织了案情分析会,围绕立案问题展开讨论。
河池市南丹县检察院副检察长 符龙廷:
这两处文物损失确实很大,也严重地威胁了文物的安全,公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符合这个公益诉讼案件的立案条件。
为了夯实证据链条,深入理解文物价值,并为后续保护提供精准依据,办案团队深入南丹县文物管理所和档案馆,展开细致的查询核实工作。
在档案馆尘封的卷宗里,检察官们找到了更详实的历史记录与伤亡数据,这些珍贵史料为理解遗址的历史地位和确认保护紧迫性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检察机关与县文广体旅局、文物管理所、六寨镇人民政府等部门进行了深入磋商,达成共识,明确由县文广体旅局牵头负责文物保护、修缮等工作。
检察官们多次到两处文物现场核查,走访周边群众,大量查阅资料,与文物管理所进行沟通,跟时间赛跑,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尽快推进文物保护工作。
经过细致的调查与全面的核查,4月30日,南丹县检察院向县文广体旅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该局全面履行文物保护监督管理职责,及时采取措施,对文物进行保护。
检察建议书发出后,整改工作迅速推进。2025年7月4日,在检察机关、文广体旅局、六寨镇政府、政协委员及志愿者代表共同见证下,莫树杰故居与原六寨汽车站两处遗址的新保护标志碑庄严落成,标志着修缮工程正式启动。莫树杰故居周边16棵古树列入古树名目保护范围之内,已完成挂牌保护。
南丹县检察院主动向县委汇报,获得有力支持。宣传部门已将两处文物点纳入《南丹县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总体规划》,并在两处遗址内布置抗战主题展览,吸引超2000人次参观学习。
如今,莫树杰故居、原六寨汽车站遗址、南丹抗日纪念碑、“六寨惨案”万人坑、抗战烈士公墓“好男儿当报国仇”碑刻、抗战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等遗址,共同串联起南丹县的抗战记忆长廊,成为重要文化地标。河池检察官将持续以公益诉讼之力,为后世留存珍贵历史财富,让抗战精神与英烈之名,永远活于民族心间!
来源:河池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