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印度对美国提出的贸易谈判条件表示不服的时候,特朗普又开始故技重施,决定取消访印计划,不再参加今年秋季即将在印度举办的“四防安全对话”领导人峰会。
当印度对美国提出的贸易谈判条件表示不服的时候,特朗普又开始故技重施,决定取消访印计划,不再参加今年秋季即将在印度举办的“四防安全对话”领导人峰会。
7月在华盛顿举行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会议
而面对美国的“退群”威胁,印度总理莫迪又将如何应对这即将破裂的印美关系呢?
事情可能还得从美印贸易谈判说起:
特朗普自此次上任美国总统以来,就不断地向全世界挥舞着他的关税大棒,印度自然也不例外。
最开始,印度盘算的是主动向美国示好,以期尽快达成对自己最有利的协议。
可就在大家都认为美印谈判进展将是最为顺利的时候,出人意料的结果却出现了——美印竟然谈崩了!
事后才得知,原来是特朗普提出的谈判要求里,有着远远超出印度承受范围内的条款。
除了提高印度出口美国商品的关税为威胁之外,特朗普还试图让莫迪开放和扩大对美国农产品和乳制品市场的准入条件。
可能这个条件在很多国家看来,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就印度而言,这个条件恰恰是最不能接受、且精准切中经济软肋和社会稳定的大动脉。
因为印度的农业产值虽然只占全国GDP总量的14%左右,但其产业生产却一直承载着全国40%以上的就业人口。
所以长久以来,不管是莫迪旗下的印人党、还是其竞争对手国大党,都无一例外的推崇对本国农业采取保护性贸易措施。
也就是说,农业的兴衰不仅关系着印度经济和政客们的选票,还关联着整个社会的稳定。
由此可想而知,一旦印度政府对美开放农产品市场,印度农业、经济、社会都将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届时,将会有多少农产品交易商可能遭遇破产?多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会失业?又有多少人会涌上街头抗议?
光是想想,就知道莫迪根本不可能在农业领域向美国妥协。事实上,莫迪在国内民族主义的加持下,只得对美国采取强硬态度。
也是自此开始,美印关系仿佛急转直下。特朗普开启了他的对印羞辱模式,而莫迪也回之以反唇相讥。
比如,好大喜功的特朗普自夸“是我调停了印巴冲突”,莫迪也要回敬一句“是印巴两国直接达成了停火”。
当然,这位以霸道著称的美国总统肯定不会只停留在与对方的言语相激上,他紧接着就向印度征起了惩罚性关税。
而印度总理莫迪又是如何接招的呢?
美国以印度在俄乌战争期间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能源为由,将印度的对美出口关税提加到了50%。
此举显然会使得将来印度经济增长的压力倍增,同时也必然招致现今印度民众的强烈反感。
尤其是受此关税政策影响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不少都走上街头喊起了反美口号。
汹涌民意之下,莫迪此刻就算是想向美国方面妥协也是不可能了,只能选择死磕到底。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一边向欧美承诺减少俄罗斯石油进口,以期缓和与西方的矛盾;一边寻求转身拥抱中国,以金砖国家的合作前景缓解国内经济压力,并获取更多和美国谈判的政治筹码。
从莫迪的角度分析,他这么做不得不说是一种高明手腕:尽管中印两国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但金砖国家合作的力量至少可以消化一部分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良影响。
此外,美国为了在全球技术供应链端围堵住中国,曾经联合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组成四国集团,一起精心布局了十年。倘若印度此刻突然转向中国,那么美国的印太战略布局无疑是功亏于溃了。
莫迪以此作为政治筹码,或许能够拿捏住美国,迫使他在下一轮贸易谈判中妥协。
只不过,莫迪很可能看错了特朗普这个人。因为比起一国之总统,特朗普更像是一个只会精打细算眼前帐的商人,他在乎的只是到手的利益、而非长远的战略。
所以面对印度的不服,特朗普干脆来了个退群——直接不参加QUAD峰会了,也不管此举会不会导致印度义无反顾的奔向中国。
无论如何,美印关系的恶化,对中国而言都是一个机遇。起码印度的动摇,会令美国针对中国的印太战略布局不攻自破。
而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的今天,每个国家在盘算自己利益的同时,也必然面临着被格局变换、时代发展淘汰出局的风险。
来源:看历史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