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自6月12日起,北京市档案馆、天津市档案馆、河北省档案馆联合推出“胜利烽火映山河 请听档案说——京津冀兰台读档活动”。由京津冀三地档案馆工作人员分别介绍本馆的抗战档案及背后的故事,以“视频+图片+文字”的形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自6月12日起,北京市档案馆、天津市档案馆、河北省档案馆联合推出“胜利烽火映山河 请听档案说——京津冀兰台读档活动”。由京津冀三地档案馆工作人员分别介绍本馆的抗战档案及背后的故事,以“视频+图片+文字”的形式推出60集系列微视频,在三地新闻媒体、各馆新媒体平台播出,大力弘扬抗战精神。今天推出第45集:河北省档案馆《爆炸英雄李混子》。
这份档案是1946年11月30日,冀中区十一地委关于开展李混子爆炸运动的指示。档案中有这样一句话:“区党委决定:在全冀中开展李混子爆炸运动是恰合时宜的。”可见李混子的爆炸技术得到了当时区党委的肯定,他的名字也为更多人所熟知。
《十一地委关于开展李混子爆炸运动的指示》(河北省档案馆馆藏)
这里是河北省新乐市北李家庄村,1924年,李混子就出生在这个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苦难的生活,使他磨练出坚强刚毅、机智勇敢的个性。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混子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在家乡犯下的累累罪行,立志雪耻报国,参加了青年抗日先锋队,带领青年将北李家庄的抗日救亡活动搞得有声有色。1939年,李混子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民兵骨干他被选送到县里举办的爆炸训练班学习。1943年7月,北李家庄成立了民兵爆炸组,李混子任组长。
民兵爆炸组成立初期,并没有足够的炸药供他们使用,为了解决炸药不足的问题,李混子带领民兵冒着生命危险,去拣那些没有爆炸的炮弹进行研究,反复试验,改制成多种形式的地雷,依靠这些地雷多次阻击日伪军,令敌人胆战心惊。
在抗日战争中,为配合反扫荡,李混子带领爆炸组,日夜奋战在平汉铁路大沙河沿线一带,他们边战斗边试验,随着爆炸技术的不断提高,爆炸小组也越来越活跃,他们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战术,将敌人打得晕头转向。炸电杆,毁路基,有效地破坏了日军的交通运输线,为冀中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因为出色的战绩,李混子爆炸小组多次受到晋察冀边区的嘉奖,李混子被授予“边区爆炸英雄”称号。1946年12月8日,李混子因误触地雷,不幸牺牲,年仅24岁。李混子牺牲后,社会各界都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李混子用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善于钻研、英勇抗争的精神,带动了群众性爆炸运动的开展,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对敌作战。
在燕赵大地上,还有很多像李混子一样的民兵,以无穷智慧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战法,展现了一幅幅宏伟壮观的抗战画卷。
读档人:河北省档案馆地方志部 杨莹辉
作者:北京市档案馆
来源: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