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曾公开选择支持乌克兰?并且在国际上挑衅俄罗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5 23:21 1

摘要:得益于“简单”的邻国关系,蒙古国一度被调侃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面对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世界大国,蒙古国的外交策略实际非常简单,即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但同时与中俄两国保持友好关系。

得益于“简单”的邻国关系,蒙古国一度被调侃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面对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世界大国,蒙古国的外交策略实际非常简单,即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但同时与中俄两国保持友好关系。

但在俄乌战争爆发后,蒙古为何敢“背弃”俄罗斯?他们究竟在担心什么?蒙古又是否会成为欧美下一个“反俄前线”呢?

事情起源于蒙古国前总统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2023年3月在欧洲政评媒体《欧盟观察家》杂志上刊登的一篇名为《夹在中俄之间,蒙古支持乌克兰》的署名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额勒贝格道尔吉结合自身援助苏联抗击德国纳粹的历史和当下克林姆林宫片面征召远东少数族裔上前线的现实,大肆批判普京政权对乌克兰领土主权和二战后国际秩序的践踏。

他声称受限于被中俄包夹的地缘环境,蒙古国对俄乌战争持中立立场,但蒙古国大部分民众都深切同情并支持当下的乌克兰。在文章最后,额勒贝格道尔吉呼吁国际社会为乌克兰提供更多的无人机与远程导弹,军事胜利是乌克兰实现和平的唯一方式。

此篇文章一出,国际社会不由哗然。因为在惯有的概念中,蒙古国是苏联,乃至于俄联邦的“铁杆”盟友。额勒贝格道尔吉虽然是前任国家元首,但在蒙古国政坛依旧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他此番表态,被外界视为蒙古“背叛”,甚至挑衅俄罗斯。

原本在入侵并单方面吞并乌东四州后,如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等前苏联原“小弟”就不断传出与俄罗斯“割袍断义”,改换门庭的消息。蒙古国前总统的这篇文章,相当于蒙古政府通过民间渠道向俄罗斯喊话,更加加剧了俄罗斯在外交领域的孤立与困境。

其实额勒贝格道尔吉写出这种文章并不稀奇。因为其人的存在,和政治观点就折射出蒙古国对苏联,以至于俄联邦“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

和很多蒙古青年才俊一样,额勒贝格道尔吉幼年受到了“系统性”的俄式教育,1983年曾前往前苏联的乌克兰利沃夫市军事政治学院学习。当苏联濒临崩溃时,额勒贝格道尔吉受到戈尔巴乔夫和西方思想的感召,辞去军队记者的工作,投入民主政治运动中。

之后他前往美国哈佛留学,回国后他从议员,一路做到总理、总统,参与并主导蒙古国的政治、经济等众多领域的改革。可以说额勒贝格道尔吉的人生经历就是当下蒙古对俄罗斯态度的具象化表现。

在1991年前,蒙古国对苏联是极为仰赖的。当时的苏联不仅在政治上帮助蒙古独立,为其提供军事保护。在经济上也是蒙古国的“榜一大哥”。过去,蒙古国95%的经济收入来自于苏联及其领导的“经互会”组织。

仅以1981年为例,当时蒙古国对苏的贸易占到其外贸总额的84%。燃料、能源和工业原料上蒙古国更是百分百依靠苏联,而蒙古国畜牧业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也是苏联。

在这种状态下,蒙古国从上到下都弥漫着强烈的亲苏亲俄情绪。为方便与俄罗斯人交流,蒙古国将蒙语“俄语化”,国内精英也普遍到苏联留学,并以有俄罗斯配偶为荣。上世纪7,80年代,蒙古国70%以上的官员有留苏背景。

可以说,1921年独立的蒙古国用数十年的时间,将全国民众打造为“精神俄罗斯人”。但这一情况在上世纪苏东危机后急转直下。

由于施政不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各国普遍崩溃瓦解。包括俄联邦在内的独联体各国尚且自顾不暇,更无力继续在经济援助和外贸上向蒙古国输血。眼见自家“榜一大哥”不给力,蒙古国一方面开始推进改革,“扫清苏联流毒”,另一方面开始寻找新盟友。

苏联解体后,蒙古国一面巩固与中俄两国的外交关系,同时也积极发展与欧美、日韩等国的关系,并将其视为“第三邻国”。

自进行市场化改革以来,蒙古国就从欧美日等国收到大量资金援助,其中日本出力尤其多。自1990到2016年,日本就向蒙古国提供30亿美元的贷款及援助。目前对日进口占蒙古进口总额的9.6%,来自日本的汽车占蒙古进口轻型汽车的一半。

正是得益于这种“两头讨好两头吃”的作风,蒙古国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在2010-2019年间,蒙古年均GDP增速达到7.8%。蒙古国出口和进口额都翻了2倍。

为了摆脱对俄罗斯的片面依赖,蒙古国政府近些年也高举“民族主义”大旗,逐步减弱俄罗斯文化在国内的影响力。典型代表就是蒙古国逐步废止被高度“俄语化”的蒙文,慢慢恢复了传统的书写方式。

2022年俄乌战争中俄罗斯的表现无疑加剧了蒙古国对克林姆林宫的忌惮与怀疑。普京政权先是入侵乌克兰领土,之后又通过所谓的“公投”,擅自吞并乌东四州,改变两国边境。这激起包括蒙古、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在内大量与俄接壤小国的反感。

尽管之前基辅当局确实激进反俄,但普京“以大欺小”,肢解他国的做法也令这些国家对其心生恐惧和厌恶。因为他们都担心,一旦自己违背克林姆林宫,自己也会面临同样的下场。

倘若以这种视角去审视俄蒙关系,就不难理解蒙古国前总统的表态了。但问题在于,未来蒙古是否会成为下一个“乌克兰”呢?

其实在外交身段上,蒙古国是非常灵活现实的。额勒贝格道尔吉的文章更多是蒙古政府通过民间渠道警告普京不要忽视小国主权与利益的诉求,蒙古国并不想,也不敢挑衅俄罗斯。

在国防上,蒙古国是中俄两国的“缓冲区”。只要不“没活硬整”,同时得罪两国,域外国家或中俄任何一国入侵蒙古都会遭到他国的阻止和反制。

在经济上,蒙古国高度依赖俄罗斯的现实没有改变。

尽管中国已经成为蒙古国最多的商品来源国和直接投资国。但对于蒙古国而言,俄罗斯依旧十分重要。

至今,俄罗斯都是蒙古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五大出口国。2019年对俄贸易在蒙古外贸总额占比为13.1%,虽然较9年前的18.6%有所下降,但依旧至关重要。在电力、石油、机械、零部件、粮食及大众消费品领域,蒙古国依旧高度依赖俄罗斯。

如蒙古进口的沥青、禽蛋、液化丙烷、汽轮机和饱和无环烃等产品全部要从俄罗斯进口。

同时俄罗斯也是蒙古国主要的出口市场。如2021年,蒙古的百分之百的毛线、电力、机车制动装置、烘焙和制冷设备产品,百分之八十的石油产品、工程建筑设备、直流发电机、家具和茶叶都要出口到俄罗斯市场。

在社会意识上,蒙古国虽然有摆脱俄罗斯依赖的需要,但并没有到“仇俄”、“恐俄”的程度。

从2014年11月起,俄蒙两国政府实行双向免签证制度,极大降低两国人口跨境流动的难度。这一政策也获得蒙古民众一致的欢迎。另外,在蒙古民调机构桑特·马拉尔基金会的调查中,绝大多数蒙古国民众也将俄罗斯视为最喜欢的合作伙伴。

以上这几方面都向我们昭示,尽管出于现实需要,蒙古国与俄罗斯“渐行渐远”,但两国睦邻友好的思想依旧有强大的民意基础。突出表现就是2024年俄总统普京出访乌兰巴托。

2024年9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蒙古国。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在西方国家的推动下,国际刑事法院发出对普京的逮捕令。蒙古作为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国,为迎接普京访问,一直承受着来自乌克兰和美欧等国的外交压力,甚至威胁。

但蒙古国政府还是顶住了外界的压力,热情地接待了普京,这一举动被外界视为是俄罗斯逐步打破西方封锁的外交胜利。因为蒙古的“大胆”与事后未受制裁的事实,无疑鼓励了大量有意愿重启对俄交往的国家,使西方的封锁“名存实亡”。

蒙古国人前脚号召西方加强对乌援助,遏制俄罗斯侵略行为,回头就顶住西方压力,欢迎普京来访。这充分展示蒙古国外交策略中灵活的身段和现实主义。

我国外交部长王毅对乌克兰曾有一句研判,他认为乌克兰应成为西方与俄罗斯沟通的桥梁,而不是大国博弈的战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蒙古国。

作为永远搬不走的邻居,蒙古需要与俄罗斯保持良好的关系,但也不能一味迁就,有损国家利益。如果从这种角度看,蒙古国当下的“左右横跳”就是最优解。

参考文献:

《蒙古与俄罗斯双边关系综述》2011年第6期《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俄罗斯在蒙古国经济发展与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作用》2022年12月9日《东北亚经济研究》

来源:爱吃凉拌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