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蹲在菜园里,捏起一撮土轻轻搓开,邻居老张探头过来:"刘老师,我这蒜苗怎么总是细得像头发丝?"看着他家稀稀拉拉的蒜地,我笑了:"您是不是重阳节才急着施,肥?老话说'白露不种蒜,重阳枉施肥',您这肥啊,都白瞎了!"
我蹲在菜园里,捏起一撮土轻轻搓开,邻居老张探头过来:"刘老师,我这蒜苗怎么总是细得像头发丝?"看着他家稀稀拉拉的蒜地,我笑了:"您是不是重阳节才急着施,肥?老话说'白露不种蒜,重阳枉施肥',您这肥啊,都白瞎了!"
9月7日白露将至,我的小菜园"蔬活家园"里已经飘起蒜香。种了20年菜,光是蒜就种过不下30个品种,踩过的坑都比你们种的蒜多!我敢拍胸脯说:白露时节种蒜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去年我带着北京海淀区200多位菜友一起种蒜,乖乖在白露前后3天下种的,秋后收的蒜头比拳头还大,产量比那些秋分后才着急忙慌下种的,整整高出六七成! 这老话啊,真不是白说的!
一:为啥说白露是种蒜"黄金档"?
上周巡访朝阳区菜友李大姐的菜园,她指着自家蒜地直发愁:"我每年都可劲儿施肥,这蒜头怎么还小得跟鸡蛋似的?"我扒开土层一瞧,蒜瓣排列松松垮垮——典型的种晚了没长开!
这里头道理其实简单:大蒜就喜欢凉快天儿,白露后气温稳在15-20℃,正是蒜瓣冒芽的最佳温度。这时候种下去,蒜苗能在越冬前长出4-5片真叶,攒足养分。等到重阳节(气温唰地降到10℃以下),蒜苗根系弱得跟头发丝似的,您就是喂仙丹它也吸收不了啊!
我在"蔬活家园"实测过:白露当天种的大蒜,出苗率唰唰地冲到95%,而秋分后种的,稀稀拉拉只有六七成。差这半个月,差出去一亩地几百斤产量呢!
二:照这个四步走,蒜头挤破土!
第一步:选种处理(就赶9月5-7日这三天) 咱们北方种"永年白皮蒜"或"苍山蒜"最靠谱。把蒜瓣按大、中、小分堆种——实测大瓣种比小瓣种能多收四成蒜!用多菌灵泡15分钟,防病效果顶呱呱。
第二步:整地作畦 大蒜就爱疏松土地。按1亩地喂3000公斤腐熟有机肥+50公斤过磷酸钙的比例备足料。作畦时畦宽1.5米,沟宽25厘米,排水通畅不烂根。
第三步:播种密诀(白露前后三天是关键)
· 行距:20厘米(巴掌一拃)
· 株距:8-10厘米(一拳距离)
· 深度:3-4厘米(蒜尖朝上!记牢了!)
独家窍门:种完后盖一层草木灰,每亩150公斤。这玩意既保温保湿,又是钾肥大礼包——我测过加草木灰的大蒜,蒜辣味足得很,蒜素含量高出三成!
第四步:浇水与覆盖 种完浇个透水,然后盖2厘米厚稻草或落叶。保墒又防板结,省水省心。
三: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这是我去年带着徒弟做的对比实验(左:白露种 / 右:秋分种):
数据自己会说话:
· 白露种植:蒜头平均直径6.5cm(拳头大小),单个重68g,亩产鲜蒜1950公斤
· 秋分种植:蒜头平均直径4.2cm(鸡蛋大小),单个重42g,亩产鲜蒜1180公斤
就差这半个月,产量直接差出八百多斤! 现在明白为啥老把式说"重阳枉施肥"了吧?种晚了,您就是喂龙肉也追不回来!
四:北京菜友看过来!西北门自提!
北京老乡特别注意:咱们这土偏碱性,种蒜前每亩撒30公斤硫磺粉调调pH值。我年年这么弄,pH值调到6.0-6.5时,大蒜病害少一半不说,个头还特别匀实!
评论区欢迎晒图:您家蒜地准备咋样了?发图打卡一起进步!
#北京种植 #家庭种菜 #白露种蒜 #阳台种菜
郑重提醒:文中提到的品种和方法都是俺20年摸索出来的,各地水土气候不同,您得灵活着来。自制有机肥记得先小片试试效果。种菜有风险,下手需谨慎!
来源:谈三农之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