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偷走的不只是青春,还有你的大脑!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6 11:05 2

摘要:35岁的张先生是某互联网公司的资深程序员,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最近公司体检,他惊讶地发现他的海马体已经开始出现轻微萎缩!医生告诉他,这种情况可能是他长期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导致的。

35岁的张先生是某互联网公司的资深程序员,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最近公司体检,他惊讶地发现他的 海马体已经开始出现轻微萎缩!医生告诉他,这种情况可能是他长期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导致的。

"最近确实 经常忘记事情,记忆力、反应速度都明显下降,跟同事讨论时总想不起专业术语,还以为是工作太累..."张先生懊悔地说。

久坐已经不局限于

伤腰、伤颈椎

还会悄悄伤害你的大脑!

久坐是如何“偷走”你的大脑的?

01

大脑“缩水”

研究发现,长期久坐会减少大脑中与记忆相关的海马体体积,而海马体是负责学习和记忆的关键区域。 久坐时间越长,海马体萎缩的风险越高, 认知功能下降的可能性也越大 [1]。

02

血流减少,大脑“缺氧”

久坐会导致血液循环减慢,大脑供血不足,影响神经元的功能。长期如此, 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问题[2]。

03

情绪变差,焦虑抑郁

久坐会减少体内“快乐激素”内啡肽的分泌,同时增加压力激素皮质醇的水平, 导致情绪低落、焦虑甚至抑郁[3]。

04

加速大脑衰老

久坐会加速端粒缩短,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端粒缩短与衰老和多种疾病相关。换句话说, 久坐可能让你老得更快[4]!

05

炎症因子“暴击”海马体

久坐超过3小时,体内 炎症因子(如IL-6、CRP)显著升高。这些因子会攻击大脑记忆中枢“海马体”,导致新记忆难以形成, 甚至增加阿尔茨海默病风险[1]

当你的大脑发出这些求救信号时

千万别忽视

注意力涣散工作1小时后,思绪开始飘忽,效率直线下降。

反应变慢对话时突然“断片”,熟悉的词汇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情绪低落久坐后心情莫名烦躁,焦虑感挥之不去。

这些信号都在提醒你:坐得太久,大脑已经开始‘抗议’了!

这样坐,才能不伤脑

打断久坐,避免伤脑

每坐1小时,站起来活动2分钟

去下洗手间

去茶水间倒杯水

简单拉伸一下身体

每半小时起身活动2分钟,打断久坐状态,即可提升脑血流速度 [5]。

站立办公,保护大脑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择站立式办公桌,或者将电脑放在高处,交替站立和坐姿办公。

碎片运动,激活大脑

午休时间散步10分钟

上下班提前一站下车,步行一段路

工作间隙做做深蹲或拉伸

健身运动、脑力增肌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 有氧运动,比如快走、跑步、游泳等。

规律运动可以显著改善情绪,减少抑郁和焦虑症状,同时通过增加海马体体积和改善神经可塑性来保护大脑健康 [6]。

小贴士: 久坐族的“大脑拯救计划”

早晨:起床后做5分钟拉伸,激活身体和大脑。

工作间隙:设置闹钟,每小时提醒自己站起来活动。

下班后:选择步行或骑车回家,放松心情。

周末:约上朋友爬山、打球,让大脑和身体一起动起来!

别再让久坐偷走你的大脑和健康!

从今天开始,动起来

让你的大脑更年轻、更聪明!

参考文献

[1] Falck, R. S., Davis, J. C., & Liu-Ambrose, T. (2019). What i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dentary behaviour and cognitive fun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53(6), 369-374.

[2] Carter, S. E., Draijer, R., Holder, S. M., Brown, L., Thijssen, D. H., & Hopkins, N. D. (2018). Regular walking breaks prevent the decline in cerebral blood flow associated with prolonged sitting.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25(3), 790-798.

[3] Endrighi, R., Steptoe, A., & Hamer, M. (2011). The effect of exercise on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50(6), 562-571.

[4] Shadyab, A. H., Macera, C. A., Shaffer, R. A., Jain, S., Gallo, L. C., LaMonte, M. J., ... & LaCroix, A. Z. (2017). Associations of accelerometer-measured and self-reported sedentary time with leukocyte telomere length in older women.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85(3), 172-184.

[5] Wheeler, M. J., Green, D. J., Ellis, K. A., Cerin, E., Heinonen, I., Naylor, L. H., ... & Dunstan, D. W. (2020). Distinct effects of acute exercise and breaks in sitting on working memory and executive function in older adults: a three-arm, randomised cross-over trial.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54(13), 776-781.

[6] Kandola, A., Ashdown-Franks, G., Hendrikse, J., Sabiston, C. M., & Stubbs, B. (2019). Physical activity and depression: Towards understanding the antidepressant mechanisms of physical activity.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107, 525-539.

参考文献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