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础生存**:矿泉水(3天量,3L/人)、压缩饼干/能量棒、罐头等免烹食物。
以下是针对普通家庭应对地震威胁及避震措施的详细指南,内容涵盖震前准备、震中避险和震后处理全流程:
---
### **一、震前准备:打造家庭防震安全网**
#### 1. **家庭应急包清单(每人1份)**
- **基础生存**:矿泉水(3天量,3L/人)、压缩饼干/能量棒、罐头等免烹食物。
- **医疗防护**:碘伏棉签、止血绷带、常用药品(降压药、止泻药等)、N95口罩、防尘护目镜。
- **应急工具**:手摇发电手电筒(带收音机功能)、高频求生哨、多功能军刀、保温毯、防滑手套。
- **重要文件**: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保单电子版(存U盘)、家庭联络卡(含紧急联系人电话)。
- **特殊需求**:婴儿奶粉/尿布、宠物粮、老人助听器备用电池。
**存放建议**:玄关、床头、汽车后备箱各放1个,每半年检查更新。
#### 2. **家居安全改造**
- **防倾倒措施**:用L型支架固定书架/冰箱,电视机用防震挂架,重物下移存放。
- **隐患消除**:移除吊灯下方床位,安装燃气自动关闭阀,玻璃窗贴防爆膜。
- **逃生通道**:确保走廊、楼梯无杂物堆积,夜间保持通道小夜灯常亮。
#### 3. **家庭应急预案**
- **演练内容**:模拟夜间/白天不同场景避险,约定失散后会合点(如小区广场)。
---
### **二、震中避险:黄金12秒的正确反应**
#### 1. **室内避险(三原则:伏地、遮挡、抓牢)**
- **楼房住户**:
- 优先选择承重墙根、卫生间等小开间,用枕头护住头颈。
- 远离外窗、玻璃隔断、吊灯,不用电梯逃生。
- **平房居民**:
- 迅速冲出至开阔地,注意避开围墙坠落。
- 若来不及撤离,躲结实的床桌下,保护头部。
#### 2. **特殊场景应对**
- **夜间睡觉时**:立即用被褥裹身滚至床侧地面,保持蜷缩姿势。
- **公共场所**:
- 商场/影院:蹲踞在承重柱旁,避开货架/吊顶。
- 教室:躲课桌下,抓牢桌腿,震动停止后有序撤离。
- **驾车途中**:
- 打开双闪缓刹至路边,留在车内,头低于车窗。
- 避开立交桥、隧道出口,收听交通广播了解路况。
---
### **三、震后处理:防范次生灾害**
1. **撤离检查**:
- 关闭电闸、燃气阀,穿厚底鞋防碎玻璃。
- 使用楼梯下楼,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尘。
2. **次生灾害预防**:
- 远离倾斜建筑、裸露电线、化学品泄漏区。
- 不使用明火,警惕煤气泄漏引发爆炸。
3. **信息与救援**:
- 通过收音机获取官方通告,避免拨打非紧急电话占用通信资源。
- 用敲击管道/吹哨方式发出求救信号,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
### **四、常见误区纠正**
- ❌ "躲进三角空间":现代建筑倒塌多为粉碎性,优先选择坚固遮蔽物下。
- ❌ "地震波到达前逃跑":剧烈晃动时移动易被坠落物砸伤,应先避险后撤离。
- ❌ "躲入木质门框":现代防盗门金属框架易变形卡死,非安全区域。
---
### **五、长期防灾能力建设**
- **社区参与**:加入志愿者救援队,掌握AED使用、伤口包扎技能。
- **房屋加固**:老旧房屋加装圈梁构造柱,高层住户安装防震家具锁扣。
- **保险保障**:投保涵盖地震责任的家财险,保存重要物品购买凭证。
---
**专家提示**:
> 根据日本阪神地震统计,95%的幸存者依靠自救互救脱险。定期开展家庭地震演练可提升存活率37%(数据来源: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请将本指南打印张贴于家中醒目位置,并每季度组织家庭成员复习。地震虽无法预测,但科学准备能大幅降低伤害风险。
来源: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