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值得注意的是:这50%左右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并不全部是纯电车,同时包含插电式混动新能源和增程式混动新能源。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已经接近一半。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50%左右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并不全部是纯电车,同时包含插电式混动新能源和增程式混动新能源。
以比亚迪举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中,接近一半是插电式混动汽车。
但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增程式技术曾长期被视为"脱裤子放屁"的落后方案。
某汽车行业大佬更是亲自嘲讽过。
为什么增程式混动汽车销量却依然占据半壁江山,甚至传统车企也开始布局增程式混动汽车了?
先看看插混式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数据(数据来源:中汽数研)
基本都是传统车企生产,如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哈弗等。
再看看增程式混动车都销量数据(数据来源:中汽数研)
基本全来自新势力车企:如问界,理想,领跑等等。
比亚迪秦L DM-i销售指导价格9.98-15.38万元。
问界M8的销售指导价35.98-44.98万元。
哪款车的利润更高一目了然。
插电式混动技术再高,增程式混动技术再落后,有什么影响?销量和利润才是车企最看重的。
传统车企宁愿打自己的脸也要布局增程式混动车型。
本文这里不过多介绍两种类型车辆的详细差别,这么多年了,大家基本都稍微了解了。只稍微描述下主要差别:
插电式混动电车:可单独使用电作为驱动力,跟纯电没有区别,动力电池电量不足时候,发动机可以提供动力。
增程式混动电车:只能用电作为驱动,车上背了个发电式的“充电宝”。
影响他们驾驶体验最大的区别有两个:纯电续航里程和车辆动力
以插混车型比亚迪秦L DM-i举例,纯电续航只有55-120km,实际行驶里程需要打折,而且还有个强制保电约20%的设定。
那么实际续航只有35-84公里左右,上下班使用没啥问题,但几乎无法满足正常一次偏远出行。
就连售价30万方程豹豹5纯电续航也只有这么多。
使用纯电出行,秦L DM-i,也只提供最大163马力,210N.M的扭矩。几乎和丰田RAV4荣放的2.0L自然吸气+CVT的动力差不多。动力远弱于现在的国产热门1.5T车型(长安CS75plus,吉利博越L)
更别提说亏电时候,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提供的动力了,与人们印象中的电车“动力强,马力足”相差甚远。
反之,你看增程式混动电车纯电实际续航则有150-220km,能够满足一次偏远纯电模式出行。
车辆动力方面更不要说了,500+的马力加上600+N.M的扭矩,堪称3.0T的燃油车。
插电式混动因其更先进的技术,油耗上存在优势。
插电混动(PHEV):
发动机可直接驱动车轮或发电,能量利用率高。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通过46.06%热效率发动机和智能能量管理,实现NEDC亏电油耗2.6L/100km。
高速工况下,发动机直驱效率更高,馈电油耗约5-6L/100km。
增程式(EREV):
发动机仅发电,能量需经二次转换,高速时效率下降明显。实测馈电油耗普遍6.8-9L/100km。比插混要高出30-50%左右。
但是你看增程汽车的定价,问界M8,M9,理想L6. L7从最低26万到最高47万。而且多为中大型、大型SUV,本身就是定位豪华型车辆。
奔驰,宝马,奥迪,劳斯莱斯等能成为高档车的标志,很多情况作为“商务车”来使用,除了自身品牌价值外,还有个特点就是内饰豪华,功能先进,舒适系统完善。
问界,理想等增程式新能源拥有比传统豪华油车更高的配置,更安静的车内环境,更强的动力,更“黑”的科技。如:华为智驾ADS4,100寸具幕投影,零重力座椅,头部音响,隐私声盾(后排谈话,前排听不到)等等。
选择这种车的,基本为家里已有豪华车辆,再购买一台电车用来“享受”,增加生活品质,根本不在乎这点多出的油耗。
所以,这场关于技术路线的争议早已超越理论探讨,转化为市场选择的现实博弈。
群众需求才是车企需要追求的,而不是一味的自主认为哪种技术“落后”。
来源:一个汽车老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