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退居二线?香港小姐三甲全是学霸!26岁博士冠军引发审美热议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1 18:54 1

摘要:一项延续半个多世纪的选美盛事,在2025年夏天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争议。当博士、硕士成为港姐代名词,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这场时代变革?

一项延续半个多世纪的选美盛事,在2025年夏天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争议。当博士、硕士成为港姐代名词,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这场时代变革?

8月31日晚,TVB年度选美盛事《2025香港小姐竞选决赛》落下帷幕。

当冠亚季军的名单揭晓,社交媒体瞬间炸开了锅。

9号陈咏诗摘下桂冠,7号施宇琪获得亚军,13号袁文静位列季军——三位佳丽共同刷新了港姐历史上的学历天花板,却也引发了关于"美"的定义的全民大讨论。

冠军陈咏诗

这场持续了数小时的豪华盛宴,最终将最高荣誉给了一位26岁的博士生。

当璀璨的皇冠戴在陈咏诗头上时,直播弹幕里飘过的不仅是祝福,还有无数个问号:“这是选美还是选学霸?”

冠军陈咏诗,亚军施宇琪,季军袁文静

本届港姐赛场仿佛变成了名校毕业典礼现场。

冠军陈咏诗不仅头顶伦敦大学学院运动科学博士在读生的光环,还手握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更令人惊叹的是,她曾连续四年蝉联香港艺术体操冠军,堪称"文武双全"的典范。

陈咏诗

陈咏诗

亚军施宇琪的履历同样耀眼。

这位剑桥大学经济系高材生平日里在投行操盘股票期权,为了参赛硬是减重18公斤

她在问答环节展现出的机智应对,让人仿佛看到了职场精英在选美舞台上的降维打击。

季军袁文静的故事更添几分传奇色彩。

拥有英国两所名校学位的她,现任香港科技大学项目经理。

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她用了短短半年时间,靠着狂刷TVB经典剧《爱回家》,从粤语小白进阶到能登台表演——虽然仍带着浓浓“港普”味道,但这股拼劲已然征服了不少观众。

袁文静

放眼整个14强阵容,还有中央戏剧学院硕士庄静璟(擅书法与中国舞)、香港浸会大学硕士莫凡(曾任新闻编辑),以及UCL、伦敦音乐学院等名校毕业生。

这哪里是选美比赛,分明是学术精英的聚会。

庄静璟

莫凡

当三甲名单公布,社交媒体立刻分成两大阵营。

一方认为本届佳丽“颜值创历史新低”,另一方则欢呼“终于打破花瓶魔咒”。

冠军陈咏诗在决赛当晚的表现确实略显紧张。

有网友犀利点评:“看她比赛就像看学霸参加运动会,明明很努力但总是差那么点意思。”

更有人直言:“这届评委是不是把选美标准错拿成招聘要求了?”

但深入观察会发现,TVB似乎在刻意推动审美多元化。

本届佳丽中确实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网红脸,而是各有特色的真实面孔:健康的小麦肤色、阳光的运动气质、知性的职场风范......这种变化看似突然,实则顺应了全球范围内对多元化审美的呼唤。

甘咏宁

曾阅瑶

获得“最上镜小姐”和“友谊小姐”双料奖项的1号李尹嫣,虽然与三甲失之交臂,却凭借其大气从容的仪态,被不少观众视为“无冕之王”。

有资深娱评人指出:“她的风采让人依稀看到港姐黄金时代的影子,那种美不只是皮相,更是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

李尹嫣

面对质疑,TVB制作部高级经理何小慧在赛前采访中曾表示:“我们看重的是佳丽的真实实力,而不是外在的标签。”

决赛夜的才艺表演环节,堪称大型“车祸现场”。

6号佳丽的K-POP舞蹈僵硬得让人脚趾抠地,8号的水袖舞看得出功底但明显生疏。

最令人瞠目的是10号的花式跳绳表演,手忙脚乱的展示居然获得评委高分,让观众直呼“看不懂”。

在一片尴尬表演中,季军袁文静却意外成为亮点。

明知粤语是自己的软肋,她偏要选择粤语说唱。

那磕磕绊绊的发音配上认真努力的表情,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喜剧效果。

有网友调侃:“这勇气值直接满分!明明可以靠学历,偏偏要挑战自我。”

这些看似“翻车”的表演,反而让佳丽们显得真实可爱。

在这个精修图泛滥的时代,这种不完美恰恰成了最打动人的地方。

今年的香港小姐竞选确实有所不同。TVB取消了半决赛环节,直接由14位佳丽角逐冠军。

制作部高级经理何小慧解释:“本届取消了半、准决赛,如果有的话,就会多选几个佳丽。这也就是说,本届只有一次决赛,有14位佳丽差不多够了。”

这句轻描淡写的话,背后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曾经的造星神话如今已难复当年辉煌。

这也反映了TVB在面对“港姐”品牌号召力持续下滑的深层焦虑。

将“高知”标签作为突破口,这确实是一步险棋。

当公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学历与外貌的反差上,这场关于“美”的讨论已经超越了比赛本身,成为社会价值观变迁的缩影。

回望香港小姐辉煌时期,真是群星璀璨。

1988年冠军李嘉欣被誉为拥有“石破天惊的美貌”。

1989年冠军陈法蓉是公认的“最美短发女明星”。

1990年的冠军袁咏仪和季军梁小冰都令人印象深刻。

1991年冠军郭蔼明是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子,同届季军蔡少芬成为80后记忆中难忘的“一代洛神”。

随后的郭可盈、谭小环、佘诗曼、郭羡妮等人,个个都是大美人,在影视作品中大放异彩。

就连未进入三强的翁美玲、张曼玉、钟楚红、邱淑贞等人,也都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从“靠脸吃饭”到“靠脑赢全场”,香港小姐的变迁无疑折射出时代对女性形象期待的转变

社交媒体上,关于港姐评选标准的争论仍在持续。

一位网友的评论获得了高赞:“我们需要的是真正能代表香港之美的女性,而不只是考试成绩好的学霸。”

TVB大楼外,新晋港姐三甲正准备开始她们的演艺旅程。

无论争议如何,这场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选美盛宴仍在试图寻找自己在新时代的位置。

美从来不止一种定义,而真正的“香港小姐”应该是能够代表这个时代香港精神的多维女性形象。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下面留言,一起讨论!

来源:淘乐小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