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信阳市商城县财政局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当地实际,创新政府采购“评定分离”模式,出台了《商城县政府采购评标定标分离管理办法(试行)》与《商城县政府采购评标定标分离试点定标操作指引(试行)》等规范性制度。评标定标分离(以
为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信阳市商城县财政局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当地实际,创新政府采购“评定分离”模式,出台了《商城县政府采购评标定标分离管理办法(试行)》与《商城县政府采购评标定标分离试点定标操作指引(试行)》等规范性制度。评标定标分离(以下简称“评定分离”)通过权力结构的重新配置与运行机制的优化设计,重塑市场竞争规则,为构建法治化、市场化、规范化营商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创新:突破传统困境。将“评定分离”作为一项突破性制度推进,充分发挥采购人在政府采购中的主体作用。“评定分离”通过“评标权”与“定标权”的二元分置,构建起“专业评审+自主决策”的双轨机制:评标环节采用量化评审标准,确保技术方案的科学性;定标环节建立集体决策制度,强化招标人主体责任。这种制度重构有效破解了“专家一言堂”的治理困局,使政府采购活动回归价值创造的本质。从商城县推行三个“评定分离”项目结果看,“评定分离”模式更充分满足了采购人的采购需求。
效能释放:保障市场公平。“评定分离”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评定分离”制度实施后,企业认识到只有依靠自身过硬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信誉,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如商城县中心城区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项目,涉及的规划内容繁杂,对中标人的能力、服务质量要求比较高。“评定分离”打破了“一评定终身”的传统评标模式,采购人可以综合考虑报价、技术、信用等因素,公平公正地选择自己满意的中标人。这种机制创新使市场竞争从“拼关系”转向“拼实力”,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
优化配置:提高资源效率。实行“评定分离”,采购人可以从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中标候选人的成本控制、资源利用效率、企业竞争力等因素。如商城县城市管理局灌河文化园项目(东岸)重点建设工程养护管理项目,定标委员会从先进的灌溉系统、高效管理水平、企业信用等级等多维度分析选取定标企业,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化配置,使绿化养护项目在有限资源下达到最佳效果,降低养护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讯员:刘清歌)
来源:播报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