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患儿既往体健,有轻度哮喘病史。体格检查显示其上肢和下肢有红斑性丘疹和水疱,伴散在结痂性皮损和色素减退性环状皮损(图1和图2)。
病例资料
患儿,男,10岁,因四肢出现“瘙痒性疙瘩”数月而前往皮肤科门诊就诊。
患儿既往体健,有轻度哮喘病史。体格检查显示其上肢和下肢有红斑性丘疹和水疱,伴散在结痂性皮损和色素减退性环状皮损(图1和图2)。
图1
图2
诊断是什么?
A.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B.多灶性蜂窝织炎
C.毛囊炎
D.水痘
E.虫咬过敏反应
病例分析
正确答案:
E.虫咬过敏反应
临床检查显示多处散在的红斑性丘疹,呈线性排列,伴散在水疱。水疱内为清亮液体,无脓液(图2)。这些临床表现提示诊断为虫咬过敏反应,亦称丘疹性荨麻疹。手臂上的皮损模式符合虫咬反应的“早餐、午餐和晚餐”征(图1)。
跳蚤和蚊子叮咬均可引起皮肤反应,通常表现为水肿性丘疹伴瘙痒。反应分为两个阶段:立即反应和延迟反应。立即反应在蚊子叮咬后20-30分钟内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延迟反应则导致瘙痒性丘疹持续1-3天。这些瘙痒性丘疹可能引起瘢痕、色素沉着以及继发感染。通常不会引起全身反应,但在极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可能导致水疱,大小从1-2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其他节肢动物(如臭虫)也可能引起类似皮损。
管理虫咬过敏反应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是避免叮咬。由于蚊子的生活习性,它们常在有积水的地方出没。因此,避免这些区域并增加物理屏障,如防护服和蚊帐,有助于减少蚊子叮咬。驱虫剂(包括避蚊胺)非常有效,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蚊子叮咬的主要治疗方法是第二代抗组胺药和外用类固醇。如果出现脓疱疮迹象,也可考虑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外用治疗。跳蚤的管理通常包括治疗宠物、进行家庭清洁(如吸尘、清洗床上用品和地毯)以及害虫防治服务。
虫咬过敏反应的鉴别诊断在表现上可能有相似之处,但最终在形态学和临床病程上存在关键差异: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是接触某种物质后由过敏反应介导的皮肤炎症。通常表现为接触过敏原部位的湿疹样皮炎,伴有水疱、渗出、结痂,有时形成大疱。根据这一表现,病变的部位和形态通常是此反应的标志,如佩戴含镍物品后手腕出现皮疹,或接触毒葛、毒橡树或毒漆树后出现线性条纹。
蜂窝织炎是由皮肤表层破损引入的细菌感染引起的真皮和皮下组织感染。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区域,伴有疼痛、肿胀和发热。
毛囊炎是影响毛囊的炎症,通常表现为毛发旺盛区域出现瘙痒的小红斑丘疹,可发展为红斑性脓疱。
水痘的特征是急性发热和广泛的瘙痒性红斑丘疹,随后在红斑基础上发展为水疱(“玫瑰花瓣上的露珠”),最终结痂。
参考资料:
1. Angelina Labib, Xochitil Longstaff, Lawrence F. Eichenfield. A 10-Year-Old Presents With ‘Itchy Bumps’ on His Extremities - Medscape - July 10, 2025.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医脉通儿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