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30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术活动”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隆重启幕。本次活动由“战途猎画:抗战中后期李桦、黄新波、司徒乔的风景表达”、“回溯经典·荣光重现——红色足迹《古田会议》油画修复研究成果展”
2025年8月30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术活动”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隆重启幕。本次活动由“战途猎画:抗战中后期李桦、黄新波、司徒乔的风景表达”、“回溯经典·荣光重现——红色足迹《古田会议》油画修复研究成果展”两大展览以及“硝烟中的诗与画:抗日战争与文艺创作”学术研讨会共同组成,旨在以艺术回顾历史,以学术传承精神,共同缅怀艰苦而光辉的岁月。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陈晓阳主持开幕式
出席开幕式的校外嘉宾有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HIST科学委员会委员詹长法,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杂志社社长王伟,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杂志社副主编李松睿,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秦雅萌,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李国华,北京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路杨,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副教授周邓燕,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江棘,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陈思,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助理研究员叶青,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副教授李轶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雷浩,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宫浩宇,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郝斌,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助理教授刘东,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黄锐杰,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钟瀚声,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邹建林,上海大学中文系讲师唐小林,西安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李惠子,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艾姝,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郑梓煜,武汉大学艺术学院讲师赵瑞君,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吴志锋,泉州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沈秀梅,戴泽艺术基金会理事长戴梦,澳门科技大学文物修复实验室主任叶健雄,深圳大学艺术部车达,新疆美术馆副馆长刘锐,古田会议纪念馆馆长黄光礼,关山月美术馆副馆长陈麒仲,关山月美术馆副研究馆员丁澜翔,广东省美术馆艺术修复部主任刘端玲,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馆长罗奇,广东省农讲所纪念馆文物保管部主任孟育东,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黄新波家属黄元,司徒乔家属司徒歌今。
出席开幕式的校内嘉宾为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蔡拥华,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李勇,广州美术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党政统战部部长林丰,广州美术学院机关党总支书记、党政办公室副主任罗春光,广州美术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佃谨,广州美术学院教务部部长涂渊,广州美术学院发展规划部部长卢天玉,广州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副主任江粤军,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院长郭伟其,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蔡涛,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彭圣芳,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学院副院长贾鹏,广州美术学院科研创作部副部长范久鹏,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杨简茹,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黄碧赫,广州美术学院图像与历史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陈旭,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艾。
开幕回顾
林蓝
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首先致辞。她指出,80年前的伟大胜利不仅是战场的胜利,更是民族精神的升华。在烽火岁月中,文艺工作者以笔为刃、以画为旗,创作既是战斗的号角,也是对和平的深思,本次活动正是对这段历史的多维回望与深入叩问。她表示,“战途猎画:抗战中后期李桦、黄新波、司徒乔的风景表达”展览展现出三位艺术家在战火中坚持创作的精神,他们的作品不仅是对风景之美的表达,更是承载着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回溯经典·荣光重现——红色足迹《古田会议》油画修复研究成果展” 则展现了修复团队通过7个月的努力,让革命精神借助艺术与科技重新焕发生机。“硝烟的诗与画:抗日战争与文艺创作”学术研讨会则汇聚全国各地学者,探讨抗战文艺如何书写民族命运、唤醒民众,成为振奋民族精神的号角。林蓝书记强调,本次学术活动从个体感受、集体记忆与学术思辨三个维度构建起对历史的认知,揭示了艺术与时代、人民的血肉联系,广州美术学院将继续致力于记忆传承、文化守护与精神弘扬。
李宜航
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
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发表致辞指出,在九三大阅兵即将启幕之际,此次系列学术活动的举办意义非凡。广州美术学院作为大湾区唯一独立建制的高等美术学府,今天以艺术之名回溯历史,以创新之法诠释荣光,为纪念活动赋予了独特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涵。他表示革命历史题材油画,凝固的是伟大历史事件,承载的是民族集体记忆,对于《古田会议》油画的修复不仅是对艺术的雕琢,更是对革命精神火种的传递和历史记忆的延续。经过修复团队7个月的精研修复,不仅使这一革命艺术瑰宝重绽芳华,也为研究20世纪革命美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学术资源。他指出,广州美术学院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在7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卓而不凡的艺术特色,省社科联将以此为契机,期待与广美开展全方位合作,在科研组织、智库建设、重点实验室和青年学术培养等方面携手探索,共同推动广东社科事业高质量发展。
王伟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杂志社社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杂志社社长王伟在致辞中介绍了杂志今年的三项主要工作,分别是出版抗战专刊、推出《烽火木刻》专题片以及参与组织学术研讨会,其中的两项均与广州美术学院展开了深度合作。王伟指出,抗战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需要采取跨学科的方式,涵盖美术、文学、电影、戏剧等多个领域,才能使我们对文艺创作有更为全面的理解和学术上的深化。他强调《文艺研究》杂志近年来持续推动跨学科交流,不仅通过学术会议和研究项目促进文学与艺术的互动,还计划设立跨学科工作坊、研习营和博士生论坛,不断拓展研究平台。他表示,广州美术学院在近现代美术史研究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希望未来能与广州美术学院及各界专家携手,推动近现代文艺研究不断深入发展。
古田会议纪念馆党组书记、馆长
古田会议纪念馆党组书记、馆长黄光礼首先回顾了1929年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历史意义,以及2014年金秋习近平总书记在古田主持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对新时代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影响,强调两次古田会议在党和军队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地位。他介绍了“回溯经典·荣光重现——红色足迹《古田会议》油画修复研究成果展” 所展示的核心内容,来自于古田会议纪念馆与广州美术学院于去年底共同启动油画修复研究项目的成果。广州美术学院师生团队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与精湛的修复技艺圆满完成了修复。他表示,此次合作不仅是艺术保护的成果,更是赓续红色精神、深化广州与龙岩对口合作的重要实践。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系列学术活动开幕式嘉宾合影
展览现场
“战途猎画:抗战中后期李桦、黄新波、司徒乔的风景表达”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1号厅
“回溯经典·荣光重现
——红色足迹《古田会议》油画修复研究成果展”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2号厅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